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斌
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我一下,扭头一看,是二子。二子见我回头看他,瞪大眼睛,龇着嘴,神情忐忑。我马上面带微笑说:“二子,在街上闲逛呀?”二子轻轻应和着。我继续问道:“你有事吗?是不是饿了?”二子把头歪向一边,眼睛望着别处,躲避我询问的目光,面无表情,嘴里依然含糊地哼哼着。我猜想,他不过是一时兴起和我打个招呼而已。
二子是个智力残疾人。我是二十多年前,在全椒洪栏桥前的储蓄所上班时认识他的。那时候他十几岁了,乍看还像个小孩,身体孱弱矮小,每天流着鼻涕、口水,还经常尿裤子,衣服破旧,整个人看起来脏兮兮的。
在储蓄所门前,摆着两张破旧的台球桌,那是附近一个患有白内障的七十多岁老人的营生。那时候工作轻松,无忧无虑,下班的时候经常打两盘。老人有个孙子在帮忙,二子不上学,也经常在那里玩。每当我们打完一桌球,老人的孙子忙着摆球,二子也在一旁热心地帮着捡球,久而久之,我和他们也就混熟了。有时候打完球肚子饿了,我就在桥旁的小摊子上买菜饼、兰花干或茶叶蛋吃,偶尔也分两块给二子,每当这个时候,二子的眼里闪着光,特别地开心。
人有三急。有一次急寻不到厕所,十万火急之际,是二子帮我解了围,我便从兜里掏出两元纸币,塞到他手里表示感谢。从此,我对二子多了份特殊的情感。
由于我家住在新华路,每天上下班总是经过大石桥,当时它还是北面进城的主要通道。那天中午下班,我刚刚从桥上走下来,就见迎面一位收破烂的老大爷,拉着满满一板车纸盒、泡沫上桥。由于板车上杂物很多,也很重,泡沫的体积很大,行人纷纷避让。老大爷佝偻着瘦小的身体,牵引着这庞大的货物,艰难地与之抗争。走到桥的斜坡上时,车子往回滑了几步,这时候二子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冲上前去伸出双手,低着头,奋力地推车。在二子的帮助下,老大爷的板车颤颤悠悠,终于顺利地爬上了桥顶。由于用力过猛,二子把拖鞋弄坏了,下坡时拖着鞋还跟在车后面,一瘸一拐的,那鞋套在他的脚踝上,随着他的奔跑噼里啪啦砸在青石板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后来单位网点搬迁了,我几乎很少能碰见二子,渐渐地把他淡忘了。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人一瘸一拐地走在宝林桥上,我认出那就是二子。由于桥头就是福利院,我猜想他可能在这里讨生活吧。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突然有一股冲动,想了解一下他这么多年是如何生活的,用我的笔记录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阳光也没精打采,还不时刮过一阵风,走在街上感觉有点冷。我来到福利院门口,只见大门紧闭着,院子外有几个人围着一辆车在搬东西。我赶紧上前说明来意,打听二子的情况。恰巧碰见一位老乡,一番寒暄之后,她说福利院里确有这么一个人,只知道他家住在洪栏桥,具体地址不清楚。那天晚上,福利院要到农村去参加一个捐赠活动,她让我留下手机号码,等了解清楚了再告诉我。
这时候有个人说:“那不就是二子吗?”我抬头一看,只见二子站在院子里,正在拍打满身的灰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疑惑地看着二子,门卫师傅告诉我:“二子今天是来帮福利院做义工的。”听见他说到“义工”这个词,我眼前一亮。“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我国叫志愿者。二子作为残疾人还在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这让我肃然起敬。要是换作别人,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他家住在哪里?可是二子是个智力残疾人,如果这么问他,他可能会紧张害怕的。考虑到那天时间还早,我决定暂时还是不惊动他,跟随他回家。
二子那天穿得很整齐,上身是紫色的卡其布夹克外套,还套着护袖,下身是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着运动鞋,头戴蓝色的帽子。他看见福利院的师傅车子开走了,于是也动身出门了,不过手里始终拎着一红一*的两只手提袋。
出院门的时候,二子自然地把大铁栅栏门关上,由于门锁是安装在里面的,二子想把锁门的大铁栓套上,确实费了一番力气。因为关这样的门需要一些技巧,必须同时把两边的门框对在一条线上才能插上门闩,何况是反手操作。好在二子非常有耐心,更有一份责任心。他把门框反复推来拉去,嘴里叹着气,最终还是插上了,把大铁锁锁上后,他才安心地离去。
二子走了两步,又把帽子摘下来轻轻地拍打着,可能是刚才做工沾上了灰尘。拍了半天感觉仍不满意,竟然吐了一口吐沫在上面,用护袖把灰尘擦干净后才戴上。
二子果然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在大街上东游西逛,我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随着,做了一回“地下工作者”。一眨眼,二子就不见了!我赶紧用目光四处搜索,原来他蹲在垃圾桶旁边捡垃圾,翻了大半天,捡了一个空瓶子丢进随身的手提袋。他一路走走停停,东张张,西望望,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不过对于哪里有垃圾桶,他心里清楚。
