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
数千人来到长丰县朱巷镇
这里成为了“红色海洋”
当天上午
长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
系列活动之
“红动朱巷幸福长丰”
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
盛大开幕
朱巷镇以辣椒为媒
展示了打造特色小镇的决心
快闪视频点燃现场热情
9月20日上午,在长丰县朱巷镇武术文化广场,由长丰县人民*府主办,中共长丰县委宣传部、长丰县农业农村局、长丰县文化和旅游局、朱巷镇人民*府、江淮晨报承办的长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红动朱巷幸福长丰”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盛大开幕。
当日,在数千人的翘首期盼中,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开幕式终于开始了。开幕式上播放了一系列大丰收的视频,其中一段4分钟的快闪视频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同合唱。视频里,朱巷的老百姓们共同接唱《我和我的祖国》,朱巷的辣椒园、稻虾米田在视频中一一闪过。视频结尾处,朱巷人民用玉米和辣椒拼出了巨幅五星红旗,铺设在朱巷武术文化广场上,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受到了大丰收的喜悦。
辣椒节开幕式结束,精彩的文艺演出在长丰县庐剧团优美的舞蹈中开始了。来自北少林武校的武术小子们、男声合唱《红旗飘飘》、压轴节目——戏曲联唱《我是长丰人》....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过瘾。
最后,在场观众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一起和台上歌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长丰百姓们在武术文化广场上涌动成一片红海。
现场,来自朱巷的5名农民“创客”也登台亮相,展示自身农特土优产品的特色和代表的意义。丁氏梦园的负责人丁峰说,产业园主打辣椒种植,以后将带领周边更多的群众发展致富。
当天凌晨,来自新东方烹饪学校的一级大厨高红宇就来到现场开始忙碌。一份份精美的辣椒美食被端上桌,活动还未开始就受到广大观赏游客的追捧。除了普通的食材之外,他带来的一份由辣椒制作的超大披萨。这个特殊的作品一出锅就被“围观”,不少市民拿起手机一顿“拍拍拍”,留下难忘的一刻。
全县农特土优产品都来了
早上8点半,在朱巷镇武术文化广场的西边和南边,一个个展览柜台前就已围满了人,他们在看啥?原来,长丰县农业农村局将农夫市集搬到了活动现场,长丰县各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都被摆上了展览柜台,供大家品尝。
纯手工制作的水果罐头
粒粒饱满的葡萄
当然少不了的小龙虾
左店乡刚刚捕捞出的螃蟹
丰收节开幕式还未开始
这些特色农产品就遭到群众围观
“不能卖了,不能卖了,再卖就没有东西展览了!”罗塘乡的张友利咧着嘴大声嚷着。张友利在罗塘乡种植香瓜,今天一早他就带着自己种植的香瓜来到农夫集市。面对争着要买香瓜的游客们,张友利无奈地说道:“我就带了十几只香瓜,都是用来展览和品尝的,这还是我头一次拒绝别人买香瓜。”
“虾稻米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大家都知道的。”现场一名虾稻米的商家介绍,这是新上市的粳米,经过一整个夏天的精心伺候,如今收成还算可以,而这些水稻在种植时候就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完全靠龙虾与水稻共养,才获得了比较好的绿色大米。
此外,长丰的南瓜、冬瓜、丰水梨等绿色食品也上市了。活动当天,商家带来个大味甜的丰水梨以及土生土长的南瓜,邀请在场的市民朋友们品尝。
“三张名片”
打造特色小镇
而对于朱巷镇而言,以前,朱巷把辣椒当菜,把回乡当愁;如今,朱巷把辣椒当伴,把回乡当福。朱巷镇将以此次丰收节为契机,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带动农民大丰收,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好乡村振兴的长丰篇章。
近年来,朱巷镇坚持*建引领,抢抓机遇,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打造“武术、辣椒、影像”三张名片,深入推进全镇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着力打造“体育小镇、双创基地、乡村‘迪士尼’”三个示范基地。
据介绍,近年来,长丰县围绕“一个率先,两个进位”目标,成立重点产业现代农业推进工作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工程,坚持把特色农业做大规模,规模农业做出特色,特色规模农业做出品牌。全县基本形成以特色草莓、优质南瓜、马铃薯为代表的果蔬业,以雪山草鸡、龙虾养殖为代表的畜牧水产业,以薄壳山核桃、苗木花卉为代表的林果业,以稻虾米、有机米为代表的优质粮油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长丰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富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工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草莓产业提升工程和“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兴业富民工程,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品牌,“长丰草莓”“陶西平包菜”“朱巷仔猪”“下塘小龙虾”“江艺南瓜”等都是享誉省内外的知名特色品牌产业。
如今的长丰,正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美丽的新农村初步显现。
江淮晨报全媒体发布中心出品
记者/王刚刘小容摄影/李福凯
视频制作/高博刘小容通讯员/邓兆玉
编辑/孟庆超
转发扩散!
记得点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