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挺身而出”,他在质量改进的路途中不断与细节“作斗争”;一夜夜的学习摸索,他在六西格玛项目注册中一举拿下最高评级;一遍遍的言传身教,他将“大师”的智慧倾力传承。武威,这个历经磨砺锻造而成的“黑带大师”,在质量管理领域的拼搏与努力,正转化为对江淮汽车乃至整个行业的奉献。
挺身而出,他直面挑战
作为技术人员,在武威的职业生涯中,除了那一身“江淮红”制服下深藏的“江淮匠心”,还有一个词屡屡被他的同事们提及以形容他——“挺身而出”。在16年的工作中,不管处于什么岗位,只要同事遇到困难,武威总会像他的姓名一般“威武”,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年,武威进入江淮汽车厂,踏实肯干的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发动机厂制造加工技术人员。仅用3年时间,武威在年便担任车间班组组长。那年,武威和同事们重点进行了2.0/2.4L缸体的生产。当时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工作人员又很少,员工们常常以12小时对12小时的工作班制,投入紧张的设备生产中。
面对如此情景,已经完成12小时白班的班组组长武威,并没有去休息,他走到卫生间,用冰凉的水冲了一把脸,然后又回到生产线,拍拍一位状态不好的组员肩膀,说:“你去休息吧,我替你。”在为期两个月的生产计划里,这样的事情,武威做过很多次。“高负荷的工作对员工的精力和安全都是一种考验,我身为班组组长,在他们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
最终,武威与同事们在那年创下了月生产成品台的新高。“累和苦都是次要的,通过努力,我们体现出了江汽自己制造生产发动机的强悍能力。”工作16年,他紧盯生产一线,参与质量改进项目近个,攻克重大技术难题16个,这一系列数字是武威工作成绩最直观的体现。
“黑带武威”,他历经锻造
质量改进和品质提升的工作,是一个不断与细节“作斗争”的过程。对武威来说,保持清醒、敢于创新是工作的重要“法宝”。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武威意识到,在管理策略上的进步,能大大推动质量管理工程向前迈进。7年,江淮汽车开始推进六西格玛项目的学习,武威看准了这种强调目标、数据以及分析结果的先进管理策略,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项目考核标准严苛、学习内容复杂深奥,对于武威来说,这个过程不亚于“从头再来”。六西格玛项目的注册被分为绿带与黑带,其中黑带的注册标准最高,严格的理论考试是参赛者获得黑带注册资格的第一步。当时,江淮汽车内部参与六西格玛考试的员工经验并不充足,相关的辅导书籍很少,武威只能自己看教材,做模拟题来摸清考试方向和重点。“白天听老师讲,晚上回去复习做题,常常学到深夜。”
年,整个江淮汽车厂,只有两位员工获得了六西格玛黑带资质,武威就是其中之一。理论加项目,学习加探索,白天加夜晚。正是凭借着对质检的热爱与“背水一战”式的努力,“黑带武威”“锻造”而成。而武威这些早期的摸索,更为后来参加六西格玛考试的员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江汽六西格玛黑带资质的考试流程逐渐形成。
大师传承,他竭心尽力
年,江淮汽车开始组建六西格玛黑带大师工作室,武威毫无悬念入选,他的黑带大师工作室也由此诞生。“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黑带大师考试是比较困难的,黑带大师工作室可以给组员一些专业的辅导,这样一来,考试就变得更加容易。”武威说。
如今,武威黑带大师工作室已经成立了四年,共拥有16位成员,是整个江淮黑带大师工作室中成员最多的团队。然而,在黑带大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工作的开展却并不容易。“带团队和自己注册黑带完全不同,自己考试可以很好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而带领工作室工作则需要一定的协调能力。”武威说,“在工作室中,各个组员都来自于不同的岗位,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协调各个部门的时间,当磨合达到一定程度时,沟通才能变得顺利。”
江淮六西格玛黑带大师工作室的意义不仅限于理论推广,更是对项目攻关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平台。“在黑带大师工作室,我们对员工的评判包括项目攻关评价和质量管理评价,这两种评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武威说,工作室还会针对员工的特长进行培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如今,江淮汽车发动机公司共有85人获得中国质量协会绿带资质,27人获得中国质量协会黑带资质。
*素材来源《江淮晨报》
往期推荐01江淮追梦人搭起重卡“舞台”传承“底盘精神”02江淮追梦人
坚守匠心二十余载打造工厂“智造”翅膀03江淮追梦人
用脚步丈量市场潜能以真心搭建客企桥梁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