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晨报宏观LPR点评碳交易专题
TUhjnbcbe - 2021/8/3 19:08:00
皮肤病专业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6.html
静待未来非对称降息与可能的再降准

事件:7月20日,LPR报价维持不变,一年期仍为3.85%,五年期仍为4.65%,市场预期的“降息”再度落空。我们前期报告提示MLF与LPR降息很难在降准当月发生。那么此次LPR不变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后续又将如何演绎?

原因一:降准降息若集中出现,不符合央行*策定调。

从近期央行的表态和二季度*策例会的定调来看,货币*策大基调仍然是稳健中性。降准之后若立刻降息,会扰乱央行的预期引导。

原因二:5年期LPR调降,不符合全年地产调控基调。

5年期的LPR与房贷利率直接挂钩,一旦调降,对地产的正向刺激作用较大。而我们预计当前对于地产的管控会贯穿全年,中长期LPR年内调降概率较低。

在LPR新机制落地后,5年期LPR调降都发生在“降息”周期内,并且调降幅度多为1年期利率调整的一半。而当前仍处于“紧信用+稳货币”格局,即便到四季度迎来双稳格局,货币端也远没有到“宽货币”的阶段。因此,5年期LPR变动概率极低。

原因三:从银行成本看,降准后降成本有限,立即调降LPR,动力不足。

降准后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有限,约亿元的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节约不足以促使银行下调1年期LPR,相当于2-3BP降息空间,因此可能仅有部分银行报价调整,就近取整后整体LPR报价没有调整。

展望下半年,“不对称”降息、降准操作依然可期:

关于降准:四季度流动性缺口相对更大,全面降准可能再次发生,并且在11、12月概率更大。三季度中,8月的流动性缺口最大,但鉴于连续两月全面降准历史较为少见,发生概率相对有限。

关于降息:下半年LPR不对称式降息依然有较大可能发生:1)经济复苏缓步回落,叠加*策层近期表态,对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需求迫切。2)由于前期调整存款利率定价机制*策,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以及MLF的置换,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降空间随着时间推移将进一步打开。3)综合前两点,我们认为LPR非对称降息发生在三季度内的可能性较高。若负债端成本下行缓慢,则可能在四季度中出现。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静待未来非对称降息与可能的再降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碳边境调节机制有望推动中欧碳交易体系对标碳交易

欧盟为限制碳泄露而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逐步收紧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1)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绿色协议》,共同承诺将做出更高的减排目标:年温室气体排放比年减少50%-55%,年实现碳中和。2)欧盟认为其他与欧盟碳排放目标不一致的国家将造成碳泄露的风险,即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区域更严格的气候*策会导致高碳产品以及相关碳排放转移到另一区域。3)征收碳边境税将保障欧盟气候*策的完整性及有效性,限制碳泄漏,同时还可以保护欧盟企业的竞争力。

CBAM将于年生效,拟对建材、钢铁等碳排放密集产品征税,带来中欧贸易“碳障碍”。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碳边境关税*策立法提案,正式启动立法进程。年至年为过渡期,CBAM将配合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策于年起生效。2)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方式为欧盟各成员国主管部门向各国高排放商品的进口商按需出售CBAM证。CBAM的覆盖行业为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等。

CBAM将带动中国碳交易市场与欧洲对标,未来全国碳交易价格有望超预期。1)为了避免双重征税,CBAM将考虑国外生产者已经承担的碳排放成本,规定进口商在应缴的CBAM电子凭证数量中,可扣减进口产品在其生产国已实际支付的碳价。而我国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与欧盟目前约50欧元左右每吨的碳价格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预计国内碳配额价格将有提升的趋势。2)碳边境税将在EUETS下运作,EUETS设定了碳排放总量的上限,并逐步收紧该上限,随着碳排放总量及相应的碳排放许可证收紧,碳价格将稳步提升。在顶层设计上,我国碳配额缩减进度也将会尽量与欧洲接轨,交易价格会被引导至更高水平,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碳交易价格相较目前40元/吨的水平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碳排放指标和CCER的长期交易价格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1)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带动中国碳交易市场与欧洲对标,在顶层设计上,我国碳配额缩减进度将会尽量与欧洲接轨,交易价格会被引导至更高水平,国内碳交易价格有望超预期。2)碳中和利好新能源运营商,环保板块重点推荐垃圾焚烧:碳交易将改善垃圾焚烧公司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长期提升垃圾焚烧行业天花板。推荐垃圾焚烧龙头三峰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高能环境、旺能环境、伟明环保与上海环境。3)具备向欧洲出口隐形碳税的再生资源产品,如再生油、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等行业将会受益,如卓越新能、浙富控股等。

