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集装箱还会紧多久?出口还会火多久?
观点
年中国出口强劲的另一面是国内集装箱的极度紧缺。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关键一环,疫情后由于供需缺口差距,大量货物单方面从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出口至欧美国家,而海外港口效率受制于疫情反复,这就形成了空箱积压、集装箱“有去无回”的局面。
集装箱的稀缺在运输和证券市场都体现为价格的狂涨。如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一路飙升,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截至/12/31达,同比超过80%;又如集装箱龙头中远海控(.SH)年股价涨幅%,远高于同期上证综指涨幅(14%)。
进出口贸易高度依赖集装箱运输。在中国货物出口运输环节中,海运占90%以上,而海运又以集装箱为主(中远海控上半年集装箱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97%)。正是由于进出口贸易高度依赖集装箱,才会在疫情后的特殊贸易背景下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
近期亚洲集装箱短缺情况有所缓解。随着国内集装箱企业大幅扩产及海外空箱回流,近期国内各港口集装箱紧缺情况出现缓解趋势。据ContainerxChange,截至年1月底上海港40尺普通箱可得性指数(CAx)已回升至0.25,12月初这一指标仅有0.02。同时,上海港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已结束前期飙升态势,可见集装箱短缺的转折点正在到来,且这一好转趋势应是具备持续性的。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对判断出口有参考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港口协会以旬为频度公布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数据,故常被用作判断出口的前瞻参考指标。实际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出口金额同比走势并非高度一致,尤其年11月、12月存在较大背离。
对此,我们认为有以下可能的原因:(1)两者统计范围及计量单位都不同: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是通过水运的进出口货物数量,而海关总署统计所有离岸货物出口金额;(2)电脑、精密部件、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大多通过航空运输,而这些正是年出口增幅最高的产品;(3)港口协会旬度公布的数据为沿海港口和八大枢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两者全年分别占全国规模的89%、50%,本身代表性有限;(4)若港口和外贸数据偏离范围大幅超出前述原因,不排除有部分境外资金通过“货物空转”方式流入大陆的可能性。
集装箱紧缺情况的缓解将使中国出口短期受益。前期因集装箱紧缺而堆积无法运输离岸的产品,将在这一情况好转后更顺利出境,短期有益于出口。且今年的就地过年提倡也将给制造业带来生产力增量,短期对出口也是一个利好因素。长期来看,中国出口的节奏则取决于全球疫苗接种进度、海外经济恢复情况。比较确定的一点是,若海外较中国率先实现全民免疫,届时中国出口份额可能回落,尤其体现在防疫物资及居家办公相关产品上。
风险提示:CAx数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监测,参考性有赖于其准确程度;短期国内疫情恶化。
(分析师陶川)
行业机械:
能源局召开页岩油勘探开发推进会
“十四五”页岩油开采将提速
事件:2月2日,根据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