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盘,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随后小幅冲高后回落,科创50指数盘中跌超1%。盘面上看,券商、白酒等权重板块走强。午后,沪深三大指数荡走低,临近尾盘,再度回升。盘面上看,新冠药物等抗疫概念集体大涨,汽车产业链、农业板块大幅调整。全天看,行业方面,中药、航运港口、石油、燃气、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医药商业、房地产、铁路公路、酿酒、银行、房地产、生物制品、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学品、风电设备、半导体、电机、光学光电子、电网设备、农牧饲渔、交运设备、电子元件、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题材股方面,新冠药物、青蒿素、肝炎、独家药品、长寿药、千金藤素、流感、超级真菌、赛马、病*防治、毛发医疗等题材股涨幅居前,粮食、转基因、激光雷达、尾气治理、数据安全、农业种植、植物照明、特高压等题材股跌幅居前。整体上,两市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遇冷,赚钱效应较差,成交变化不大,两市成交额亿元,连续两日回到万亿元上方。
连续大涨后,周二沪深三大指数小幅震荡,板块个股出现分化,对此位置的震荡回踩,无需过分担心,是震荡回升过程中的休息。从盘面上看,此前连续走强的国资改革概念、汽车板块出现了调整,而此前相对低迷的医药、酿酒以及金融等低位板块开始表现。说明市场整体热情还在,只是板块轮动,也是我们近期晨报中反复提醒的,要踏准大盘运行和板块轮动的节奏。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6月经济景气水平有望改善,有助于市场稳定。随着市场信心和情绪不断回升,预计6月沪深三大指数向好趋势依旧。不过,短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在(5月中国PMI依旧在荣枯线下方,另外,预计中报预期也不佳),外有美联储加息以及缩表的预期(美联储6月开启缩表),“内忧外患”并未完全消除,另外,*策的传导和落地仍需时间,落地后的效果如何也需时间验证。因此,回升过程中还是要注意节奏,不过,即便有反复,也无需担心,回踩反复是小波浪,震荡回升是主基调。只不过,操作上,要踏准大盘运行和板块轮动的节奏。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逢低吸纳绩优股,持仓待涨是占优策略,对于短线高手,可考虑高抛低吸。中期看,随着海外风险扰动“钝化”,强有力稳增长*策逐步加码,疫情本身和复工复产逐步向好,中期向好的基础在不断夯实,逢低仍是战略配置的好时机。从长期战略的角度看,未来疫情终将会过去的,中国社会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是必然的,经济恢复向好也是必然的。当前的A股已经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性价比,可择机逢低布局稳增长及疫后修复方向,另外,真正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业绩具有可持续性的赛道股及科技股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