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综合能力最强的海事公务船、大型巡航救助船;
它曾出西沙、穿南海、越赤道,圆满完成四国出访、南海保障等重大任务;
它在年3月发生的马航MH航班失联事件中,作为中方指挥船参与国际搜救;
……
它就是移动的“蓝色国土”——“海巡01”轮。
6月1日,晨报学记团联合科萌萌邀请小记者们登上“海巡01”轮,看它的厉害,听它的传奇故事,还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龙船长面对面!
巡航四海逐梦深蓝
——参观“海巡01”轮有感
晨报小记者许诺
(中远实验学校二年级)
当我知道自己有机会登上“海巡01”轮时,兴奋极了!这艘船可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它不仅是我国第一艘吨级的海事巡航救助船,更参与过许多重大事件,比如马航的搜寻、桑吉轮的救火行动等等。我除了想知道这艘船的故事外,也很想知道上面的船员的故事。要知道,一旦有任务,船员和船长就要出差好几个月,在茫茫大海上,他们除了吃饭和睡觉外,怎么度过呢?
我正想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车已经到了码头。呀!果然跟我想象的一样,好威风!咦?船头好像还有2门红色的炮?等下我可得问问这是什么炮,怎么打。
“蹬蹬蹬”,没想到从船上下来的是一个大姐姐!只见她穿着笔挺的制服和高帮的靴子,再配以挺拔的身姿,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极了。一会儿工夫,又下来了船长和另外一位大哥哥,他们无一例外,看起来都自信、亲切。
登船后,大哥哥带着我们参观了控制室,了解各个地方的用途,我因此而得知,“海巡01”轮不但有巡逻任务,还有灭火、搜救、清洁等作用。之前我想知道的那2门炮,是水炮。当有不听话的船只不听指挥,试图逃窜或者可能造成威胁的时候,就可以用水炮逼停对方;而当遇到起火事件的时候,这水炮又可以变身为救火的大功臣。
我们还观看了当时桑吉轮救火活动现场的一些视频资料,原来当时情况真的很危急,桑吉轮随时随地会爆炸,而它上面的货物是原油,一旦扩散就会对我们国家的舟山渔场造成极大的危害。生态、渔业、水质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时上海打捞局的4名船员冒着生命危险上了桑吉轮,带回了2具遇难者遗体和重要的黑匣子。他们撤离后不久,桑吉轮就发生了爆燃。他们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在参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那位大哥哥,“在船上一执行任务就是好几个月,你会觉得枯燥吗?在船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吗?”没想到,大哥哥居然说:“不会枯燥啊,现在我们的技术也很先进,船上各种设施都是齐全的,甚至还可以正常上网,随时可以跟家人朋友联系的。至于有趣的事情,那大概是海钓了吧,真正地在深海海钓哦!可以钓上来银光闪闪的深海带鱼呢!”他说的时候,眼睛里好像有光。最后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不会觉得枯燥啊!”
这一场活动后,我发现我更爱“海巡01”轮了,也更爱船上这些可爱的人儿了。
记者点评:“巡航四海逐梦深蓝”,对仗式的标题颇有文采。“这艘船可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一语点出“兴奋极了”的原因;“我除了想知道这艘船的故事外,也很想知道上面的船员的故事。”揭晓行文思路,塑造读者的期待视野。“我正想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车已经到了码头。”自然的过渡引出正文。后文先写“这艘船的故事”(桑吉轮救火),再写“船员的故事”(大哥哥介绍船上生活),紧贴开头的思路展开。文笔灵动,画面感强,是篇佳作。
伟大的“海上英雄”
晨报小记者陶嘉泽
(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二年级)
你们知道“海巡01”轮吗?当我有幸站在这个身长.6米、体重多吨的庞然大物旁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它有着可以探测远处船只踪迹的雷达眼睛,巨型大嘴可以排出吨水,不吃不喝也能走1万多海里,最长走过海里呢!它还可以戴上帅气的直升机帽子诶!是不是特别酷?
在没有它之前,曾发生过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多年前,我国海域中有一块无人所知的暗礁,我国一艘首次航行的巨大货轮不幸触礁沉没。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可是其他国家居然趁机在此建造了一座建筑台,从此我国船只不可以在它周围米内行驶,这是对我国海域主权的严重侵犯!如果当时有“海巡01”轮探测,就可以及时制止他国“趁火打劫”!
终于,在年“海巡01”轮正式服役!多年来它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打败海上“怪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海上英雄”!
