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
杨红
提要: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展示空间,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作为以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一类非遗保护利用设施,非遗专题博物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且逐步形成了以“非遗馆”命名这类非遗专题展示空间的共识。本系列推送共计4篇,将从非遗馆的建设背景与主要形态、定位与发展方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策展中的创新趋势等方面,对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展望。
文
非遗展示传播研究平台已授权
NO.1非遗馆的建设背景与主要形态
从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到各省相继出台的《非遗保护条例》,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的公共文化设施”等类似称谓,明确了国内法律法规层面对设立非遗展示空间的导向。
国际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三条专门提到了要提供非遗活动和表现的场所和空间。[2]此外,专门针对文化遗产展示的国际宪章《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中强调了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交流展示的重要性,也在原则中明确要求重视对无形文化遗产部分的阐释与展示。[3]
近两年来,国家非遗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非遗展示空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传播处,协调推进非遗专题博物馆等的建设工作。同年12月,首期非遗策展高级研修班举办,旨在培养专业非遗策展队伍,提高非遗展示水平。
国内省、市、县三级非遗专题博物馆正处于兴建的井喷期,并且逐步形成了以“非遗馆”命名这类非遗专题展示空间的共识。据了解,浙江省早在年就提出要建构包括非遗馆在内的文化“四馆”,当时个市县已建成座非遗馆,并希望通过5至10年的建设,争取每个市县都有一个综合性非遗馆,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专题非遗馆。[4]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现有非遗类博物馆场所个,[5]甘肃省已建成非遗博览馆87个;[6]到年,湖北省30%的市县要建非遗展示馆。[7]这些非遗馆主要以一定地域,一个或多个非遗门类,一种或多种非遗项目资源以及孕育这些传统文化形态的地域人文历史与风土人情背景为内容主体。其中,地区综合性非遗馆通常会全面展示该区域非遗资源主要门类和代表性项目,有的还兼顾传承与保护非遗的相关人类活动的展示。
本文还浏览了近一年“百度指数”中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图谱,了解公众与非遗相关的搜索行为中是否包含与非遗展示相关的搜索需求。其中,年10月30日-11月05日的需求图谱中出现了呈现搜索上升趋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一词,具体如图所示。可见,非遗专题博物馆已开始成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