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萧芸:尘埃里盛开的一朵红莲
作者何红玲
引语:
提起“湘女”,我首先想到的是湘水流域那些像水一样晶莹的女子,想起那个叫湖南的地方。
提起“湘女”,我自然要想到屈原《九歌》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湘夫人,两千多年前,她们便是"“湘女多情”的典范。
提起“湘女”,我还会联想到“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豪迈与悲壮,触摸那段不会被共和国遗忘的历史。
提起“湘女”,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她,那个如红荷般高洁的莲湘女子,读她的故事,婉如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香……
她叫萧芸,她的人生是一部传奇!
污泥中绽放的传奇人生
高中语文教材《卖蕨菜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大山里的田埂边,*昏是没有太阳抚慰的,因而有些阴晦。一个三岁的小女孩趴在一篮青草上,等待大人连篮带草接回去。草篮的长度差不多是她身高的长度,嫩嫩的青草码齐到提手。她拖不动一篮青草,却可以用小手挣回自己的衣褂钱。那篮青草是卖给合作社的养猪场的,一篮草才卖四分钱。”这个三岁的小女孩便是萧芸。
年的那个初秋,正是湘中莲塘收摘莲蓬的时节,采莲人的山歌声中,一个女孩降生在湖南省湘潭县列家桥乡萧家大屋。其时,土地革命农民翻身,读书的孩子大大增多,身为乡村小学校长的父亲萧仑先生感叹“芸窗共睹”的新气象,于是为自己的第七个孩子取名为芸。萧芸的公公(爷爷)是当地的土地大户,全部的田地和房屋都被没收,主仆百十口人的大家庭作鸟兽散,原先的正屋分给了长工们,而户主家几十口人则住进了长工们的偏屋里。
萧芸是在母亲摔了一跤后早产的,因为没有足月,连皮肤都没有发育好,还是个玻璃人,皮下的肌肉血管依稀可见,就像一匹剥了皮的狸猫,抱都没法抱。又因她出生的第二天,被抓去坐牢的公公横死县城狱中。家破人亡的悲惨倏忽而降,刚出生的萧芸就被娭毑(奶奶)视为这个大家族的“灾星”。
早产的婴儿自然爱哭,一夜嚎到天亮,弄得一大家子人都不安稳。大小姐出身的母亲是长沙周南女中才女,仿佛林黛玉转世,饱读诗书却性格孤僻,会生不会养,七个孩子都没有奶水。家中银钱尽数缴出去了,再也没有钱请奶妈,新生的婴儿只能喝淘米水煮的米汤。一连数日的煎熬,焦头烂额的母亲干脆就不管了,把婴儿放到一间空屋的空床上,让她自生自灭。陪伴小芸的,只有长其三岁的姐姐小芙,她会时不时地给妹妹喂几口开水几口米汤,却无法给妹妹清理大小便,苍蝇便蜂拥而至,不几天,一身粪便的小芸全身化脓,臭烘烘的,母亲就不让小芙来照顾妹妹了。之后,这个婴儿奄奄一息几乎就不哭了。
第十二天的*昏,气若游丝的小芸,被娭毑作为“灾星”发送。她找来一个过去的住家长工,给他一个破竹篮子,让他把“这坨烂肉”丢到山里去喂野物(野兽)。也许是被竹篾片梗了,竹篮里的小芸竟然睁开了眼睛。依然那么亮晶晶的眼睛让长工心慈手软了,他不禁犹豫着,踌躇着,等到他狠下心来把“这坨烂肉”送上山去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这坨烂肉”因了晨露的濡湿和晨风的吹拂,奄奄一息的生命力被激活,忽然尖声啼号起来。哭声惊动了一个早起的农妇,她正是小芸公公家的住家长工刘二嫂,过去是专门给萧家主人和雇工做饭的。不知道为何那天刘二嫂一早就过山,经过那座岭下,正好听到了毛毛(湘方言婴儿)的哭声,她循声寻去,在一棵老松树下,看到了一只狐狸,狐狸正用前爪在篮子里拨弄。刘二嫂惊走了狐狸,提起了竹篮,只见里面是一个烂肉兮兮的婴儿,身上还爬满了黑蚂蚁。她二话没说,就把“这坨烂肉”连同蚂蚁拎回了家里。拈走了蚂蚁,烧草药水洗干净了毛毛,毛毛第一次开口“啊、啊”起来,想来这是她出生后第一次这么舒服地沐浴吧。刘二嫂才发现那只破篮子非常眼熟啊!那上面仿佛还看得见自己的手印。