它曾救助过一条装载着木头的货轮。当时场面很危险,着了火的木船正一直向东南漂行,而那片海域下恰巧埋着用于中美两国网络通讯的电缆,一旦船锚损坏了电缆,后果不堪设想!威猛的“海巡01”轮顶着狂风,和别的救助队一起奋战四天四夜,才终于控制住了火情,避免了一场世界大灾难!
站在微微摇晃的甲板上,听着老师精彩的讲解,我激动兴奋起来。正是有了勇敢的中国海员和“海巡01”轮的日夜守护,我们的祖国才有了强大的安全保障。故事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我第一个主动上前和了不起的船长接班人合影,请船长姜龙叔叔签名。我要记录下这令人激动的一刻,它会鞭策着我,要有一颗正直刚强、勇于担当、坚持不懈的心!
记者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故事讲得好!文章通过比较揭示了“海巡01”轮“有和没有大不一样”,从外观之“大”到力量之“大”,自豪感与爱国心跃然纸上,流畅的语言让真挚的情感自然喷涌,是一篇佳作!
海上的思念
——参观“海巡01”轮有感
晨报小记者杜文浩
(东安路二小三年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慈祥的老母亲焦急地盼望着“海巡01”轮的船员早日归来。
这片移动的“蓝色国土”每天都做着集装箱船及液化天然气运输(LNG)船的护航任务,乐此不疲。船上的战士们遇到过海盗、大火、爆炸……而他们母亲的心无时无刻地悬在那里。有种思念叫做担心。
夕阳西下,执行完任务的船员们披着一抹红色的晚霞,胜利返航。母亲掩饰不住心里的激动,仰首眺望。有种思念叫做骄傲。
“海巡01”轮的船员们每天刻苦训练,废寝忘食,执行任务时披荆斩棘,各个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母亲攥紧拳头,看着他们浑身的伤。有种思念叫做酸楚。
母亲的思念,那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情,那是无比坚定的眼神,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它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没有史诗的撼人心魄,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海巡01”轮也会揣着来自于海上的思念继续驰骋在蔚蓝的大海上,乘风破浪……
记者点评:相比不少小记者直接写海巡船的强大,杜文浩宕开一笔,以“船员母亲”为焦点,从她们的担心反映海巡船员工作的艰险,由此折射出这份工作的伟大以及海巡船的价值。最是真情能动人,小作者选取了具体可感的“母亲”人物形象,由“情感”来入手,这是很高明的写法。
风口浪尖勇敢去闯
——参观“海巡01”轮有感
晨报小记者高瑞
(竹园小学五年级)
墨绿色的海水,被三角弧形的船头撞开,海水借着船势,纷纷避向两旁,激起一层层厚厚的白浪,甲板也被飞溅起来的海浪泼湿,与大海融合……这是“海巡01”轮明信片给我的印象,也是我对“海巡01”轮在大海上航行的想象。
在“海巡01”轮上,我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儿童节。
见习大副詹春珮老师先带领我们参观了“海巡01”轮的内部结构,之后来到会议室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海巡01”轮的历史和概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詹老师与“海巡01”轮的故事。她已经在“海巡01”轮上工作5年有余,随船参与海上救助行动20多起,每年的航行里程几乎等于绕地球一圈。其中有连续十几天的“桑吉号”搜救行动,也有在海上航行两百多天的搜寻“马航MH”黑匣子任务。詹老师的解说、视频和图文资料,让我看到了船员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对他们乐于奉献的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不愧为东海卫士和执法先锋。当问及詹老师是如何实现航海之梦时,她告诉我,成长的路上,勇敢去闯,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听着詹老师的回答,仔细看着手中的明信片,凝视一望无际的大海,想起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记者点评:本文的亮点在于,以由明信片想象开去的画面开头,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很好地烘托了气氛,奠定了感情基调;以明信片起、以明信片收,首尾呼应、圆合。不足之处是,第三段详写海巡轮,有蜻蜓点水的感觉,“骨架”有了,“血肉”不足,缺乏故事与细节。到底是怎样的“风口浪尖”,又是如何“勇敢去闯”?舍得泼洒笔墨去“讲故事”,文章才会精彩。
风雨同舟逐梦深蓝
——参观“海巡01号”轮有感
晨报小记者高婕
(竹园小学五年级)
马航MH失联、“桑吉”号油轮爆炸,每一起事件都扣人心弦,作为新闻的听众之一,我和大部分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