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务院副总理批示合肥要全面开挂了,全国
TUhjnbcbe - 2021/12/28 16:54:00

重磅消息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多位领导都来了

一手现场图奉上

???

▲动员大会现场图

看点一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揭牌

▲揭牌仪式

年2月27日上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在会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这个“国字号”的科学中心全面开建。

看点二

重量级出席会议人员

▲现场图

中共中央*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出批示。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李国英主持会议并宣读刘延东副总理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科技部*组成员、秘书长徐建培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外还有,省*协主席徐立全,省委副书记信长星,省委常委,省人大有关负责同志,省*府副省长,省检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同志,省军区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出批示

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依托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打造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科学中心,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我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建设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强化要素保障,量身制定*策,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人、地、资金等核心问题。要压实工作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省长李国英

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高水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加快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安徽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历来被视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安徽要坚持高站位,充分认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肩负的重大使命。要坚持高标准,对标全球领先水平,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高地。要坚持高效能,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管理新模式。

看点三

中科大高新校区规划确定

▲中科大高新校区规划

亩中科大高新园区位置已定

▼规划范围:东至创新大道、南至柏堰湾路、西至石莲南路、北至燕子河路。

根据之前合肥市规划局所公布的高新区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中科大高新园区规划一共有亩,其中生活配套单元有亩。

官方公布的中科大高新园区规划

园区布局: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拟布局与高技术与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信息、计算机、工程科学等5个学院及重点科研机构,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院省部级科研平台。

年建成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设,到年基本建成,师生总数约00人。

重要性!

项目建成后,将与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核心区、中科大先研院连成一体,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3大学院整体迁入新园区

据悉,落户新校区的将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和核科学技术学院,“这三个学院将整体迁入高新区”。

★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学院于今年3月28日成立,包括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4个工程学科。

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子公司或联合实验室联手,联合微电子中心是合肥市在建的七大创新平台之一。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则为学校“元老级”院系,由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夏培肃先生等亲自执教,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自主设计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机。

★核科学技术学院

核科学技术学院前身是早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时就创办的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物理热工系和放射化学及辐射化学系,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还有国家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平台,著名的“小太阳”就出自此平台。

看点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新规划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是大科学装置的数量累加,更是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在今后的建设中,将立足国家科技创新现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放眼全球、对标一流,深入挖掘安徽的创新资源,研究和完善合肥中心的内涵、边界和功能定位。

1.最新规划布局

四个层级建设

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分四个层级来建设。

01

核心层

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建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和开放度。

02

中间层

依托现有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提升现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创新能力,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03

外围层

围绕产业链创新布局,凭借一批有前瞻性的技术,形成产业集群。

04

联动层

组织实施大型科技行动计划,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实现学科建设、人才汇聚等协同发展。

三大核心区

合肥将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双一流”建设核心区、科技成果转化层核心区三大核心区。

七大平台

围绕“科学中心”的建设,合肥将着力打造“七大平台”。

目前,每个平台都已经确定了建设主体,编制了建设方案。

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项目:

选址高新区,总投资约70亿元,建设主体为中科大。

②超导核聚变中心项目:

拟选址高新区,总投资约44亿元,建设主体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所。

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项目:

选址高新区,一期投资11.3亿元,建设主体为中国电科。

④联合微电子中心项目:

选址新站高新区,总投资约25亿元,建设主体为合肥市建投集团。

⑤离子医学中心项目:

选址高新区,总投资22.7亿元,已成立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⑥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项目:

选址高新区,总投资约35亿元,由阳光电源牵头建设。

⑦大基因中心项目:

选址合巢经开区,总投资27亿元,由安徽未名生物经济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建设。

2.具体建设目标

01

到年

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制度体系。

02

到年

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看点五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位置曝光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项目,是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已列入安徽省年重点投资计划。

▲效果图

1.实验室地块位置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核心园区建设主体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亩,选址位于望江西路、石莲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压走廊围合区域。

项目建设规模约4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科研办公区、高端人才流动公寓及配套生活设施,计划总投资70亿元。规划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与之毗邻,正在规划编制阶段。

