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公元—年),即宋太祖,宋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年在位。涿(zhuō桌)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公元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他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对付割据*权,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长期驻防北方要地,加强对契丹的防御。同时,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陆续派文臣带着官衔外出,代军人掌握地方行*;并派遣使臣分掌地方财*,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事),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的权利。选精壮地方厢兵为中央禁兵,以削弱地方兵力。
立更戌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又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整治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以增加赋税收入和传输能力。他的一系列*治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混战割据场面。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有所影响。据《庚溪诗话》中记载,赵匡胤在当皇帝之前,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太阳的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上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赵匡胤武将出生,不通文墨,此诗在词句上虽有欠文雅,但却逼真、生动,正是武将风范,更显出五代时口语的色彩和赵匡胤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草莽气十足。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公元年)十二月,周将李谷攻打南唐,与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对峙于寿州城下,围城两年余而久攻不下。
显得四年(公元前年)正月,赵匡胤跟随柴荣(后周世宗)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城,城内将佐士兵万余人出降,越一日刘仁赡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南唐寿州之战”。寿县著名糕点“大救驾”与“赵匡胤困南唐”的传说有关。
成语杯酒释兵权
bēijiǔshìbīngquán
杯酒:一杯酒,泛指酒宴;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宋太祖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实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出自《宋史·石守信传》:“明日,皆称病,气解兵权,帝(赵匡胤)从之,皆以散官(指有官名而不固定职事的官)就第,赏赉(lài赖,指赐给)甚厚”。
成语仓卒从事cāngzúcóngshì〔贬义〕仓卒:仓促,匆忙;从事:参加做某件事。匆匆忙忙就处理了。出自金舟《赵匡胤》:“郭威为难道:‘进退宰相,事关重大,不可仓促从事。”
[近义]“草率从事”。
成语吹皱一池春水chuīzhòuyīchíchūnshuǐ皱:指水有波纹。比喻好管闲事。出自宋·马令《南唐书·冯延已传》:“延(冯延)已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已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近义]“袖手旁观”。
成语打草惊蛇dǎcǎojīngshé打的是草,可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比喻做事谨慎、不严密而惊动了对方。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为好事者口实焉。”
[近义]“风吹草动”。
成语私恩小惠sīēnxiǎohuì指私人之间接受的小恩小惠。出自清·吴璐《飞龙全传》一十八回:“我赵匡胤虽承你款留调养,只算是个私恩小惠。”
[近义]“小恩小惠”。
成语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wòtàzhīcèqǐróngtārénhānshuì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哪能容得别人打着呼噜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容不得有异己存在。出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上(赵匡胤)怒,因按剑谓铉(除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
[近义]“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作者简介
楚仁君,安徽省寿县人,鲁迅文学院年度文学创作(函授)班优秀学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国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淮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寿县文联秘书长。先后在《安徽文学》、《新安晚报》、《江淮晨报》省内外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40余万字,分别在《中国文物报》、《安徽文化工作》等专业报刊发表历史文化研究学术论文60多万字,其中数十篇作品在各项赛事中获奖,出版散文随笔作品集《古城时光》。现任寿县文广新局创作研究办公室主任。
好运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