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江淮文学秘境喀纳斯作者韦诚
TUhjnbcbe - 2021/3/9 8:54:00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学总?第期-第期

本期作者简介:

韦诚,方法学学者,蚌埠市作协会员。代表著作《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系统引论》、《走近动物系列》(中英文版,文学科普类)等,安徽省人民*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获得者,现任蚌埠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文学月报》(香港)、《社会科学报》、《工商导报》、《法治周末》、《淮风》、《安徽日报》、《南京晨报》和《淮河晨刊》等发表诗歌、游记散文和文学评论若干。业绩被收入张岱年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和《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等。

秘境喀纳斯

作者:韦诚

本期图片由作者提供

喀纳斯,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没去喀纳斯之前,喀纳斯只是个特别的符号,它同神农架、红池坝和“百慕大三角”一样,是当下人类智慧还不能解密的地方;众说纷纭关于“湖怪”的传说,更是增添了喀纳斯湖的神秘色彩。

*的博大与荒凉之美是文字不能表达的;它本身就是诗和远方。我是从乌鲁木齐去喀纳斯湖的,旅游大巴从准噶尔盆地的腹地,越过生产建设兵团的万亩棉田,经过五六个小时路程才来到绮丽多彩的五彩滩。那天,站在我国独有的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畔,远望着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的加勒格孜嘎峰的碧蓝河水,不禁思绪万千……我在想,难怪在文学家和诗人的心中,最伟大的爱情产生于纯洁无邪和俩小无猜;殊途同归,在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它把一切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都归结为由“无”通过“变易”而生;康德归纳为“二律悖反”;老子用东方的语言,把它表述为“两极相通”。当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荒原时,骆驼草遍布的远方,一切都是那样的荒凉、孤独和寂静,只有无数的嗑头机,有节奏地抽动着,却始终难觅人影;可是,穿过荒凉贫瘠的准噶尔盆地来到额尔齐斯河畔,豁然繁丽、多彩和热闹起来,蓝天白云下,如织的游人和忙碌的油田工人,绿色的河水泛着白色浪花九曲回趟地地流向远方,一种自然的大美与富饶,它一定会让你重新思考生命的生与死,人生的盛与衰,原来它们都同属于一个地球,也同属于一个生命……

JIANGHUAIWENXUE

大自然就是那样的神奇,离开五彩滩,大雪就纷纷扬扬的飘了下来。车窗外,如雾般的大雪,裹着刺骨的寒风,路边不及回栏的牛羊相互依偎着,浓重的雪雾将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下午三点多,我们就来到了喀纳斯湖。喀纳斯的湖水是宝蓝色的,湖畔的湿地上,群鸟相逐,青草如甸;成片的白桦林,点缀在起伏的山峦上。由于喀纳斯是冷水湖,难得有大鱼,但湖边的小鱼群倒是乐得自在。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有人观测到大鱼便有了“湖怪”的传说。不过,喀纳斯图瓦山庄的旱濑乐队和“苏尔”民乐还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然,喀纳斯的暴雪,所塑造的圣洁之美,给人的振撼是无与伦比的。雪是那些的轻柔,又是那样的强悍。我们进入喀纳斯的夜晚,雪越来越大,青色的原野,莽苍的森林,多彩的山庄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

JIANGHUAIWENXUE

第二天,由于雪中路滑,交通车不便,我是徒步走进喀纳斯湖深处的。临行前,穿上临时购买的兵团棉衣,在蒙蒙的晨色里,我沿着喀纳斯河谷旁的木栈道一路而上,从月亮湾时走时停漫步至卧牛湾,一路上,大雪覆盖的绿草草甸缓慢地延伸到高坡的树林,时而杉树高耸,雪松如盖;时而成片的白桦林在雪色的映衬下泛着金*,层林尽染,气象万千。雪后的晨雾,在湖边的山峦飘逸变幻,别有一番胜境。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过月亮湾,湖水像秋季的山色,时而深绿,时而湛蓝,时而火红。万顷湖水,变幻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难怪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远征西域,过喀纳斯湖,也被这壮丽的景色深深打动,写下了:“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的诗句。按照行程,还应到余秋雨题写的观鱼亭上全方位俯瞰一下幽蓝神秘的喀纳斯湖,可是,导游告诉我们:“雪太大了,上观鱼亭要穿过一段嶙峋山路,有多级台阶需要攀登,风险太大,已经封山了。”大家只好服从导游的安排,很快返回到喀纳斯湖南岸的河谷地带,我们要在那里的图瓦村进行家访,去体验图瓦人的民俗民风。

JIANGHUAIWENXUE

喀纳斯是中国唯一图瓦人聚居区,图瓦族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同德国人的前身日耳曼民族一样,在长期的游牧和狩猎生活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音乐和宗教。他们擅长用音乐来表达意志、激情和追求。我们到达喀纳斯图尔村“旱獭乐队”家访时,已近*昏,美丽的图瓦女子热情地把游客引进充满异域风情的图瓦小木屋。二三十人席地围桌而坐。图瓦女子把一碗碗热呼呼的奶茶,送到客人手中后,向客人介绍道:“桌上小碗里的炒麦子和炒米,是放到奶茶里吃的。”她又指着一种长条状小吃道:“这是用面粉制作的,我们叫包尔萨克,就是汉人通常熟悉的油果子,只是制作方法特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此外,酸奶疙瘩和糖果,请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品尝。”紧接着,演出人员向我们介绍起蒙古族图瓦人传统乐器:“苏尔”。他告诉我们,“苏尔”是用一种当地名为“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制成的,他们把这种植物的茎杆掏空钻三个圆孔后调制而成的乐器。“苏尔”又可称之为楚吾尔,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说着,只见他将“苏尔”放在嘴角,把舌头伸入管中,两只手在三个孔之间游走,加上从胸腔里冲出的呼麦之音,一曲只有喀纳斯才有的音乐给人们带入到图瓦人的“天籁之音”。我盘坐在蒙古毡包里,喝着酥油茶,有滋有味地吃着油果子和点心,美妙的“苏尔”乐曲像茫茫草原深处发出的低婉吟唱,深沉而舒缓、朴拙而悠扬。“苏尔”独奏余音未了,在欢快的马头琴声中,演员开始了《祝酒歌》的吟唱,旱濑乐队的古朴节奏和美妙歌声,犹如无垠草原的呼唤,逶迤群山的回音,吟唱着生命的顽强,传说着喀纳斯的神秘。鼓乐阵阵,呼麦声声,从小木屋传向喀纳斯湖畔的远方……

原创文学净土

精品回顾:

◎美的诠释作者:韦诚

◎恩施大峡谷探密作者:韦诚

◎月华如水梦杭州作者:韦诚

◎顿悟在*龙作者:韦诚;朗读:董峰

?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淮文学秘境喀纳斯作者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