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两个月,是我研究生阶段最煎熬的日子。那时,一切都不可捉摸,未来充满变化。曾以为实习半年触手可及的工作在最后化作泡影,毕业设计也在预答辩的时候遭遇滑铁卢。朋友们都来安慰,而我却只能笑笑,他们的好意,我懂。只是如果说这些挫折可以让我对生活绝望的话,那便是太小瞧一个射手乐观的心。
那段时间,自己索性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痞子气息,同时放空了工作和学业赋予自己的双重压力,一个人自顾自的嗨起来。和哥们晚上出去吃烧烤,喝啤酒,大半夜仍然逛荡在空空的大街上,偶尔会遇见几个陌生的行人,看着我们几个喝的东倒西歪,投过来鄙夷的眼神。然后,当大家都在忙着四处面试找工作和熬夜剪片子的时候,我又和朋友出去游玩了。导师偶尔会有电话过来,询问毕设进度和工作情况。但当时心如死灰般淡定,这些又算得了什么。烧烤、啤酒,喝酒吃肉成了那段时间我夜晚的最大消遣。而唯一的代价常常是在第二天醒来的特别早。无论前天晚上什么时候入睡,如果在喝酒的晚上,第二天凌晨我常常能很早醒来。可以听到宿舍外面垃圾车的过往和树上鸟儿的啼叫,然后就这样睁着眼睛看窗帘后面的天空慢慢变白变亮,而我知道,第二天又来临了。有人会说,这样的我让他们难以接受,俨然是一个生活中的loser,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生活对我多残酷,而是面对这样的生活,我是那么的不勇敢。他们疑惑曾经那个写出“我们并不嗤笑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也坦然接受生活的障碍”文章的我哪里去了,他们不明白会给别人诉说人生道理,煲心灵鸡汤给别人的那个乐观的家伙这一刻死到哪里去了。电影《东邪西*》中有种酒,名曰“醉生梦死”。在他们看来,那时候的我就是一脸颓废,满身写着苦闷,却只在醉酒和旅途中逃避的loser。应该是像极了得了痨病还要将酒壶永远挂在腰间永远一副微醺的李寻欢吧。其实很多时候,眼睛具有欺骗性。当所有人以为我似乎被挫折打败的时候,其实我想的更多的是“好饭不怕晚”。同时,在生活的间隙去网上寻找合适的机会,投递出一份认真整理出来的简历。顺其自然是我信奉的人生哲学,所谓的风行水上,自然最好的最佳注解就是无论顺境逆境,任何时候你要比别人拥有更好的心态,遭遇逆境更应如此。
罗斯福总统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恐惧的是未来。之所以恐惧未来,是因为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将来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生活,你不知道未来的你和现在的自己比较起来是进步了还是原地踏步,亦或者是退步了呢。生活总是他妈的黑色幽默。两个月前当我为找工作忙的累成狗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一个月之后我可以成为买家市场,进而可以去挑选工作,当然两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一份是上海《新闻晨报》社会新闻部记者,一份是上海电影集团下面的一家公司。当然烦恼伴随着选择而来,如果说我只是有一份工作的话,如果没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当然我也就不会有了后面的纠结和烦恼。《新闻晨报》是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已经签了三方,上影集团的工作是后面的。面对这两个选择,我变得犹豫了,和很多即将毕业的同学一样,我开始考量两份工作的价值。期间问了很多很多人,包括老师,同学,老师都是新闻专业的老师,同学有不少参加了工作,而且很多在报社。在询问别人意见的同时,我也在问自己究竟要选择哪一个工作。曾经我做过一年社会记者,时间虽然不久,但却了解报社工作的常规流程,只不过那时候工作的报社没有这么大的平台。同样,在《新闻晨报》社会新闻部工作,优点一是有了很大的平台,你有多大的能力,你便能实现多大的价值;其次或许是还有点新闻理想,希望通过一篇报道可以促进社会变革。当然,这里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社会记者工作辛苦,而且时间久了没有人脉积累,这一点完全比不上财经记者;其次,曾经一年的社会记者经验告诉我,社会记者大多数时间是浪费在车祸、火灾等突发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上面,一个好的深度的线索一年难遇一个。也因此很多记者在岁月蹉跎中逐渐泯灭理想,进而随波逐流。当然还有一个大环境的因素需要考量,那就是纸媒现在正遭遇一场囚徒困境,虽然一直都说,纸媒穷则思变,但是现在至少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转型方向和途径。当然,新媒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一切仍需时间证实。
而在上影集团,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逐步扩大,票房与日俱增,文化产业也是国家最近提倡的产业,机会肯定大很多,同时,上影那边的老师也希望我去他那里工作,为此他还找了两位至今仍身处上海报业集团里面的前辈给我分析将来发展趋势。当然,弊端在于我去了哪里是要做电影杂志记者编辑还是做电视采访记者。如果是电影杂志记者编辑,这是我的兴趣,但我却担心因为成为工作而变为一种负担,进而丢失了自己对一门兴趣的爱好,如果是电视记者,那么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补充。于是,这两个选择,我纠结了半个月。当我以为自己会完全中意《新闻晨报》去做一个苦逼但自由的社会记者的时候,没想到到了最后,在听了很多人的意见之后,我还是选择去了上海电影集团,当然,这里的代价是元的违约金。当然很多次我也想过用抛硬币的方式去决定自己两个选择中的一个。当然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兑现。
当时我为什么会为了一份工作如此纠结,后来似乎想明白了。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你没有选择的时候,你会郁闷,但当你有了选择的时候,你却会纠结。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亲身经历了,也看过了同学为几乎相同的事情而彻夜难眠。鱼和熊掌终究是不能兼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纠结,恰恰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两个选择未来的发展到底如何,自己是否会后悔这个时候的选择。而我们恰恰需要别人给你一个建议,而这个建议在潜台词中告诉你,是的,坚持你的选择,你的选择是对的。奇怪的是,当别人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将自己放到一个旁观者的境界去给以指导,然而到了自己的时候,却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情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我要感谢,期间给我建议和帮助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以及同事朋友们。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我忽然明白:拥有梦想的人不应做选择题,他们应该只做证明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