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配和蚂蚁同归于尽》,青山雪儿解读王秀云小说《玻璃时代》
河北教育出版社
从小说人物身上挖掘真实的人性——解读王秀云小说《玻璃时代》◇青山雪儿
在阅读《玻璃时代》的时候,我所感觉到的,与小说中的林小麦用手指触摸玻璃时感觉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无论王秀云老师决定做某件事或者任何事时,她就像她的文风一样,自然流畅,敏思锐利,聚焦放大最有意义的细节与图像。她对“精确”一词,有着具体、清晰而又深刻地认识与理解,也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东西强烈地吸引了我。敏锐的观察力,透彻的心理分析,和对现实的准确描写,足以证明她的才能。
在《玻璃时代》见到林小麦,我就笑了。她太像女性楚门了,尤其是她微笑时,她并不是真的快乐。她过着自己并不想要的生活。她想逃离,想离开周围的墙。她发现墙上的影子也是假的,那不是她的呼吸。她无法用梧桐花把自己和“碎纸机”捆绑在一起。在赵市长千呼万唤的回声中,她听见碎纸机启动的回响。她看见死亡。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又怎么能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如果上一秒是死亡,下一秒也是死亡,那么,她的生命将是被人掌控的一根秒针而己,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摘除,被折断,像垃圾一样被扔掉。她必须要逃离!她逃到了邢主任的怀里,号啕大哭。作者就这样在平铺直叙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人生体验,对林小麦的心理做了深刻剖析,有声有色地勾勒着一幅玻璃画像。
在这个令人困惑的时代,林小麦的脚下并不牢固,她的内心充满冲突。她深爱邢主任。我想,如果她的“白领”一直白下去,邢主任就该把她娶回家,让情深者再次深深相爱,会爱得更牢固,更持久。她等了他那么久。一切不就是他吗?他就是她的镜子,她的影子,她的泪水和欢笑。然而,站在官场的黑洞面前,邢主任虽说也时常暗中保护她,呵护她,理解她,但并不妨碍他明察秋毫。出于超乎寻常的理智头脑,他让林小麦上了MBA进修班。林小麦有一段不幸的婚姻,缘于她喜欢“白领”,她曾嫁给了“白领”似的男人。“白领”一直都很白,直到他与他的情人闷死在汽车里时,“白领”也是白的。与其说这是一层白雾,不如说是白雾般的婚姻在她心灵蒙上的一层伤感的阴影。而林小麦的灵*就像是透明的,仿佛她眼前的一辆汽车载着“白领”丈夫的尸体在前行。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在小说中,灵*人物就是真正的主人公。
醉酒后的林小麦对邢主任说:“我不是……女同志,我不是,你的衣领……真白。”
“白领”真的很白,比邢主任还白,比白莲花还白,比白骨白,比每一个字都白。可是,林小麦多么希望,她能从他白色的呼吸里,抽出一条真实的彩炼。跃入大海,她就是他的一条蛟龙,只为他劈波斩浪;挺入泥土,她就他的一粒种子,只为他开出巨人花。可是,酒杯从她手里滑落下去的那一瞬间,玻璃的破碎声成为《玻璃时代》的尾声,整篇小说似乎只保留了这种声音。单纯,脆弱,洁净,痛彻心扉,世界被玻璃覆盖。邢主任还是邢主任,只是无力拂动风的衣袖,只是远远地退出场……
小说《玻璃时代》中出色的人物设置与刻画,艺术地呈现出写人的独特魅力。作为小说的特征,王秀云老师除了记录事实的那种非凡力量,还在不断地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极为清晰、准确而生动。由此,向我们提出的疑问,也并非关于小说某个人物的心灵史,而是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和生存状况。
作者简介
青山雪儿本名王红芳,当代诗人、作家。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艺委会副主任、《河北小小说》特邀评论家、《衡水日报》《衡水晚报》专栏作家、《冀州诗词》总编。曾获河北省十佳县域诗人、马莲花贡献奖、年度《作家周刊》荣誉作者、鹿禾评刊年度优秀评论员。著有诗集《雪做的灯》《火柴明月和雪》。先后在《江淮晨报》《青年文艺》《中国诗人报》《诗歌月刊》《诗选刊》《诗刊》《中国诗歌》《广州文艺》《西海文艺》《汉诗界》《诗品》《大文豪》《世界华人作家》《当代小说》《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河北作家》《世界汉语诗歌》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诗作被选入《河北青年诗典》《中国新诗百年百首》《女子诗报年鉴·年卷》《第二届华语女子诗歌大展作品选集》《中国青年作家年鉴》《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新诗百年精选》《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中国诗文优秀作品年选》等许多选本。主要文学作品有小小说《凌晨四点五十分》《奇异的旅行》《碎花》《渡劫》《天性在说话》等,短篇小说《粉刷坟墓的人》《一首诗的孽债》《半个闺蜜》《杜莎的眼泪》《拆》《我的同桌马云飞》等,中篇小说《对不起,我爱了你》,另有随笔及评论作品余篇,部分专栏作品被选入《行走的思想者》(花山文艺出版社)。王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