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姐
文/王俊
前年,我带的班级教室被安排在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四层,阔气的卫生间、宽敞的走廊、锃亮的地板,惹得好多同事“羡慕嫉妒恨”,更“高大上”的是学校每两层楼还专门安排一位保洁员打扫楼道走廊卫生。负责我们四层六个班走廊楼道和厕所保洁工作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姓*,三十来岁,中等个子,微胖身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干起活来麻麻利利。*姐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负责打扫楼层的卫生:地板拖洗、厕所冲洗、水池清洗,忙得不可开交。她在拖地的过程中,经常前脚拖干净,后脚又被早到的学生踩上泥脚印。可她一点也不抱怨,跟着又去拖。当我碰到她拖地,就尽量走在她未拖的地方。她看到我这样体谅她时,立马会抬起头,脸上漾着浅浅的笑容,低低的宛如清泉潺潺的声音潜入耳际:“你尽管走,走脏了,我再来拖。”她说话的声音小得有时需要侧耳细听,方可听清楚。每当听着这样的暖心话,我心里总是会泛起一股热流。我们学校新建教学楼的走廊宽度是一般楼房的三四倍,每班的走廊几乎和教室面积相当。我们学校学生数多,生均校园活动面积小,所以当初设计时,就有意尽可能增大走廊面积,作为学生课间活动场所。故此,一层楼走廊的面积约平方米。这样大的走廊一遍拖下来,再过劲的人也会累得气喘吁吁,再加几间厕所等,一通干下来,都会累得腰直不起来。而*姐要负责这个新教学楼四、五两个楼层的卫生保洁工作,劳动量可想而知。我每次走在走廊上,看到她不是在拖地,就是在冲洗粪池,或在清刷水池……如果是冬季,即使是数九寒天,只要有心瞅一下她,也会发现她额头上渗着汗珠;夏天,则会汗如雨下浑身湿透,上身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一大块一大块的汗渍清晰抢眼。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学生把泥块带到走廊上,她刚把这处泥脚印拖掉,后面又跟着上来一拨学生,两拨学生……很快,整个走廊就被星星点点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的泥脚印占据了。她就卯足了劲,躬着脊背,挥动两只胳膊,缓慢挪移着脚步往前拖着。拖个巴掌大的地方,拖把就脏兮兮了,只得到水池里反复搓洗,然后再拖,如此反复多趟,才把整个走廊拖得像一面镜子。可一下课,六个班近名学生,几分钟时间,就把整个走廊又得“脏”痕累累。等我们一上课,她又抱着拖把拖起来……干活时,她热得就会脱下外套,随手放在窗台上或洗手池的台子上。等拖完地回来,常发现她的衣服已不见了。有一次,我一下课,她就迎上我,问我班学生有没有捡到她的衣服?我们班学生说没有。我就告诉她,以后干活热,脱衣服可以放到我们办公室去,就不得丢了。她明白了我的好意后,连忙一个劲地说着“谢谢!谢谢!”私下,我就去向其它班级打听她衣服下落?原来,她放的衣服被好心的学生误以为别人丢了,拿去交给老师了。当然,偶尔也会被调皮的学生当垃圾扔了。她知道后,也不责怪学生,依旧一副笑盈盈的表情。遇到冬季零度以下的天气,她总更早或上课时拖地,这样可避免因地面结冰湿滑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学生活动时,她拖的地没干,她总会在走廊边不停地提醒学生:“小心、慢走、别跑,防止滑跌倒”。像这样的情况,她也提醒过我几次。她的小声提醒,在寒冬季节,声声都给我们整个楼道带来了一股温暖令人沉醉的春风。去年元旦前的一天放学后,我参加学校元旦晚会节目排练。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西北风“嗖嗖”地刮着,天气格外冷。我匆匆回办公室取东西,走到新教学楼四层,学校路灯透过窗户玻璃旺照进的光影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一板一眼拖着空荡荡的走廊。被她拖过的走廊,白色的地板闪着光亮,格外耀眼。我不由自主走到她跟前问:“你怎么这么晚还在拖地?”她回过头,额头上闪着晶莹的汗珠。发现是我,冲我笑笑,又埋下头,边拖地边说:“今天小孩身体不舒服,我先把小孩送回家再回来拖地,所以搞晚了。”我忽然想起来明天是双休日,便又说:“明天是星期六,你拖它干什么?”“那怎么行呢?我今天的任务必须要干完,这样我回家才能心安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土般朴实的“心安”二字。窗外,灯光摇曳,树影婆娑,心头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像*姐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到心安啊!”我望着她佝偻着拖向走廊尽头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着。我养成早到学校的习惯,我们班级紧邻厕所和洗手池。我每天早晨一来去班级经过厕所,总会看到厕所昨晚被*姐打扫得干干净净,拖把、扫帚、簸箕等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各自位置,厕所蹲位边,几个垃圾篮中塑料膜套得整齐简洁,整个走廊宛如一面明镜映着晨曦,闪着晶亮的光,让人神情气爽,自然而然会给一天的工作营造了温馨和轻松的氛围。少倾,*姐的身影也出现在走廊上,开始清扫早来学生刚留下的泥迹。其实这样的印迹,不借着晨光不仔细看是很难发现的,可对于*姐来说,就是个大毛病,她会毫不惜力不厌其烦把这样的印迹拖掉。*姐把整个走廊拖干净,厕所冲洗到位,有多余的时间就用抹布擦起我们教室的外面的窗台、墙壁来,而且一干起来,到现在一直坚持在做。渐渐地,我和*姐熟悉了,偶尔会和她聊上几句。知道了她的一些情况,她有个孩子在我们小学读书,为了照顾接送孩子,在我们学校找了这份保洁工作。每天先早早把孩子送到班级,就赶过来打扫两个楼层的卫生。可由于工资低,仅一千多元,维持不了家庭开支。她就又兼做了一份往楼上搬送课间奶的工作。原先她兼的是搬送中午营养餐,由于工作量太大,一个近六七十斤的餐箱,一连要上下楼搬好多趟,她干不下来,就辞了这份工作。说着这些,她嘴角边漾着微笑,脸上泛着红晕,眼神里写满了知足。虽然*姐比我小一大截,但这样的人我有必要称呼她为“*姐”。*姐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学校聘请的临时保洁员。她珍惜这份工作,勤劳质朴,认真负责,每天尽心尽力把这份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在平凡中活出了一种境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他们,才让我们的学校、小区、街头巷尾、马路变得清洁和温暖。作者简介: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合肥市作协会员、肥东县作协会员、合肥市书协会员、肥东县诗词学会会员、肥东县包公廉*文化研究会会员,文章分别刊登在《新安晚报》《江淮晨报》《皖西日报》《安徽青年报》《合肥晚报肥东晨刊》《秋分》《分水岭》《映山红》《未来》《西部散文选刊》等纸质刊物上,文章、童谣获县、省级及以上奖项数次。推荐阅读
本刊编辑部‖首届“畲族杯”全国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国际东方散文奖有奖征文启事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顾问:林非贾平凹万伯翱
韩石山许晨石楠
社长:刘云龙
总编:憨仲
副总编:蔡永祥毛小东
总编助理:冯小军李婷
编辑部主任:白冰
值班编辑:魏玉玲选稿编辑:张波
责任编辑:杨玉泰国际军张广利许玉红
李建文陈庆连丁素路曼曼
统一投稿邮箱:df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