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上海新闻晨报大幅刊登我校诗词才子吴春玉老
TUhjnbcbe - 2021/3/6 18:06:00

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孩子心里

寒假即将结束,中小学都将开学,上海师大附属外国语小学五(8)班的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提交独特的“小诗词”寒假作业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吴春玉从年起着手开发了一套“小诗词”课程,一届又一届孩子在课内课外诗词吟诵、手工美术、艺术创作等跨学科的课程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越来越多上海老师正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上海始终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鲜活样本。 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我们班一直玩,不仅是学古诗,还会根据这个主题来画画涂色、做手工、做小报,十分有趣。”五(8)班的学生告诉记者,比如关键字“马”,他们会学习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体会诗人借喻抱负的呐喊,此外,还会由此延展到传统文化中“马”和“英雄、建功立业”的关系。
  其实,吴春玉每一届任教的班级,都会冠名为“采芹班”,这取自《诗经·泮水》的名字就给人带来无尽的诗意。班上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能浸润在吴春玉开发的“小诗词”课程中。班级的黑板上有一块专门的“诗词区”,每周会有一名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诗词写在这里,从领读到剖析诗意、督促全班一起诵读,基本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语文课上,吴春玉会将课本上的古诗文讲解延伸,带领学生一起做诗词手抄报、小册子;拓展课上,吴春玉用自编的《小诗词》读本,为孩子们拓展古诗词视野,用吟唱、合韵甚至戏剧等元素,让学生觉得学习古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这名教龄仅7年的年轻教师,从走上讲台起就在研究如何将学校变成学生浸润传统文化精华的主阵地。“采芹班”的学生,除了每学期十几首教材上的古诗词外,每人一周推荐研读一首诗词,拓展课上再延伸20余首诗词,一学期下来就有约60首诗词的积累量,小学毕业时已经有约首的积累。
  传统文化教育需长期积累。吴春玉的探索绝非个例。上海许多语文老师都在探索,如何将教材上的古诗词发挥出更大作用,让孩子喜闻乐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学习要求,主要是诵读、背诵和积累,而我们在探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适度拓展更多元化的方式,拓宽眼界,对音韵之美和意境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不会背过即忘。”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朱煜表示,比如五年级课文里有一首《钱塘湖春行》,学校就会让学生在西湖地图上一一找寻诗中提到的风景地点,画一张诗人游览路线图,再让学生查询西湖十景的资料,自行安排一条游览图,把文学、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综合进去,这种鲜活的上课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说,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专门设置“唐诗精华(上)(下)”和“宋词集萃(上)(下)”四个单元,另在四个年级的八册教材中均安排了“每周一诗”,还有散见于各个主题单元中的古诗词。高中语文教材每一册中都有单列的古诗文单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既呈现于纸质教材中,又呈现于音像教材《古诗诵读》中。此外,市教委还委托出版社编写了一套8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含光盘),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用。修订中的拓展型课程教材《语文综合学习》同样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教材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各类各年段教材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中华经典诗文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不断积淀人文底蕴”。
  在*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贺春秋看来,目前许多小学一线语文教师正在探索的方向,就是如何把课本上的“规定动作”扩展开去,把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种播撒到孩子心里。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古诗文教育的特点。古诗文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孩子简单的背诵,而是与古人的对话,而是文化的认同,而是一种育人的过程和导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和评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上海始终把学校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个宝贵的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新闻晨报大幅刊登我校诗词才子吴春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