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民俗文化与现代报纸副刊的关系来看,《晨报副刊》是一个最为典型的研究个案。尤其是在孙伏园编辑时期,有关民俗文化的文章明显增多,一时成为民俗传播的阵地。而报纸副刊有着传播文化的功能,文章便以《晨报副刊》为例,介绍该报在民俗学方面的成就,进而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播意义,并开拓民俗传播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副刊;民俗文化;传播
一、课题的提出
民间的民俗文化在国际上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叫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年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都是传播的文化,而所有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传播。文化与传播两者是互动的,一体的。如果文化不进行交流与传播,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所以,“传播是促进文化变革和创新的活性机制,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亦是如此。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和认同,以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民俗文化是需要代代传承的,其传承本身就具有传播的特性。因而特别需要大众媒介的广泛
在这三任主编中,孙伏园的名气略显不足,但是《晨报副刊》却是在这位被称做“副刊大王”的手中获得巨大的成功,他将《晨报副刊》第七版扩充为独立四开四版的小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改革。而在他主编时期,正好和民俗学运动的发端时期相合。所以在这份报纸副刊上发表了许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章。涉及到歌谣、神话、童话、信仰禁忌、民间故事等等诸多内容,还有呼吁人们
民俗学运动最早是以年北京大学发起征集歌谣为开端的,直至扩大到包括搜集神话、故事、传说、礼俗信仰、社会习俗等民众日常习惯在内的复杂体系。而这一时期正好与孙伏园主持《晨报副刊》时期相吻合。笔者翻阅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发现,民俗学以及民俗文化的文章在整个报纸版面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其内容涉及神话、故事、歌谣、童话、礼俗信仰等各方面,简单地统计了文章的数量,列表如下(表格内容为:神话类,4篇;故事类,18篇;歌谣类,篇;童话类,36篇;礼俗信仰类,23篇;专件,5篇):
(一)歌谣与《晨报副刊》
歌谣类的文章在众多文章类别中数量最多,从年10月26日到年6月6日,刊载湖南永顺、湘潭、四川、萍乡、贵阳、绍兴、南京等地的民间歌谣达首,体裁包括了劳动歌、生活歌、山歌、情歌、婚丧嫁娶歌、仪礼歌等。所以“普通兵士、贫苦车夫、乞儿、农夫、驴童、裁缝、园丁等下层人民成了《晨报》附刊所传播的文学形象”。民俗学运动正是从歌谣的搜集、整理、发表开始的,在《歌谣周刊》创刊前,有许多有关歌谣的研究和评论文章,如《民众的诗歌》(/11/26)、郭绍虞《村歌谣在文艺上的位置》(/8/21)、顾颉刚《吴觎集录的序》(/11/3)、周作人《歌谣》(/4/13)、还有顾颉刚、魏建功、沈兼士《歌谣的讨论》系列文章(/12),这些文章都发表在《晨报副刊》。其中,周作人的《歌谣》一文对于歌谣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概括,并且对歌谣的分类研究进行了尝试,共分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和儿歌等六类。“文章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对于歌谣文艺价值的重新认定:民歌是原始社会的诗,但我们的研究却有两个方面,一是文艺的,一是历史的”。这正好是和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歌谣搜集整理运动同步并且互相配合的,是民俗学运动的滥觞。歌谣一时成为社会
(二)童话与《晨报副刊》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经出现过一股“儿童热”。胡适在当时就注意到这一点,他说:“……近来已有一种趋势,就是‘儿童文学’——童话、神话、故事——的提倡”。在《晨报副刊》后期也开办了“儿童世界”的专栏,郑振铎《儿童世界宣言》(/12/30)刊出后,在这里发表大量的儿童文学研究文章,以及一批为儿童写作的作品,像冰心的《寄小读者》,叶圣陶的《稻草人》。还有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如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爱罗先珂的童话名作,都是通过《晨报副刊》这一平台被翻译和介绍到了中国,开始为人们所
(三)神话、故事与《晨报副刊》
这一类的文章篇目的比重稍小,周作人曾发表了《神话的辩护》(/1/24)和《续神话的辩护》(/4/10),以及一些研究和介绍古希腊神话的文章。而故事主要有鲁彦翻译的俄国民间故事《好与坏》《投降者》(/8/9),还有国内搜集来的像汉族机智人物徐文长故事等等。故事是民间文学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极有趣和极有研究价值的一类,也是民众在工作劳累、心情疲惫时的调节剂,可以很好地释放情绪,发泄不满,当然也寄托着劳动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天真理想,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颇具生命力,还承载着众多的民俗事象,而在民间文学中,神话故事类也是被
(五)专件及其他与《晨报副刊》
“周作人从年1月22日起在该报连载他的《自己的园地》,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部分是关于民俗学和民间文艺问题的,从中可以系统地看出他的民俗学的立场和观点”。另外,《晨报副刊》还集中刊出一系列专件:《风俗调查表》(/7/7)、《北大风俗调查会征集各地关于旧历新年风俗物品之说明》(/1/18)、《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2/12—13)、《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常会迎新会员会纪事》(/3/7—8)、《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宣言书》(/3/25),并通过这些专件来配合日趋活跃起来的民俗学运动。