在慈悲的刘二嫂的照料下,两个月之后,小芸的皮肤就长好了,也会笑了。因为刘二嫂认得这个篮子是萧家的,所以,她再次将毛毛装进篮子里,拎到了萧家。娭毑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她知道刘二嫂的男人几年前肺结核去世了,这个毛毛不是被她遗弃的那坨“烂肉”又会是谁呢?但是,老萧家并不想认这个“灾星”。两个月之后,也许是良心发现,娭姬告诉了孩子的父亲,说刘二嫂捡到了一个毛毛,还把她带活了。父亲慈悲,找到刘家相认,并委托刘二嫂代为抚养。
刘二嫂姓谷名春珍,是个极其善良的乡下女人。小芸会喊人了,自动自觉地喊她姆妈(妈妈)。姆妈虽然身为穷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雇农,但是,心底却是非常的善良贤德,自己穷还总是要周济别人,给了萧芸丰厚的贤德滋养。
小芸7岁那年,担任农校校长的父亲被划为右派,被送劳教断了音信也断了经济来源,母亲实在不好意思把女儿寄养在外,就把小芸接到了自己所在的乡村小学读书,从此,一个学期换一所学校的母女俩开始了“伞把上的屋”的流徙生涯。伞把就是撑哪是哪的意思。吊在妈妈的伞把上,小芸读完了小学,还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师从一位从湖南省湘剧团转行当小学老师的胡荫宇老师学习戏剧,身眼手法步唱做打功夫都习得基础,节假日和寒假期间,还和老师一起去村子里演出《小放牛》《卖杂货》……小学毕业,萧芸以双百分的成绩考上了湘潭县第四中学,入读初27班。在这里,萧芸先后遇到了两位语文老师:周映光和曾九思。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似乎更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萧芸的作文从小就写得好,到了初中,就将作文当作小说写了,而且初一年级写的作文,常被拿到本校高三当范文读。一前一后两位语文老师,都认定萧芸是未来的丁玲和未来的谢冰心。那些年被白纸封条封存起来的封资修的小说,都被两位老师偷偷“借”出来给她通读。短短的初中三年,萧芸在涓江里学会了游泳,可以随意横渡涓江,也成为了“学生剧团”的演员,专门演小妹妹。
但是,一条铁链却悄悄地锁住了她多才多艺的前程。因为文艺特长,被选拔到县里的文艺宣传队训练,却因为家庭历史背景太过“黑暗”而失去了留在宣传队的机会。
中考那年,萧芸的成绩名列前茅,录取时却名落孙山,复杂的*审档案(父亲是右派分子,姨父是张国焘的堂弟、姑父的孪生兄弟是陈布雷的秘书、小舅舅先是国民*74师张灵甫的部属后为杜聿明炮兵部队少将)把她打入了高中录取的另册,工宣队长指着她的鼻子说:“你五*俱全,连勾*的判官都不会要你。”城里的家在文革中被一锅端,父亲被关押,刚刚病退的母亲伤心地随大姐去住了,一家老小各奔东西,连最亲近的姆妈也在萧芸10岁那年过早离世,萧芸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孩子。她实在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实在不知道,接下来她该往何处去?户口揣在口袋里,无校可住,无家可归,人生似乎走到了尽头。
昏天黑地的悲伤过后,绝望的她择定了一处绝壁下有深潭的荒崖,她要给14岁的生命一个永恒的归宿。就在她准备纵身一跃的刹那,一个声音喝住了她。这个苦难的渡口,是期待她成为作家的周映光老师引她掉头东去,走进了上山下乡的人生大学。“苦痛可以净化心灵,困厄可以启发智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子放逐乃赋《离骚》。大苦大难,铸成大器。”这是烙在萧芸心底的老师最后一课的教诲定格。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个给过萧芸温暖和知识,给过萧芸第二次生命的老师最终没能引渡自己,荒崖绝壁成了他灵*的归处。老师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的惟一证据就是开启了学校藏书室的锈锁,撕去禁书柜发*的封条,“借”来尘封多年的“丁玲”、“刘绍棠”、《静静的顿河》……为萧芸开阅读小灶。
老师含恨离世,留给萧芸的是一个未竟的文学梦。