风险提示:碳中和相关*策低于预期、环保行业补贴*策变化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碳边境调节机制有望推动中欧碳交易体系对标碳交易》,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锂价迎第二轮上涨,看至前高

维持锂行业增持评级。基于本轮供需、库存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轮锂价上涨的高度、节奏、持续性都将超预期,我们调高下半年锂价预测至历史前高18万/吨。增持:赣锋锂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受益:江特电机、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天华超净、融捷股份、科达制造、西藏矿业、西藏珠峰、川能动力、藏格控股。

基本面,还是基本面。年下半年是近几年锂行业供需最紧张的一段时间。需求端,电动车爆款车型频出和美欧的新能源*策刺激,市场不断上修下半年的锂电需求,目前预计下半年锂电需求环比上半年增加50%左右,锂电需求逐季逐月抬升。反观供给端,由于短期供给刚性,下半年刚好遇上新增供给释放真空期,不管是资源端还是锂盐冶炼厂,年Q3Q4的季度供给基本持平Q2,鲜有增量。生产企业库存低位,下游正极材料有一定安全库存但也不多。同时考虑下游大幅的投产周期,30万吨磷酸铁锂和20万吨三元正极新产能释放,以此带来的对锂盐提前备货需求,我们相信下半年锂盐供需逐月趋紧,锂价将进一步抬升。

调高锂价预测至历史前高。目前电碳价格普遍在9万/吨左右,本周产业链部分锂盐生产企业调高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下游企业从抗拒涨价到逐步接受,这是碳酸锂沉寂了3个月之后首次的上涨,标志着锂价的第二轮上涨。我们预计,锂行业供需紧张将愈演愈烈,锂行业在下半年或进入硬短缺,随着下游企业锂的采购量增加,下游对采购的态度将从正常采购到补库到抢货的演变,而供需的紧张程度和锂价变化是非线性的,我们调高下半年锂价预测至历史前高18万/吨。

预计本轮锂价维持高位的时间维度在3-5年。-年,锂行业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锂资源开发和全球日益增长的锂电需求的矛盾。动态的看,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Capex周期和产能周期滞后于需求周期。上游锂资源暂时还没有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的资本开支。①澳洲矿业目前对于中资的跨国投资环境不友好,这一轮澳矿的新增产能的投产可能会低于预期,②海外盐湖产能周期3-5年,远水解不了近渴,③非洲锂矿基础设施不完备,社会相对不稳定,绿地锂矿项目的开发建设可能受影响。④国内锂资源的加速开发是对未来锂电需求的较好补充,但国内锂供给占比较低,难以覆盖锂行业每年30-35%的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锂电需求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锂价迎第二轮上涨,看至前高》,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晶方科技()CIS先进封装龙头,受益万物互联机器视觉爆发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89.10元。公司为低像素CIS芯片封装龙头企业,CIS芯片的WLCSP封装环节全球竞争格局清晰,公司绑定优质大客户龙头地位稳固。低像素CIS芯片在万物互联时代有望迎来应用大爆发,公司WLCSP业务长景气增长确定性高。我们预计其-年EPS为1.47、1.98、2.42元,给予其年45倍PE,目标价89.10元。

公司在低像素CIS芯片封装环节龙头地位稳固。公司直接客户为IC设计厂商,包括CIS芯片龙头豪威、索尼、格科微、思特威、比亚迪等。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87.82%,客户集中度高,主要由于全球CIS芯片设计行业集中度高。公司在WLCSP业务上保持高度专注性与专业性,与行业大客户保持十几年长期合作关系,细分龙头地位稳固。

市场忽视了低像素CIS芯片的成长性,低像素CIS芯片受益万物互联机器视觉时代红利有望迎来长景气增长周期:在万物互联机器视觉时代,CIS图像传感器为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汽车电子、安防、手机多摄、机器视觉、边缘计算等万物互联时代的各类应用场景中,低像素CIS芯片将迎来全新的增量应用场景,看好行业长景气周期。

催化剂。新能源汽车摄像头应用井喷、安防B/C端加速落地、VR/AR重磅产品发布、万物互联视觉传感应用渗透率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新进入者;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新兴技术替代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晶方科技()《CIS先进封装龙头,受益万物互联机器视觉爆发》,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晨报宏观LPR点评碳交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