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泪目收到投稿后,我们被读者们感动了丨新
TUhjnbcbe - 2022/11/10 20:04:00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01年月,新闻晨报迎来创刊1周年,同时也是官方客户端“周到上海”正式上线的第个年头。近日,报社向读者们发起了“我与晨报的故事”征集活动。很快,我们就收到了数百份来稿,并从中挑选出组读者家庭,于月日共赴上海花博会参观游览。入选名单已于昨日公示。下面这些故事,是他们与新闻晨报、周到上海的奇妙缘分……

翻开剪报本,时光彷佛倒流:无人驾驶浦江线月底试运营、上海世博会举行、北京奥运开幕、西藏路桥改建后通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即将落成……

胡万裕是新闻晨报最早的一批读者。从新闻晨报创刊到迎来1岁生日,他精心制作了十几本剪报本。

另一位读者吴凯瑞从小在*浦区弄堂里长大,至今记得和邻居一起看新闻晨报的情景。如今,她每天在“周到上海”App上看新闻。

1年来,每天看看新闻晨报,已经成为很多上海市民的生活习惯。从“纸上”到“网上”,新闻晨报一直在市民身边,提供最周到的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第一代读者:读报是生活习惯

年,新闻晨报创刊不久,胡万裕就开始看新闻晨报,一看就是1年。“我不大看手机的,但报纸是每天都要看的。”胡万裕说。

退休前,胡万裕是上海市南洋中学的一名老师,学校里会定期代订报纸。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读书看报是胡万裕最主要的精神生活。

在他的书房内,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本剪报本:无人驾驶浦江线月底试运营、西藏路桥改建后通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即将落成……还有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年上海世博会、01年伦敦奥运·中国夺金等专题剪报本。

“刚开始是单位集体订报,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钱,午休时读报,看不完就带回家继续看。后来退休了,我就自己订报到家。通过报纸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眼界,我尤其喜欢看晨报的体育版和理财版,对感兴趣的内容我都做了剪报。”胡万裕说。

本次入选的另一位读者吴淑君,每天看新闻晨报也早已经成为她的家庭习惯,“‘晨报拿上来了吗’,这是我家先生常说的一句话”。

“一份报纸,我家先生喜欢看理财版,外孙喜欢看汽车版,女儿喜欢看娱乐版,女婿喜欢看健康版,我喜欢看旅游版,还喜欢每个星期天的‘柒调查’、‘悦读版’的文章。现在我还保存着从01年至今的星期天的报纸,想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吴淑君说。

翻开曾经的日常开销账本,吴淑君找到了十几年前订购新闻晨报的付费单,“我家从年就买新闻晨报了,那时晨报创刊不久,就想买来看看。那时候买报纸蛮方便的,到书报亭毛钱就可以买到。”

从“零拷”开始,吴淑君和家人逐渐被新闻晨报的内容吸引,成为了每天必看的忠实读者。“前面的要闻时事,还有汽车、理财、健康、娱乐等副刊都很好看,内容非常接地气。‘柒调查’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个主题,都是社会热点,也是老百姓关心的内容。从那里我知道了记者王崇,知道了孙瑞雪与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方法,知道了老上海的老街区、老味道、老商店、老工匠……”

从年开始,吴淑君开始按月订购新闻晨报,再后来改成年订。现在,她还收藏着1张订报付费收据。

第二代读者:和晨报共同成长

年10月,首届新闻晨报学记团正式开学,杨福英的女儿是第一代“小记者”。

杨福英是新闻晨报忠实读者,看到晨报学记团成立的报道后,立即为女儿报了名,“我女儿小时候有些胆小,我想多让她出去与人交流。学记团的课程很丰富,大家围在一起上课,去地铁站、上海博物馆等实地采访,每次她都积极参加。”

从名师授课、晨报优秀记者面对面交流,再到新闻采访实践活动,杨福英的女儿开阔了眼界,调整了心态,既能接受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也变得更为自信。

“我们喜欢看新闻晨报,她从小就跟着我们看,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我。如今我女儿已经成为了一名教师,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着每晚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有好看的还会推荐给我。”杨福英说。

在“写”与“读”的关系外,进一步加深互动,历来是新闻晨报的传统。

年,镇宁路一处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被行道树占去三分之二。来往行人被堵住了。

看到这一幕后,蔡康人立即拿起相机记录了下来,并向新闻晨报的“今天你拍了吗”栏目投稿,第二天这张照片就得到了刊发。自此,蔡康人大受鼓舞,从读者逐渐成为了内容创作者,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记录者。

“新闻晨报的内容和市民生活很接近,我一直很

1
查看完整版本: 泪目收到投稿后,我们被读者们感动了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