“五四时期的民俗学是以国民性的研究为其主要目的与内容的,它是以国民的生活整体(习俗、日常生活、信仰及民间文艺)为主,从民族生活史入手,研究与把握民族的精神文化”。自民俗学运动开展以来,社会上一些报刊便开始重视民俗学工作,在报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使得“民俗学研究”在五四时期成为显学。而《晨报副刊》则成为报纸副刊传播民俗文化的先驱者。
四、报纸副刊与民俗文化传播
“报纸作为五四时期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是五四新文化的各种信息集散地和舆论阵地,是知识分子从事思想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在这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用西方现代知识和价值观,以强大的舆论声势,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全面的清算,新文化思想启蒙者首先用‘科举’、‘民主’、‘自由’给自己的思想文化找到现代合法性之后,利用新闻传播制造一种新的信息语境和思想文化氛围,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功应该说是得益于新闻传播的成功”。同时,报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文化知识,娱乐身心和教育启发等功能。
在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这四个现代报纸基本构件中,副刊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从而使得报纸内容更加丰富,满足了广大读者对于各类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副刊具有文艺性,要大致具有时代感,趣味性与文采,为读者提供新鲜有趣的知识,注重宣传教育作用”。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在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传播的“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社会遗产传承”的三功能说。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副刊在现代中国报纸媒介的传播内容构成中被赋予了更广范围上的文化传承功能。
副刊还代表着报纸的文化品位,体现在“更好的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围绕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上”。并且副刊也注重与读者的交流,旨在传播文化知识,发挥其影响力。“而要做到真正地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就要更多地
民俗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规范着任何集体中所有成员的行为和意识形态,是每个民族文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产,在整个民族文化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千百年来,民间民俗文化以一种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动态化符号”。
五、报纸副刊中民俗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民俗文化的四种传播媒介
传播是民俗文化所依赖的很重要的一种运动方式。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有不同,除了新闻媒介传播外,还可以通过人类自身具有的语言、心理和行为等本能活动为媒介进行,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口头传播
民俗文化诸事象以语言为媒介达到传播的目的,这类语言就是“口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史诗、歌谣、民间习语等等。这些口头文学经过人们世代传承,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并继续在民众中广泛传播。直到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三大民族史诗,便是通过口头的世代传承,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仍然处在不断变化和流传之中。
2.符号传播
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前者主要通过文字的记录和口传文学进行传播,后者则是依靠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自我认识为媒介进行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内心潜意识的外化。广泛存在于仪礼信仰、图腾崇拜、巫咒纸符、吉祥图案以及人类自身某些人体动作中,如表情、手势、眼神、肢体动作等,都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所指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着特定的含义和信息。
3.人际传播
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中,如各地定期举办的庙会,过年过节时的相互拜访,传统岁时节日如清明节的扫墓踏青,中秋节的合家团圆,春节的回乡高潮等。在这些各类人群高度聚集的各种场所和空间里,各种民俗事象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展现,并相对固定下来。
4.组织传播
包括上层统治阶层和各类社会组织、民间结社等。上层统治者会运用行*手段使民俗得到传播和推广,元宵节就是最初由统治者大力提倡,而后成为民众性的狂欢节日。更广泛存在的民间组织也自发地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各种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俗的传播和共享,对民俗的形成积淀和传播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报纸副刊中民俗文化传播的特点
1.组织规范性