年9月,在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升读高中时,萧芸接到了湘潭县安置办的通知,她成为了湘潭县姜畲茶场的茶工。
(知青时的萧芸)
那一天,湘潭县姜畲镇周边的漫天*尘里亮起了一杆红旗,“绿化毛主席故乡”的旗帜下,集结了一群少年。扬声器高昂地扩大着拓荒者的决心。土台下,齐刷刷地举起了宣誓的手臂:荒山不绿,誓不探家!荒山不绿,死不瞑目!庄严和神圣,忘记了自己仅仅是未及成年的少年。萧芸踮起脚尖站在队伍最前面,她才十四岁,还是过儿童节的年龄。一辆拖拉机从公社拉来83把锄头,人们排着队去拿,慢慢变成蜂拥而上。萧芸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萝卜头”,手脚瘦得像麻秆。等到她挤进去,地上只剩下最后一把锄头,这是一把被别人嫌弃不要“装反了”的锄头。木工班的炳哥看着瘦小无助的她,动了恻隐之心,帮她把锄板敲下来,像耍棍一样将锄把斢了个头重新固定好递给她:“这可能是最好的一把锄头了。”萧芸接过锄头的一刹那,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疑问:*策是不是也装反了呢?调一个头,我不就可以重新回学校读书么。就是这把曾经装反了被别人遗弃的锄头陪萧芸开山49座,修河堤渠坝14个冬天,走过6个生产队,风风雨雨陪伴了她半个世纪,成了她的“传家宝”。
知青岁月中,插队落户的那一段时光是最难忘却的。她依然是知青茶场里的文艺宣传队队员,自编自演自导,人生依旧活色生香,让她逐渐忘却了失学之痛。但就在萧芸将茶场看作自己的家,开始热爱开山种茶的劳动之时,命运再次粉碎了她的安宁,知青茶场被责令解散,83名知青分散到全县插队落户。
山高路远的老虎岩展开它深邃的胸怀接纳了萧芸。萧芸以诚惶诚恐的自卑表达着改造的诚意,叔伯婶母们不审查她的档案却上上下下打量她的身胚,腰太细脸太*头发太枯,他们认为最好的改造方式是跟着他们用大碗喝热腾腾的酽茶。喝得发黑脸红,腰壮腿紧,能在岩坡的盘山道上打飞脚,才能算老虎岩的人。这样一来,出工的时间,萧芸是打杂的配角;休息的时候,却成了家家邀请的主角。老虎岩的安*茶,喝出了萧芸的青春活力。
第二年,一场秋雨冲垮了生产队的谷仓,全队人马都去抢修那个命根子。节骨眼儿上,稻田告急,三化螟与人争食。为虫口夺粮,萧芸自告奋勇去打歼灭战。没承想小腿上的一块溃疡,在高温的田水浸蚀下,吸收了“”的药液。第四天傍晚收工时,有机磷*性发作,萧芸一个跟头栽倒在山道上,瞳孔缩小,生命几乎到了尽头……是老虎岩的乡亲和房东崔妈的“安*茶”硬是把她从*门关给抢了回来。五年后,萧芸终于有了重回城市的机会。叔伯婶母按照送亲人出远门的规矩,给她送来一包包用龙柏香烘的茶叶。出山口的时候,萧芸回过身去,仿佛那列救生的队伍还在蜿蜒前行,她情不自禁地伏下身去,对着再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有灵性的茶树,行了古朴的叩拜之礼。这是萧芸知青生涯中最为动人的一帧风景。
萧芸虽然一直是在超负荷的挣扎中求取进步,人生历练却品尝到了醇厚通达的况味。她先后从事过农民、演员、教师、汽水制造工人、炊事员、工区队长、仓管、幼儿园园长、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记者、电大面授辅导老师、编辑等24个岗位的工作。对萧芸而言,每一个角色的更换,都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哪怕是去当一个小小的讲解员,她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尽量做到完美。在淤泥中摸爬滚打的她,愈挫愈勇,愈苦愈洁。原本“一坨烂肉”的苦命女孩,却因了很多善良宽厚的人们的保护和指引,逐渐蜕变成一朵出水的芙蓉,婷婷绽放
(萧芸)
《知青福音书》背后的故事
熟知萧芸的人都知道,她骨子里面传承的便是那种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知青福音书”的面世让人们对这个默默无闻的莲乡女子刮目相看,以至于知青们毫不吝啬地把“女侠”的称呼封赏给她。
