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地铁晨报用5年的坚持期专栏以及24
TUhjnbcbe - 2021/5/15 19:20: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每年这一天,书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除今天以外,我们好像忘记了书的存在。

年末,B站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叫做《但是,还有书籍》,整部5集的纪录片不过一部电影的时长,在B站上有.6万的播放量,评分9.8分。这部现象级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念念不忘,因此,也就有了今天头版的题目。“但是,还有书籍”出自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一首短诗的题目,诗是这样说的:

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读书好吗?当然好!

从“书中自有*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语,

到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设置,

阅读有多美好人人都知道,

但为什么我们平日却常常

面对多读书的要求和呼吁?

或许是因为时代在变快,

阅读需要的却是慢,

对很多人来说,

留给阅读的时间已经很稀缺了。

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借用这部纪录片中蜗牛邀请农妇奶奶看书时的话:“书就希望它被读,时光就希望它被用心地度过,生活就希望它有意义地继续。”读书依然有意义,如果你愿意赋予它意义。晨报一直在坚守读书的阵地,5年来共推荐了余本书与读者分享,希望书籍和阅读既不要被这个喧嚣纷繁的世界渐渐遗忘,也不要被这个焦虑浮躁的时代过度神话。

但是,我们还有书籍

年3月3日

第12期地铁晨报

在作春天专题的时候

第一次向读者们

推荐了几本有关春天的书

关于读书的内容,

从最初的“文艺范”中的一小块专栏,

到不定期的专版“领读者”,

再到每周固定版面“读书”

5年来,地铁晨报为读者推荐了将近本书,在浩瀚的书海中,地铁晨报推荐的这些书犹如砂砾般渺小,但对于读书这件事,我们却是认真的。很多时候,工作中的困惑,道路上的迷茫,我们期望你可以从我们推荐的书中寻到答案或得到慰藉。今天带你盘点那些年我们曾推荐过的书单,或许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只字片语能让你感受文字纯粹的力量。

人文历史篇

当我们不知该如何前进

那就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我们的历史写在这条河流上”

——徐则臣

1

在晨报推荐的本书里,人文历史类占比很重,原因除了晨报主编偏爱人文类书籍之外,要解释为什么推荐讲述历史的书籍这个问题,可以用我们曾推荐过的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开篇引用的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一句诗来回答:“过去的时光仍持续在今日的时光内滴答作响。”

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

回望历史长河里的那些发生过的故事和情绪,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也曾照映在现在的自己身上。如同我们推荐的《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中说的那样:“历史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经历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思想以寻求引导。”又或许,如同《人类群星闪耀时》中那些伟大的时刻并不会真的发生在你我身上,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历史,也不仅仅是想要一个答案,回到过去寻找答案,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即便没有答案,在历史长河里游一遭,看过去的人在他们的人世间策马奔腾,体会时间的魔术,不也挺好吗?

《人类群星闪耀时》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

城市掠影篇

这世界如此之大

哪里都想去看看

“城市是人类的老师”

——巴门尼德

2

《落脚城市》

《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回忆录》

对这世界,我们都抱有强烈的好奇,无论是自出生以来脚下所在的城市,亦或是远在大洋另一端未曾见过的国度,这些对世界初始的好奇都在驱使我们前进的脚步。对城市,晨报也很偏爱,曾在世界城市日推荐过讲述城市的《落脚城市》,也推出过讲述青岛里院的《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回忆录》,追随这些书的作者,完成一次穿越古今、环绕世界的城市之旅,探索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它们如何生长、兴盛、衰亡并自我修复乃至涅槃。

《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

世界的变化如此之快,你对照的是自己,写城市的作者们观照的对象却是一座座城市。如同美国城市规划师兼作家凯文·林奇在《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中谈及的那样,“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我们都会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时间悬停感,一种吸引了我们所有注意力的‘伟大的现时’。它似乎一动不动地悬浮在我们面前。这是一种强烈的、神秘的个人体验”。

人生感悟篇

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

但永远别失去想飞的心

“生活中总有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马克·李维

3《少有人走的路》《悉达多》

人生和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一路走来经受过的苦难和艰辛要如何排解?在这场负重的前行中,我们该如何做选择……这些问题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询问过他人或自己。对于问题的答案,我们推荐过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的心理自助读物,也推荐过像《悉达多》这样的心灵求道,还推荐过像《刀锋》这样的精神困局解药,不断认识自己,珍重生命旅程,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功课。或许有人也会说,人生确实很难也很迷茫,有时候更多是需要放下,而不是拿起,如同《瓦尔登湖》中梭罗独居山野中那样,摈弃一切不需要的东西,也许才能更好地看到自己。

《刀锋》《瓦尔登湖》

人生不止沉重,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铁晨报用5年的坚持期专栏以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