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会暨集中采访活动第二站走进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到会,介绍高新区矢志创新、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登银出席发布会。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发布会主要内容
↓↓↓
新闻发布会现场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发布人: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许梦宇摄)
发布人: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许梦宇摄)
发布人: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许梦宇摄)
发布人: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登银(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今年以来,面对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合肥高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社会秩序加快全面恢复,创新发展更是连续获得好成绩。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通报,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第6位,实现争先进位,连续六年稳居全国前十;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合肥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合肥高新区已成为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数字经济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宜居宜业生态高地。1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发展指标再创新高(一)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
一是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二是各类创新人才加速集聚;三是现代科技创新体系趋于完善。(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稳步提升一是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施有力;二是第二、第三产业加速融合;
三是园区经济总量再上台阶。(三)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国际创新资源要素加速流入;二是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三是长三角一体化融入程度不断加深;(四)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中有进一是基础创新能力表现耀眼;二是生态环境愈发优越;三是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
2奋勇实施发展新举措,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园区(一)发展新产业,构建创新发展“增长极”
落实省、市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一是推动优势产业裂变升级;二是开展新经济精准招商;三是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二)搭建新平台,强化创新发展“牵引力”用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机遇,围绕“2+8+N+3”重大平台载体布局,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引进建设,全国率先构建“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高端企业研发平台”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二是集聚以转化成果为导向的新型创新组织;三是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三)创造新供给,营造创新发展“生态圈”依据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安徽省构建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策四大创新体系要求,加快建设融合资金、人才、市场、技术、服务等多种关键要素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一是强化金融要素支撑;
二是率先推进企业服务集成供给;三是创新开展应用场景供给。
(四)探索新治理,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围绕科技新城建设定位,强化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二是推动园区管理智慧化生态化;三是全力塑造最优营商环境。
3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周围,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经济,加速推进新基建、布局新产业、培育新消费、创造新模式,全力在省市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开发区的“排头兵”,为全市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问答环节安徽经济报记者合肥高新区作为全省规模最大、资源最为集聚的双创区域,是如何将创新作为最大*策,不断推动双创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谢谢。吕长富
合肥高新区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年,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并作为典型被收录进《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百佳案例》。年,基地建设再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主要工作措施如下:一是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策保障方面,园区出台“1+N”的创新发展*策体系,从新兴产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人才资源集聚、科技金融赋能等10个维度全面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营商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和互联网+*务等重大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率先开通全省首个开发区级网上办事大厅,实现93项行*许可事项的一网通办。公共服务方面,高新区实施全区统一的孵化载体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30余项标准化双创服务可落地、全覆盖。四年来举办人以上重大品牌活动余场,吸引近家投资机构、1.2万名创业者参与,帮助项目直接或间接获得融资约43亿元。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前沿技术转化方面,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依靠EAST、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推动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原始创新,催生了一批国际前沿创新成果。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信息与量子科学创新研究院1#科研楼主体工程建设顺利,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正在全力推进量子国家实验室挂牌;中科大高新园区正在加速建设;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系统进入全面安装及调试阶段,具有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治疗系统及主要部件研发完毕;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于年12月14日正式揭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地面信息港初步上线试运行;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国家级科研平台已投入运行。协同创新方面,实施“名校名所名企”研发平台招引培育计划,建设17个国字号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0余个省级以上新型产业机构,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四年累计开展院企协同合作项目项。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建设计划,强化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诞生了中国第一颗5G毫米波滤波器、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世界首款AI+生物识别手环、全球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等与产业结合紧密的科技成果。三是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高端创业方面,大力培育以“科大系”“中科系”“电科系”为代表的双创领军团队,打造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干细胞研究院等一批校(院)地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师生、院所研究人员在相对熟悉的环境内创新创业,四年落户科研人员创业企业余个。就业带动方面,推动创新创业企业抱团携手走进高校,通过“江淮硅谷”和“名校引才”等人才工程,年均引进各类人才约3万人,80%以上高端人才集聚在战新产业。服务支撑方面,建设落成“合肥国际人才城”和“合肥国际人才网”,为来合肥的全球双创人才提供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优越生态环境。年,全年新增就业人员5.5万人,全区从业人员总数达34.7万人,成为合肥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的主要拉动力,并再次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殊荣。四是打造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孵化链条方面,高新区已构建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链条。截止年底,全区各类双创孵化载体近70个,孵化面积超万平米,服务创业企业超过3家。互联网+创业创新平台方面,打造“合创汇”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开通*策通、合创券、房源汇、金融超市、市场汇、双创载体服务等各类应用,在线便捷高效的满足双创企业用房、资金、市场、*策等各类要素需求。五是大力实施科技金融赋能。充分发挥*府引导作用,构建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初创企业扶持方面,设立安徽省首支双创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双创孵化引导基金,推出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创新贷、瞪羚贷等13大金融产品。成长期企业发展方面,以*府引导基金为重点积极构建股权融资产品链,财*出资设立或参与设立投资基金25支,总规模约亿元,累计投资项目家,投资额亿元,吸引集聚股权投资基金支,资金规模亿元。成熟期企业壮大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再融资、新三板挂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直接融资、并购重组、再融资等给予相关奖励。江淮晨报记者“新经济”是近年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