二子来到湘水路一个修鞋匠摊前站住了,和修鞋匠师傅说着什么。原来他的衣服拉链坏了,想请师傅修理一下。师傅帮他修好拉链之后,接过二子递过来的一元钱,又随手还给了他,二子走上前去,拍拍师傅的肩膀,嘴里含糊地说着“谢谢!谢谢!”,转身离去了。
天渐渐黑了,也更冷了,二子才走到涌金桥附近。我跟在后面有点急了,就提前走到桥头等他。现在是晚上下班高峰时间,人来人往,一愣神,二子又不见了,我当时心里那个急呀!我左顾右盼,极力在人群中寻找着,一低头,看见二子坐在一个老人的电瓶车上。我赶紧冲过去和老人打招呼,询问他和二子的关系。原来老人是二子的爸爸,他是来接二子回家的。
我跟在电瓶车后面,一路小跑,七八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二子的家。二子的妈妈开了门,看见我站在后面,心虚而又紧张地冲着我询问道:“是不是二子在外面又闯祸啦?”我赶紧回答道:“不是,不是,我是来宣传报道二子的。”二子妈妈这才放下心,高兴地请我进屋谈话。
我从二子爸爸妈妈那里得知:二子命运坎坷,小时候因为家里困难、营养不良,经常生病。可能青霉素药水打多了,导致了智力发育迟缓的后遗症。二子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一天学,是个文盲。自从到了福利院帮忙后,在那里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身体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来越精神了。现在会做许多事情,比如叠被子等各种家务事。
二子是个热心人,走在大街上谁需要帮忙,他从来不拒绝,比如扫地、擦玻璃、搬煤球等,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气,也不图任何回报。作为二子的父母,看见了虽然心疼,但是从来没有反对。
二子妈妈说:“二子经常受到别人帮助,他帮助别人是应该的。”她还告诉二子,母鸡要吃菜叶才能下蛋,二子记住了,每天出去一定到菜市场捡一些菜叶回来。妈妈每天对二子捡回来的垃圾进行分类,规定红色的袋子装塑料瓶,*色的袋子装菜叶。家里的角角落落都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瓶、易拉罐。讲到二子的各种进步,两位老人都是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最让两位老人讲起来激动的事,是二子在年某天夜晚走失的事。当时把全家都人急坏了,全国各地到处寻找,还有风言风语,说是不是被他们遗弃了。二位老人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终于在半年后,发现了线索,才把二子找了回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晚二子和家人去太平游玩,由于游人特别多,二子迷路了,搭错车,且无法通过语言与别人沟通,后来辗转多地,流落到江苏句容,最后在句容县城一家银行的ATM自助银行间里落了脚。二子经常晚上在通道里过夜,因此很勤快,每天早晨把那里及周围打扫收拾整洁。最主要的是,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具有同情心,默许他逗留。二子每天靠捡各种塑料瓶、纸盒生活,偶尔也有好心人施舍食物给他。下雨的夜晚,工作人员的车子放在门口,二子也会照看,并且找来薄膜、纸盒遮挡雨水。工作人员都喜欢他,亲切地称呼他阿炳。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二子虽然智力残疾,但是他还有健康的身体,有责任心,乐于助人,懂得人情世故,懂得真善美。因为他有不离不弃、全心全意爱他、保护他的父母,有社会上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呵护,才能健康地生活到今天,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二子能够在流落他方,独立生活了那么久之后,依然健康地归来,更多靠的是自己努力。在别人眼中二子智力残疾,但是在我眼中二子是个“活雷锋”,是个自食其力者。二子在平常生活中做的许多小事,是我们许多健全人做不到的,也不会去做的。尽管他智力只相当于十岁左右的小孩,但是他的内心简单清澈,没有被世俗污染,独立生活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中。
二子的大名,在民*局低保花名册上叫池月勇。
END作者简介易斌,安徽省滁州市工行员工。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曾在《全椒晨报》《滁州日报》《笔锋》等报纸、杂志发表过文章。
征稿启事各位会员好,为进一步做好会员服务工作,展示会员文学成就,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