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
?A股“憋屈”点解
?没那么美好的社融
?铁路客货运运力持续释放,运量快速增长
?快递业务增长动力仍在,终端收入水平有所下滑
首推报告1A股“憋屈”点解
A股的憋屈是有原因的。我们的盈利比美国好,估值却不升反降!由于中美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差异,导致估值变化南辕北辙;除此原因,美国上市公司回购已经成为美股慢牛的重要买入力量。以及还需要指出,A股指数编制、上市定价以及选择企业上市的阶段,对二级市场赚钱效应有重大影响。此前我们做过专题报告《一文看破估值那回事,当前位置究竟是“*金”是“坑”?》、《海外金融市场研究之印度篇——基于孟买30指数的视角》,分别对A股当前估值,和海外印度股市做了分析比较。作为全球最大的股市——美股,自然难逃市场法眼。无论是中印或者中美股市对比,A股似乎都很憋屈,最直观就是各自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比较,无论是今年以来涨跌,还是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涨跌。最简单的拆分,在于企业盈利(EPS)和市盈率(PE)的比较。结论就是:A股盈利翻倍增长有余,结果市盈率还下降了!而美股盈利尚不足翻倍,但是市盈率翻倍了还不止!1)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股市均底部回升,我们简单认作美国标普指数盈利倍增、市盈率倍增,从而得到其翻两番的结果(实际上标普指数成份股年合计盈利不到年的两倍)。2)作为对比,中国沪深指数成份股年合计盈利则明显超过年的两倍,也就是说A股的盈利增长比美股要好。当前沪深静态市盈率(TTM)10.9倍,年11月份当时的股市底部阶段市盈率为12.4倍。这种表现背后是什么?特别是关于市盈率的不同变化。归结为一句话,中美经济发展的不同,带来了结构性差异。A股盈利增长确实比美股要快。沪深成份股年企业盈利合计亿元,年合计亿元。再来看美股标普成份股,年和年盈利合计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1)以银行板块为例,年和年合计盈利分别为亿元和亿元,银行盈利占比从1/3强上升到超过1/2。同样的银行板块在年和年分别盈利亿美元和亿美元,银行盈利占比从8.73%小幅下降到8.29%。2)若以信息技术板块为例,美国标普指数信息技术类,其盈利从亿美元上升到亿美元,盈利占比从12.58%上升到18.77%。而我国沪深指数中以软件和硬件加总计算,其年盈利合计不足亿元(由于上市时间问题,年盈利数据残缺较多),也就是占比不到1.7%。3)再以医疗保健/医药生物为例,标普医疗保健类盈利从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涨幅落后于整体,但17年占比仍然有9%。而沪深制药生物类盈利随从54亿元飙升至亿元,但是占比仍然只有1.34%。不可否认,我国新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无论是软硬件或是医药生物等行业,但是类似行业在全部行业中的占比实在太小了。这种现象有多种解释,1)新经济太小是因为传统经济太大甚至挤压了新经济的盈利空间。2)新经济还不够大,也是经济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更是折射出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3)新经济仍可能遇到瓶颈。很简单,美国企业是在做全球生意,而中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做的还是本土生意。在A股估值不升反降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银行业为代表的行业在盈利结构中不断做大;但反过来银行业盈利占比较低的美股,其估值为何就能翻倍呢?不可忽视的市场参与者——上市公司回购。美股上市公司回购帮助提升美股估值。08年金融危机以来,根据美联储统计,美股上市公司用在自身股票回购已经超过3万多亿美元。而根据上半年上市公司回购预案和可预期的减税*策带来企业盈利增加,市场预期年美股回购额将再创新高。A股上市公司回购规模仍然太小。尽管近期管理层已经在着手修改上市公司回购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亿的回购规模发生,相比过去几年已经有大幅增长,但是相比美股,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最后我们来看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其实很重要的方面,从A股指数构成出发。1)指数计算方式的问题。以上证综指、沪深为例,均是以股本或者调整股本为权重进行的计算,那么以银行、能源等权重股为代表的行业,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上实际的赚钱效应。2)新股发行定价方面,由于新股构成较多且新股发行定价等导致A股指数较弱。沪深为例,有超过只为9年以来新上市,而新股上市普遍存在透支未来股价的现象,从而给指数下行带来压力。作为对比,标普指数中只有不到90只个股为9年以来新上市,而美股新上市并无A股特定的炒新现象。3)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应有所区别,股市除了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一些过去十年表现出高成长性的互联网巨头不在A股上市,比如美股的百度、网易,以及最近几年上市的阿里巴巴,还有港股的腾讯。再往前走十年,我们会发现中石油、中石化等现在定性为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同样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并把它们的*金十年分享给了海外投资者。反过来在周期的尾巴登陆A股,投资者并不幸福,最典型如中国石油,年11月5日上市,也就是06-07大牛市的转折点,16.7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最高达48元,年11月市场最低潮时股价跌到只有8元上下。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企业盈利下滑超预期。
(分析师:朱俊春)
2铁路客货运运力持续释放,运量快速增长
客运运力快速投放,客运量呈现双位数增长。年8月,全路日均开行客车列,同比增长8.9%,运力投放快速增长,保证旅客发送量的大幅增长,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37亿人次,同比增长11.3%。8月动车组发送旅客1.98亿人次,同比增长17.6%。1-8月,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累计完成22.46亿人次,同比增长8.5%。在一年一度为期两个月的暑运中,铁路日均开行动车组列车列,同比增长13.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6.55亿人次,同比增长10.5%。伴随高铁网络的完善,铁路动车组开行数量逐步增长,运力投放持续增加,务工、探亲、旅游、商务流等多重客流叠加,铁路客运量持续高位运行。货运保持稳定增长,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年8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69亿吨,同比增长7.6%。1-8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20.84亿吨,同比增长7.7%。铁路进一步扩大大秦、唐呼、瓦日等重点通道运量,加大陕煤、疆煤外运组织力度,大宗货运是铁路运输最大亮点,年1-8月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的66.8%。货运量的强势增长使得铁路货车和机车需求量加大,铁总今年发布5次机车车辆招标,总价近亿元。在“公转铁”*策的推动之下,全国铁路货运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铁路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大秦线作业饱满,预计全年运量有望创新高。年8月,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万吨,同比减少2.47%。日均运量.90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84.2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58.7列。年1-8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万吨,同比增长5.92%。由于大秦线下庄至茶坞间摩天岭米隧道病害整治工程,导致每日影响运量10余万。不过,对于大秦线而言,日均万吨的运量依旧是饱满作业。按照大秦线每年的秋季集中检修计划,预计9月底、10月初还要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检修,预计9月份,大秦线仍然作业繁忙,预计货运量有望超过4.5亿吨,再创新高。铁路发展空间巨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