今天走在上海街头
你是否感觉自己就像
一块行走着的烤肉?
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
因为
就在今天
上海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高温日!
多区最高气温都已超过35℃!
没错
入梅以来
雨就一直“梅完梅了”!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
这高温
着实又酸爽又上头……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高温*色预警信号!今天
上海的气温从早晨5点
就开始直线上升
上午10点
徐家汇站的温度已达32℃
上午11时35分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高温*色预警信号!
↓↓↓
高温预警发布后气温还在上升
截至中午12点
全市不少自动站都已超过35度
市区徐家汇站达到35.4度
虹口曲阳公园站、*浦淮海公园站
浦东外高桥二号码头站等
都超过了37度
上海瞬时温度图上
这一片片的橙色啊……
不愧是今夏诞生的首个高温日!
↓↓↓
配合着偏南风和一定的湿度
今天的上海高温闷热
与之前的梅雨天相比
体感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热坏了的网友纷纷吐槽
↓↓↓
高温下的上海是什么样子?
7月12日14时许,
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大温度计显示当前气温36℃。
申城暂别阴雨,
许久未露脸的太阳也是“热”情似火。
早间气温在26℃左右,
随着阳光加温,加上南风助阵,气温一路飙升。
上海中心气象台11时35分拉响今夏首个高温*色预警,
到11时45分,
全市已有19个站点气温达到或突破35℃的高温线。
*辣的太阳晒得人实在是受不了,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逛街的人们选择在遮阴处行走,
遮阳伞、遮阳帽、墨镜成了烈日下游客的标配。
还有不少路人手持迷你小电扇来降温。
在灼热的阳光下运营的公交车,
首先想到要为乘客提供防暑降温服务,
包括“送清凉”等相关服务。
周到君从巴士三公司获悉,
终点站候客车辆,将做到提前五分钟开启空调,
让乘客早点感觉到舒服。
部分线路还为乘客准备了免费盐汽水、爱心伞、便民医药箱等。
“近期一直是*梅天,高温日就要来到,
我们提前进行了‘战高温’准备,
采取相应服务措施来为乘客营造清凉的出行环境。”
路驾驶员江师傅对记者说。
考虑到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多,
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衡,
路大渡河路桃浦路终点站新增为乘客提供免费盐汽水饮用服务。
同时,站内便民药箱内还增配了麝香保心丸、
人丹等急救药品,做到药品使用有记录、
药品存量有统计、药品缺失有补充,
以保证乘客服务更及时、更周到。
为确保高温天期间的
公交车车载空调设备发挥最佳清凉效果,
63路现场管理人员对车载空调出风口、
过滤网实施每周二次清洗和消*,
保障市民高温天气凉爽出行。
高温天,
患有心肺疾病的乘客会更加感到憋闷难耐,
在车厢内容易突发疾病。
为此,路驾驶员小金结合执勤途中切身的急救感受,
准备了人丹、风油精,以备乘客紧急之需。
此外,他还网购了一些便于收纳的一次性雨披。
高温天来了,上海要出梅了?雨不下了,高温日又来了
是不是意味着
上海终于要出梅了???
且慢!梅雨不仅没结束
而且预报显示:
下周起,阵雨或雷雨
将在上海连续“播出”...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本周梅雨带南北摆动明显,今天处在雨带南部边缘,天空状况总体好转,以多云为主,午后局地有雷阵雨,范围不大。
随着一周工作日的开启,新一轮降水再次“开工”。
下周一起梅雨带缓慢南落,阵雨或雷雨连续,下周中期有较明显的降水。周后期梅雨带逐渐北抬至*淮地区,本市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控制,午后局地有雷阵雨,气温跟随天空状况有所起伏。
到今天,上海的梅雨期长度已达34天,超过去年的33天,成为本世纪以来最长梅雨期。
气象部门提醒,虽然会有雨歇,但是由于降雨太过频繁,需格外留意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什么时候最容易下雨?与盛夏午后雷阵雨不同
今年的梅雨更偏爱
凌晨到上午这一时间段
自7月以来,徐家汇站雨量统计数据显示:3日,5日,7日,9日的凌晨至上午,都出现了较为集中的降水。
对此,气象专家分析认为:
盛夏午后雷雨多为热力因素引发,午后至上半夜热力条件最佳,易形成强降水;
而在梅雨降水中,动力因素变化极其重要,今年的强降水日变化或许与西南低空急流的日变化有关。依据一些统计,长江下游的西南低空急流存在日变化,在半夜到清晨时段有增强,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减弱,这也使得强降雨更多出现在了晨间。
今年到底啥时候出梅?从常年来看,我国梅雨区会在7月上旬启动出梅,进程顺序是: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
中央气象台表示,最先出梅的江南区,本该在7月上旬启动出梅进程。但预计今年7月中旬,或仍将无法判定是否出梅。那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海,也就只能“再等等”。
梅雨不走了,台风也不来了?过去有的出梅困难的年份,台风“相救”一波卷走水汽,而今年的台风有些“难产”。
上海市气象局专家表示,截至7月10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总共仅有2个台风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预计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动较大,但仍然较常年偏强、范围偏大,条件不利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
7月下旬起,台风活动将趋于活跃,预计将有1至2个台风生成。
所以,这种又闷又湿的焖蒸体感
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让我们一起期待
雨雨雨雨雨过天晴
来源新闻晨报·周到app记者徐妍斐、钟晖、任国强,部分内容综合自东方网、上海发布、上海预警发布、
上海市天气、上观新闻、话匣子编辑杨晓凤▼推荐阅读▼愿疫情早日结束,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