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产品还是城市,品牌始终是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奋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四大品牌”正是上海既立足当下,又意蕴深远的布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晨报采访了各行各业十余位努力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从业者。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既有久久为功的准备,又有只争朝夕的决心。
作者
陆志蕊摄影
杨眉
7月6日,在上海宝山区大场镇的一处排练厅里,3D戏剧《创世神话漫游记》的演员们,正在一遍遍彩排、走位。编剧李莉在一旁认真观看演员们排练,偶尔也会走上前去,与这部戏的导演徐俊交流、讨论。
这是李莉从业三十多年来,首次尝试参与多媒体戏剧的创作。谈起初衷,李莉说,“上海的舞台机关布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引起轰动,并成为海派舞台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上海作为全国的高科技集散地和重镇,从一个戏曲编剧的角度,想看看3D高科技与戏曲的融合度有多高,这种融合会不会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作为这部戏的艺术总监和剧本指导,李莉与年轻编剧们将剧本前前后后打磨了六稿,紧张的排练期之后,这部剧将于8月初在宝山首演。
作为国家一级编剧,李莉编写的作品在上海戏曲界是公认的金字招牌和票房保证:越剧连台本戏《甄嬛》创作至今连演7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连原作者流潋紫都说,越剧是她想象的“甄嬛”变成舞台的样式;《燃灯者》取材于上海优秀法官邹碧华的先进事迹,李莉带着年轻编剧们勇敢挑战越剧当代题材同样好评如潮;还有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现代沪剧《挑山女人》,把包括文华大奖、曹禺剧本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全国文艺类奖项都收入囊中。
30元报名费,为她敲开戏曲编剧的大门年入伍,年转业,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如今妙笔生花的戏曲编剧李莉,曾经在海军福建基地服役十多年。是怎样的契机,让她卸下戎装,拾起笔杆子开始文艺创作的呢?
你要能写越剧,那我做梦也要笑醒啦戏曲的遗传因子,其实已经被父母悄悄种下了。李莉的父母亲都是戏迷,父亲喜欢京剧,母亲钟爱越剧。在她的印象中,那时候的黑白电视机只有两个频道,母亲总盯着家里那台老式电视机找越剧看。李莉当时还跟母亲开玩笑:“以后我写个越剧给你看”;母亲说:“你要能写越剧,那我做梦也要笑醒啦。”
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李莉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找到你这艘船上最高的那一张帆,然后立即起航,不要再犹豫了”,一位海军战友的话点醒了她。既然喜欢越剧,又有父母热爱戏曲的遗传因子,为什么不写一部越剧试试呢?
30元报名费,一直珍藏到现在李莉虽然喜欢戏曲,但是想要入门却很难。当时她每天踩着自行车,跑遍上海大大小小的剧场,看能看到的所有戏曲;心里特别希望能有个地方读书,系统地学习戏曲创作。巧的是,李莉当时转业回上海的单位,就在上海戏剧学院斜对面的弄堂里。
“有一天看到戏剧学院门口拉出了长长的横幅——编剧函授班招生,报名费30元,我就赶快去报名了。”一年时间,积累了厚厚的一沓资料,还有老师给批改作业,李莉还获得了函授班的优秀学员奖,奖金30元正好抵消了学费。她说:“这30元对我是很珍贵的,一直藏到现在没有用。”
这之后,李莉把在编剧函授班创作的获奖作品,投稿到上海越剧院;虽然越剧院没有采用,但是觉得她的剧本基础不错,当时的创作室主任薛允璜老师就给李莉出了一道命题作文:45天的时间,根据《文汇报》的一篇报道,改写一部戏。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农村里,把女孩错当男孩养了20多年的故事;经过45天的埋头苦干,于是有了李莉独立编写、走上舞台的第一部越剧——《观音送子图》。
步步留痕,守住创作的这份孤独从写出第一个剧本至今,李莉一共创作了大大小小70多部戏,涉猎的剧种众多,包括越剧、京剧、沪剧、淮剧、滇剧、白剧,楚剧,桂剧,苏剧、上*梆子,儿童剧等。
年起,李莉卸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一职,到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担任艺委会主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写了近十部大戏,其中除多次获得省市类奖项外,有两部还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创作项目。
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从接到一个剧本任务,到完成第一稿写作,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因为习惯晚上写作,基本上每天都会写到凌晨四五点。通常一年下来会写3-4部作品,还穿插其他剧本的修改工作,经常忙得七荤八素。”
对于创作,李莉一直有自己的坚守,“要有一颗淡泊心,更要耐得住寂寞“。她说:”当你选定一个题材,就要坐下来,躲进小楼成一统,开始思考、查阅资料和下生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广泛很热闹,如不自律就很容易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流于浮泛,所以在创作期间,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守住这一份孤独。”
上海地方戏曲要走出去,首推越剧探索和突破,用传统戏曲讲现当代故事李莉在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和副院长的10年时间里,对于越剧现当代戏的创作一直很谨慎。她认为,“当代戏对越剧来说是一个坎,观众的认可度始终不高。一定要找到合适的题材。既要对越剧题材有所开拓,同时又能受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