作为一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萧芸和她的战友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接受教育和锻炼,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国家正处在艰难的转型期,数千万知识青年陆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有的还拖儿带女一起回城。这支庞大队伍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当时国家最棘手的一个难题,而且,矛盾和困难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化。萧芸就深刻体会到,由于工龄短,给自己带来的一系列的困难。如,由于企业工龄短如学徒工,他们每个月领到的薪水总是最低;由于工龄短,工资晋级、分房子的好运总是轮不到他们;由于工龄短,一家三口就只能一直蜗居在十平米的房子生活……一切都似乎与工龄有关,30岁的萧芸工龄却只有两年,14年半的知青生涯在她的工作档案上是一片空白。所以,她坚信只有把知青的农龄置换成工龄,一切问题才可以迎韧而解。
年的国庆假期,正在幼儿园值班的萧芸迎来了30多个不速之客,他们都是和萧芸有着同样命运的老知青,他们中有的还是来自长沙和湘潭的厂矿企业。那时的萧芸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女,又因她乐于帮人写计划、总结及各式各样的报告,而且写出的报告大多成功地获得效果,被同事们戏谑为“小(萧)报告”。这30多个老知青来找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鼓动她代表大家写一个报告,报告的内容都想好了,就是希望把知青群体作为特殊群体照顾,在晋级和分房待遇上加分优待。萧芸则认为,这样治标不治本,具体操作起来不好实施。她对大家说:“我们没有工龄有农龄呀,要是把农龄变成工龄就彻底解决问题了。”萧芸的话一出口,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她,然后就是纷纷摇头。大家都觉得这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这可是需要中央下文件的大事啊,太不实际了。意见虽然不统一,但大家还是相约,等萧芸把报告写好后都来签字,然后再送上去,至于送到哪里去,大家都很迷茫,萧芸也没想那么多,但她写报告的心却是坚定的。
10月7日晚,安顿好孩子睡觉后,萧芸便在厨房用肥皂箱垒起来的小饭桌上实施她的计划。在这份报告中萧芸如是描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十多年,最长农龄达十五年。在*的*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热泪回到‘娘家’。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为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作为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的历史却是铭心刻骨的,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常回味那不寻常的‘磋砣岁月’。”接下来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下乡知青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不会理解,也不能忍受。”最后,她请求:“我们真诚的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由于这个想法在她脑海中酝酿已久,所以,她一气呵成就把报告给写好了。誊正之后,她把底稿收好,准备了四张空白纸请大家签字。
