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截至-7-:30
全国数据统计新型冠状病*累计确诊例,境外输入确诊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死亡人数例,治愈人数例。
境外疫情:累计确诊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
以下是综合医讯。
1、中国及境外疫情简报
中国疫情实况:截至7月20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疫苗.4万剂次。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云南)。同期国际疫情报道:由于德尔塔变异株的影响,法国第四波疫情来势汹汹;东京奥组委公布新冠病*检测结果,已有67人确定阳性。(人民日报海外网)
2、中国科学家追踪长达12个月的新冠抗体水平消涨变化
中国科学家率先揭示了中国武汉地区感染新冠病*后康复患者体内长达12个月的新冠抗体水平消涨变化。该研究纳入了武汉地区自然感染后康复的名患者,共采集分析了份血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超过70%的自然感染新冠康复患者在感染后的12个月内,体内新冠抗体水平仍然保持阳性。武汉自年4月8日解禁以来未再次暴发疫情,相较于国外同类研究,人群样本纯净。这是目前全球在该领域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科技日报)
3、中国新冠灭活疫苗正式获批在3-17岁年龄段开展紧急使用
7月16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论证,国药中生北京生物所新冠病*灭活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国药中生新冠灭活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至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6万余人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通过专家论证,结果显示疫苗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非常强,充分证明了在3-17岁这个人群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中国生物)
4、北京全面启动12-17岁人群新冠病*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部署,北京于7月20日全面启动12-17岁人群新冠病*疫苗接种,按照高中、初中两个阶段实施接种。基于3-17岁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经过专家审评论证,充分证明了青少年接种新冠病*灭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为青少年接种新冠病*疫苗,对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府)
5、药审中心发布规范申报资料的通用格式和撰写指南
20日,药审中心发布通告,正式发布《中药、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通用格式和撰写指南》。通告明确,申请人提出药品注册申请的,如涉及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核准,要按照通用格式撰写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对于在审品种,已与中心完成接洽的,可按原有通用格式继续审评审批;与中心未接洽或正在接洽的,需按现行通用格式核准。(药审中心)
6、统一三地药品监管区域性监督检查标准
21日,北京药监局发布《关于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高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京津冀三地药监部门要建立起药品监管领域三地首个统一的区域性监督检查标准,要合力推动京津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三地药品监管协同发展,发挥区域性合作示范效应。(北京药监局)
7、四川积极推进口腔医学领域资源整合
依医院的四川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以来,积极推进口腔医学领域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临床转化和推广服务,不仅建设了国内保存数量最多、信息资料最全的人口腔微生物资源库、颅颌面外科数字化诊疗数据库、唇腭裂生物样本库,还建设了口腔前沿医学研究中心,以前沿技术驱动开展基础研究及临床技术创新。(四川科技厅)
8、不适宜长跑运动的人群
体育专家提醒,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长跑运动。比如体重基数较大的人和髋、膝、踝等下肢关节有劳损或伤病的人,不宜长跑。因为长期长跑练习,会给人体下肢带来较大负担,或会造成严重的下肢运动性伤害。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下肢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科技日报)
9、远程医疗的数字转型
新冠疫情加速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向数字化转型。以色列的Tytocare是一个数字健康平台和移动诊疗设备提供商,其开发了一款手持检测设备Tyto,可以和配套App结合使用。用户首先使用App联系医生进行视频通话,然后使用Tyto设备进行检查,检测数据会传给医生,医生再根据实际情况开处方。现场诊断测试、在线医疗访问和远程监控赋予了“数字化转型”一词全新含义。(科技日报)
10、美维口腔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开启未来发展新篇章
近日,美维口腔医疗集团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等知名机构联合投资。美维口腔成立于年,是国内首个以“DSO”模式发展的口腔医疗平台级企业,并开创了中国口腔行业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截至目前,美维口腔在国内核心城市圈已拥有近医院,近两年的经营现金流和利润都为正,这表明美维特色“DSO”模式已经跑通,在口腔连锁领域处头牌。(亿欧)
奥咨达整理(ceCRO)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