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1.宏观团队认为下半年应密切观察经济能否企稳以及可能的风格切换。2.策略团队认为中央深改小组会议《若干意见》为国企改革确立主旋律,央企改革试点将彰显带头作用,国企改革新*推动点之上的新牛市。3.电子团队认为电子标签将是下一个BAT诞生之地。4.海信电器,家电团队认为公司新业务布局加速,五大增值业务价值空间持续展现,上调目标价至53.2元。一般推荐:悦达投资。
一、今日重点推荐
1、专题研究:《点之后,中国经济和大牛市向何处去》
年2季度是起始点和大拐点:经济快降、货币宽松、改革提速、资金入市、牛市启动。年2季度以来,微观数据(发电量、粗钢产量、铁路货运量)跟宏观数据(工业生产及GDP)的背离不断扩大,这表明经济在加速下滑而非平稳运行。由于经济加速探底,货币*策在年2季度开始从中性偏紧转向加码宽松放水。经济和房市低迷使得*府财*收入及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财税改革提速。年7月以来,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提升、房市调整使得来自居民理财、存款、房市、产业资本等各渠道的资金汹涌澎湃地流入股市,大牛市启动。
为什么是年2季度:房市调整、出口下滑、企业去库。年2季度房市开始深幅调整源于人口因素决定的长周期拐点出现、货币*策偏紧、银行负债成本偏高不愿意投放抵押贷,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从年初的19.3%下降到年1-4月的6%,4月当月更是降到0.5%。出口增速在年1-4月大幅下滑,4月当月下滑至-6.4%,显著低于年以来6%左右的增长中枢。而在此期间,美欧日经济筑底改善,因此,出口的大幅下滑跟人民币过强有关。年4月以来由于美联储退出QE、加息预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欧日加码QE和欧元日元贬值,美元指数从80快速上升并一度冲到,人民币汇率随着美元一起走强,成为第二大强势货币,对出口部门产生了累积性和滞后性的损害。年4月以来随着美元大幅走强,叠加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去库,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增速从年1-8月的15.6%下滑到年1-4月的7%。
年下半年经济有望探明底部:地产投资着陆、出口回归中枢、去库缓解。一二线城市地产销量明显回升,土地购置也开始加快,预计年下半年地产投资着陆,经济有望从*策性企稳转向市场性企稳,探明增速换挡期底部。预计年底人民币纳入SDR,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将适当矫正被高估部分,出口增速有望从负增长区间回归到6%左右的中枢。大宗商品价格见底,企业库存已处在历史低位,下半年去库对经济增长的下拉效应有望缓解。
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三种前景、牛市高度与风格切换。在经济基本面未企稳之前,成长板块将持续领跑周期板块,下半年密切观察经济能否企稳以及可能的风格切换。未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三种前景:第一种,经济L型,牛市有顶部,不能实现从成长股向价值股周期股的风格切换,不能完成从*策资金分母驱动转向企业盈利分子驱动;第二种,经济U型,牛市不言顶,能够实现风格和驱动力切换;第三种,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梦醒时分,重回熊市。概率3:5:2.
2、A股策略周报:《点之上的牛市》
1).国企改革新*推动点之上的新牛市。年牛市的根本动力在于风险偏好提高。风险偏好取决于风险暴露速度以及改革落实力度。国企改革新*可能降低风险暴露,加快改革落地。6月5日中央深改组通过国企改革意见。这一意见将推动央企改革和整合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投资者一直担忧点以上的市场风险,市场也逐步出现一些看空的声音。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可能会错过点以上的牛市机会。此外针对近期路演中机构投资者的沟通,我们总结了四大问题,分别解答。
2).问题一:货币*策是否已经转向?部分投资者持有这种疑问,理由在于两方面:第一,多次降准降息并未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所谓中国版的“流动性陷阱”);第二,央行在前期启动了正回购。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局面的方法并非收紧货币,而是持续宽松的货币配合财**策及其他非常规的措施,如PSL、地方债务置换升级、*策性银行注资等。货币*策并未转向,也不会转向。(参见5月3日《宽松分水岭》)
3).问题二:市场是否会在点以上进入风格转换阶段?这一时点还未到来;目前仍将是成长风格引领市场,而蓝筹类公司的机会仍将以转型机会、主题机会为主,短期内不会看到价值股大幅度跑赢。风格转向蓝筹需要看到明显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最可能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经济企稳的预期,二是放松*策明显超出预期。而目前,这两者都尚未出现。我们估计催化剂出现的最快时点可能在三季度中后期。
