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有一种生活叫赶集晨报记者实地探访滨州
TUhjnbcbe - 2021/7/11 0:26:00
北京专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10.html


  小时候,在农村,每年过年前的一段时间,总是会到集市上买上很多东西准备过年,而来到城市之后,遍地的商场已经让我忘记集市的美好,偶尔的机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又一次走进了大集,一下子激起了童年美好的记忆,滨州有很多大集,记者走访调查,把身边的大集分享给大家。

南杨大集

开集日:农历3、5、8、10


  第一次去南杨集市的时候因为害怕迷路早早开了导航,走过*河一路沿着渤海十一路向南行走时,我发现并不需要导航的指引了,左手边是大包小包购物回家的市民,右手边和车流同向的是骑着老人车或者是骑着电动车准备去集市上的人。

醒目的大集标志。


  


  走近看,发现一块竖立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南杨大集”四个字,从停车场的地方开车进去,发现整个停车场都被车辆占满,停车步行一圈记者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市场周边是商户,中间是用*线画上的摊位。市场分为五个区域,按商品类别分为花市、布匹、水产、蔬菜、水果等部分。记者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南杨大集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消费人群南至南河滩区,北至*河六路,西至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八路,因为东西又便宜又全面,城区很多市民也会慕名而来。

南杨大集上用*线画好的摊位。


  摊位用*色的线标注,所有的摊主的物品都在*线以内,显得既干净又整洁。记者在布匹区一家卖鞋子的摊位前了解到,摊主姓王,就住在旁边小区,自己基本上只在这一个集市上摆摊。“这个集市逢3、5、8、10就成集市,我基本上就赶这么一个集市,我做买卖十多年了,以前都是我自己,现在我老伴也来给我帮忙。赶集这件事情也看天气,天气好的时候人就多,差一点就少,我主要是卖鞋子,平时销量一般,换季的时候生意就好一些。你看这些棉拖鞋,最近这一段时间卖的最好了,这么一会,这一款式的只剩这么一个最小号了。”摊主王女士一边做生意一边给记者介绍。


  因为集市面积大,虽然停车场车辆满满的集市上的人也不感觉密度很大。在花市记者看到摊主三三两两在聊天,有顾客咨询就过去讲一讲,摊主李先生讲,有生意就做,没有生意和养花养草的同爱好的人聊聊养花经也是好的。


  在集市上,记者看到刘先生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停车场走,据刘先生讲,自己家住*河六路渤海五路曲轴厂小区,这个集市上东西又全又实惠,自己会隔三差五的来几次。

北镇大集

开集日:农历3、8


  北镇大集在渤海四路上,从*河七路到*河十二路之间都是集市,就像是一个长长的“一”字,这个集市从*河七路到*河十路路段有大棚子,就算是刮风下雨也不耽误市民赶集。在渤海四路五路之间*河十路道路两边都划有临时停车位,赶集的市民可以把车辆停在路边的停车位里面。


  每逢农历3或者8的时候,周围村里和小区里的人都会去集市上转转选购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个集市上吃的用的什么都有,从南到北走一趟下来之后感觉只有自己想不到绝对没有买不到。因为这个集市是农历的3、8,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三八大集”。从北向南看,布匹衣服吃食什么都有。在集市上记者咨询几个赶集的市民发现他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居民。

一名小朋友在试帽子。


  “这个集市有很多年了,以前在渤海三路,后来整体搬迁过来的,我基本上每个集市都会来,买一些需要的日用品,买新鲜的蔬菜,集市上卖的蔬菜比菜市场还要便宜呢。你看我手中拿的白菜,菜市场卖5毛钱一斤,我在大集上买是一元钱3斤,省不少钱。习惯了来集市上买菜,有时候下午还会来逛一圈,那个时候价格比现在还便宜,只是有些新鲜的蔬菜已经没有了。”赶集的刘女士给记者说。集市上的东西既全面性价比又高,方便了周围的居民。

大尚大集

开集日:农历4、9


  记者来到位于*河十二路渤海二十一路附近的大尚大集的时候,时间已经上午十一点多,顺着集市上竖着的“大尚大集”的牌子走进去,从东到西全是卖布匹,衣服的,不少人吃着集市上买的棉花糖、地瓜等悠闲的像是逛街。走了大约米。记者以为已经到集头的时候发现向北有一条宽的街道,分为两个通道,一边是水果,另一边是蔬菜。整个集市形状像一个数字“7”一样。


  这个集市真的对的上大集之称,刚刚走过的那米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转过弯去人才真正的多起来,顺着左面的一个通道走过去才发现各种小东西都有,在一个摊位上记者看到了像订书机一样的缝纫机。“现在大家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大型缝纫机都放不下,但是需求还是有的,想这个小型缝纫机体积比较小,缝的东西比手工的精致很多。买的人还是很多的。”摊主说,真的是有需求就会有销售,在记者好奇观看的时候,摊主已经销售出去两个。“我就住在旁边那个村子里,就卖点稀罕的玩意,每个集我都来,摊位也不变,如果不合适下个集市还能找到我,所以买东西的人很是放心。长时间赶集,其实很多人都认识。”


  再往里里走还有鱼市,一大车鲜鱼鲜虾,很多人围在这儿购买。从旁边上班的小白领田女士也选择下班之后来这儿赶集,问及原因,“这儿有和城市里钢筋水泥不一样的感觉。”田女士说。

宣家大集

开集日:农历1、6


  从渤海八路上走,如果看到*河十一路*河十二路之间路两边的临时停车位上停满了车,原因无他,一定是又到了农历1、6的“大日子”,宣家大集成集了。路两边几十个停车位在集市当天都会被停满,


  这个集市在小区里面的主干道上,从上空看就像一个“+”号,以前的时候集市是在*河十一路的道理两边,创城之后才挪到小区里面。这个集市也算属于离市中心最近的集市了,因为周围涵盖了观湖花园,麒麟阁、宣家等小区,平时就有很多老人推着孩子去集市上买生活用品。下班时间也有一些上班族来集市上购买蔬菜水果等。


  这个像“+”的集市,一面是布料衣服等,一边是水果蔬菜,还有一边是炒货熟食等,看起来井然有序。据一位卖肉的商户介绍,“我一般赶集早晨一早来,到下午一点就回去,一个集市上卖不少猪肉。早晨还有上午的时候周围小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推着孩子来赶集,也有一些老人结伴来的。到了中午时分,不少上班族就把车停在路边进来买东西了,和上午不同的是上班族选中东西一般不讲价就买走,只要新鲜就行,而老人一般选择货比三家,有时候在一个摊位会来来回回好几趟。”


  中午十二点半,路边的车辆才散去一点,而还有不少人就像逛街一样推着孩子在赶集,他们一般是全职妈妈或者是休息日在家。“看孩子吗,在哪儿都是看,有了这个大集就多了一个好去处。”一位推着小推车的全职妈妈告诉记者。

鲁中晨报*河三角洲新闻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种生活叫赶集晨报记者实地探访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