2.最新规划

主要建设内容:

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量子信息前沿基础研究、量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研发等。

现状:

目前,中科大正在完善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科研布局和重点方向,细化体制机制设计和管理运行模式,争取早日建成运营。

科学中心6大好处全面来袭

科技,如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则毫无意义,把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

⒈合肥城市能级将成倍提升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的诞生,将对合肥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贡献。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合肥的城市能级也将会因此有几何级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仅来源于大量科学家、创新创业者的到来,还来源于科技成果转化之后,给合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连锁变化。而无论是人才还是产业的升级换代,都对合肥未来的城市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国内外顶尖人才汇聚合肥

?在“十三五”期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量子计算与通信、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超导、强磁场科学技术、天基信息网络、医院、精准治疗、大气环境等领域取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还将造就集聚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教育家和研究团队,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一批优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队伍。

3.癌症病人的希望

目前,七大平台中,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主要聚焦离子医学和基因科技,重点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实现以临床精准用药技术、新型健康服务为特色的精准诊治,形成新型的健康产业。

?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

通过质子或重离子对癌症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不仅可以精准打击,也能减轻癌症病人的痛苦。

4.整治大气污染的福音

未来,这里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大气环境物理研究中心,大气环境探测技术研发、试验和验证基地,国际大气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和光电工程发展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5.信息通信更加安全

合肥将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谋划建设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下一代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体系。

6.新能源将来袭

合肥将面向智慧能源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推进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能源技术体系,为提供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未来合肥将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新兴产业”这样一个全链条式的产业创新体系,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业”转化的桥梁。

合肥还有6大科技大动作

1、世界级创新之都

“十三五”合肥将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高地。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合肥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三大科学装置性能,形成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突出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国家量子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平台,聚集高水平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2、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

?合肥市光伏产业已拥有规上生产企业达17户,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光伏项目带动投资近百亿元,累计发电3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8.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达22.8万吨,发电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3亿元,光伏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肥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市委市*府的决策部署,着力运用*府的“有形之手”并利用市场资源配置这只“无形之手”,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推广应用为抓手,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志在摘取“中国光伏第一城”的桂冠。

3、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合肥市新站区正在积极打造为新型显示产业高度配套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到年,新站区显示产业力争实现产值亿元。

?“十三五”期间,合肥新站区将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更快步伐迈向产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4、中国声谷

※11月18日,“中国声谷”语音及人工智能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了20家企业,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近期规划用地亩,总体规划用地亩以上。预计到年,“中国声谷”可孵化企业一千家以上,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5、中国软件名城

?根据发展规划,合肥将全力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到年全市软件产业产值突破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目前,市经信委正在牵头编制《合肥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6、中国IC之都

根据发展目标,到年,全市将:

?建设特色8寸线、12寸晶圆生产线,集成电路企业将超过家,年产值达到亿元。

?实现制造业及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成为国内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MEMS传感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等特定芯片的生产基地。

?整体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非数字芯片生产基地,最终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IC之都”。

——引用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晨报、合肥晚报、网络

(责任编辑:景倩)

★★关于霸都楼市,这里有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合肥房价下跌信号!地价全斩断!未来滨湖房子1.2万、高新9千、蜀山1万,刚需有希望了!地王哭晕了…

?经济学家马光远爆猛料:合肥的房子可以毫不犹豫的卖掉!今年的投资热点:周边没涨起来的城市!

?最低元/㎡起!合肥1.5万/㎡30个楼盘曝光!合肥这3种购房者福利来了!附合肥楼市55家热盘最新谍报!

?人民日报专题点评合肥:降价合乎常理,无需大惊小怪!

?*务区匡河惊现三生三世桃花林!市区最近赏桃花的好去处,大量美图来袭!

?今日合肥亩地卖了.26亿;地铁2号线安农大站将开建;庐阳今年计划建3大游园;周三又要降温...

?滨湖将建成超豪华中央城市公园!滨湖7大最美公园位置已经确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务院副总理批示合肥要全面开挂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