4).问题三:会不会有监管*策(比如印花税),并可能终结行情?即使这类*策出台,也不会是成为市场的拐点,只是改变牛市的节奏和斜率。我们反复强调,每一轮牛市都有其贯穿始终的核心逻辑。在本轮牛市中,核心逻辑在于宽松周期下的经济微观层面转型。这种转型的进程在当前远未看到结束的迹象。(参见1月25日《存量博弈:向年模式回归》和《大分化》系列报告十篇)。
5).问题四:当前市场下应当如何配置?继续侧重成长性、传统转型公司的机会。中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是大风口。包含三条受益逻辑:一是智能制造,包括军工、机械(南风股份);二是工业互联,包括电子、通信(中恒电气)、计算机;三是核心应用,首推能源互联网及车联网(保千里)。主题方面,国企改革(中国巨石)、军工(博云新材)、供应链金融3.0(农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特锐德)主题在当前市场风格下将受益。
3、A股策略专题:《天降大任:《意见》确立国企改革主旋律》
1).中央深改小组会议《若干意见》为国企改革确立主旋律。据新华网报道,中央深改小组于6月5日召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的领导加强*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给出了三个重要建议,包括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和法律定位。在机构设置中加强*的领导,将是国企深化改革的先决条件。在*的领导下,可以市场化方式选拔人才,但最终人事决定权在*组织而非董事会。深改组对于国企*建工作的意见为国有企业改革确立了*管国企的主旋律。
2).中央深改小组会议《意见》规范混改方向。会议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意味着年国企改革的方向由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倾斜。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做*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表述相对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官方表述由“加快”变为“有序”。更为重要的是,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表述,由年的“推进”升格为年的“加快”。我们认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重要性的提升将突出地体现在地方相关改革的加速上。
3).央企改革试点将彰显带头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了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这将使得6家央企试点集团对于国企改革的价值凸显。我们一直反复强调试点推进和央企整合是央企改革主题投资的两大重要方面(见3月3日报告《改革落地年:国企改革股票投资指南》,4月29日报告《大国重器:央企改革受益标的全梳理》)。央企改革试点6大集团的唯一性将使得它们旗下的上市公司持续受到市场的追捧。继续推荐:中国巨石/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北新建材/国投新集。
4).两大《意见》也为央企整合做出重要铺垫。负面清单以外,出口导向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存在过度竞争行业出现整合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判断建筑工程、机械装备、造船、钢铁冶金有色、电信设备等将是央企整合重点领域,受益标的:中国交建/葛洲坝/中国西电/东方电气/中国重工/外运发展/中国中冶/五矿稀土。
5).地方国企改革持续提速。广深作为本轮改革排头兵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我们继续推荐:白云山/广州浪奇/东方宾馆/广日股份/珠江钢琴/天健集团。上海、安徽、江苏、云南、贵州等地也将得到带动。我们继续推荐:上海机电/光明乳业/云南旅游/安徽水利/锡业股份/盘江股份/徐工机械。
4、行业一般研究:电子元器件《电子标签,颠覆电商格局之作,下一个BAT诞生之地》
千亿级硬件市场仅是冰山一角。(1)与纸质标签相比,电子标签具有可以实时更新价格、出错概率低、丢失率低的优点;技术成熟不断降低成本,目前5年使用3年回本,替换拐点已到;(2)电子纸低功耗、高对比度两大优点成为电子标签最佳材料,产业链上游材料和下游组网运营是关键;(3)商超高速渗透开始,5年千亿硬件市场仅是冰山一角。
线下超市、商场摇身变电商,颠覆电商现有格局之作,下一个BAT有望诞生于此。电子标签+网购平台可将线下超市、商场低成本搬到网上,五大商业模式开启万亿市值行业想象空间。
线下超市变电商,两大刚需、三方共赢PK1号店没商量。ESL运营商搭建网购平台,线下实体超市加入平台,完成线下配送。一是帮助消费者解决了快消品网购及时性和生鲜产品配送两大刚需;二是帮助线下超市开展网购业务,对抗现有电商的步步紧逼;三是ESL运营商将线下超市变成自己的渠道和仓库,轻资产运营完爆现有快消品电商模式。
线下商场变电商,完美结合线下购物体验和线上购物便利两大优势,精准营销PK天猫淘宝没商量。用户线下购物通过APP扫描电子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