第二天,萧芸便满怀信心去找同事中和她议论过报告事情的老知青们签字。但萧芸万万没有想到,一圈十多个人问下来,她们都好象预先约定好了似的统一了口径:“他们先签吧,我最后签。”而那些国庆节长沙、湘潭来的知青,更像聊斋访客似的,消失得声息全无。即使这样,萧芸依然是不死心,总想找个突破口,她真的不想让这个分量如此重大的报告成为*治上不成熟的“马大哈”式的笑柄。于是,她特地请了半天轮休假,趁中午孩子们午睡的时候,拿着报告和签字纸去了老知青集中的幸福幼儿园,去找她认为最可能签字的一位大姐级知青,因为当时她是签字表态最坚决的一个,可是,她居然也和其他人一样斟酌推诿。萧芸傻眼了:“难道是我的报告写得过火了?让大家感觉到存在反社会主义的隐患。”在当时,“文字狱”的文革遗风依然肆虐,与现实唱反调扰乱民心就是对*的领导的不满,就是反*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罪,那是要坐牢的,尤其萧芸所在的单位是个严格的航空机械制造军管企业,电影《秘密图纸》讲述的就是他们单位的失密事故,断然风吹不得草动不得的。
就在萧芸进退两难的时候,幸福幼儿园的何秋爱老师热情地请她到他们班去坐坐,她是永州的下乡知青,虽然她并没有和萧芸说过报告的事情,但萧芸还是习惯性地把报告递给她看。这个时候的萧芸已经不再指望有人签字了,她只是希望能有人指点迷津,有人认可这报告还没有错误严重到反动的地步。让萧芸没想到的是,何秋爱看过报告之后居然说:“能留一份让我研究一下吗?”萧芸真是欣喜若狂,虽不指望她签字,但至少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人理解她了。
三天后的星期天,是她们约好在幼儿园门口见面的时间。一见面,何秋爱就说:“我签字吧。”萧芸被何秋爱的仗义所感动,但她考虑到何秋爱的爱人是残疾人,还有两个孩子,万一出了问题不想连累她,而自己只有一个孩子,不怕坐牢。所以,萧芸坚决地说:“我写的我负责,你万万不能签字。我要是坐牢了,请你照顾我的女儿,我放心。”何秋爱对萧芸说:“先不说那么严重吧,我帮你把报告递出去,我堂姐和姐夫都是在新闻出版单位,他们都是*组成员,可能有办法传递上去。”那一刻,萧芸从背脊到脚跟都热麻酥软了,好像从南极冰川降落到了赤道线上。萧芸拿起笔来,在信的末尾庄重地署上:湖南省部份老知青。株州市湘江机器厂南华幼儿园萧芸执笔。
何秋爱很仔细,自己抄正一份留底,然后找幼儿园会计借了十块钱,星期天买了车票和礼物,去了一趟长沙,把报告交给了她的堂姐和姐夫。与此同时,萧芸还特地把信抄写了两份,一份挂号给了中国青年报的总编,一份挂号给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写给中国青年报的意思是,下乡是中青报为宣传阵地,最后的问题也需要他们传递呼声。国家计委是因为以她春种秋收的经济学常识运筹帷幄,也知道工资不是印钞机印刷出来的,至少要有附增的国家计划。
报告送出去后,萧芸可以说是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她为自己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想到了万一去坐牢,孩子怎么办?她把自己好点的两件毛衣都拆了,给孩子打了两件可以穿到上中学的毛衣,还回家给年迈的父母打了两千斤的煤饼。惶惑忐忑中熬到年,有一天,路遇何秋爱,她告诉萧芸,不要担心了,那封信随湖南省的其他信送到中央去了,批不批不要紧,关键是不会坐牢了,湖南省委通过认可了。原来,这份报告,通过何秋爱的堂姐递交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委会,在*委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两位女委员还抹了眼泪。这份报告加盖了出版社*委会的大红印章之后,就成为了一个民情附件,被递送到了湖南省信访办。后来是当时的湖南省省委常委刘正副书记把这份报告带到了北京,送呈中共中央办公厅。
其时,知青待遇问题一直是块鸡筋,每年国家耗费8个亿,换来的却是知青、家长、地方和国家的四个不满意。萧芸的报告层层上报,最后摆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案头,引起了总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