报纸副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具有生产媒介商品能力的特定社会组织,本身具有规范的可操作行为和极强的功能性,并且按照组织制定的计划安排来执行,在一种规范的制度下进行,以便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
2.互动交流性
各民族地区境域内的民俗事象可以在报纸版面上刊载并且相互交融,做到了深入互动和广泛交流,促进各地人文民情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同时也做到了读者内心和民俗本身的交流认知。读者通过阅读后既可增加知识,又可以展开讨论,充分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互动,还可以实现优秀文化和经验的相互吸取借鉴。
3.便捷流行性
民俗文化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在副刊版面上刊出,这就为阅读和保存资料文献提供了方便,不同地区的人们拿到一份报纸,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有时会将某种民俗文化加以介绍,成为时下的流行文化。同时也包括对于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予以
4.广泛深入性
报纸价格低廉,版面较多且内容丰富,社会受众面广,便于接触各类人群,有利于民俗文化的深入传播以及对这些人群的心理影响渗透,更好的为广大民众服务,普及知识,实现它具有的教育功能。
六、民俗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一)学科意义
民俗文化借助大众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为形成新的学科打下了基础。将民俗学和传播学进行交叉研究,国内已有先例,在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中给这门新的学科下了一个定义:“民俗传播学以民俗信息流动和民间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全面、集中体现民俗传播学的创造、传承和现实生活中扩布流行的最一般的学问,反映人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心态系统联系的特殊文化现象”。可以看出,这个学科是有很好的前景的。在今天*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国交流更加密切的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化的热潮中,如何传承并保护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世纪中得到发扬光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而有效地运用报纸副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在民众中传播承继我国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文化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表现上层社会的阳春白雪之庙堂文化,也不乏表现大众情感的下里巴人之类的通俗文化。钟敬文在《话说民间文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三大干流:“上层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城市人民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底层广大农民创造和传承的文化。民俗包含了中、下层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对于整个民族文化起着基础作用和辅佐作用。这种文化既是长期历史中广大人民创造和享用的文化遗产,又是今天他们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文化现象,对于每个民族成员的生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和规范。”
报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媒介,对于传播推广民俗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副刊则是记录各种文化信息和知识内容的场所,对保存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并加以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类报纸的文化副刊需要我们来更好的保护和发扬。“五四时期一批文学巨匠和著名的学者,所以能如日中天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大都起步于报纸的文化副刊。这些办报人都珍爱中华文化并崇敬世界文化,在有限的版面上,不忘弘扬文化的博大内涵,中国文化得以继续延伸,报纸副刊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当代民俗文化传播的经验借鉴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民俗既是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群体文化事象,也是一种个人经历,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理想和文化符号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整个20世纪都是一个民俗意识觉醒的世纪,尤其是在60年代以后,民俗文化的势力迅速增长。现在,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符号,一种国家民族的生存之道,地方文化的保存模式和高科技的人文根脉。关心民俗,标志着人们心灵的成熟;使用民俗,促进了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保护民俗,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就越应该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格,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传播媒介中多运用体现本民族风格的中国元素。“*治变量容易导致社会对立,经济力量容易导致社会分化,民俗易造成社会的均衡,是一种中立的社会变量”。民俗容易从心理上将人们联系到一起,以此积聚起巨大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作用于人们内心意识,从更深层次上促进社会变革,并为其提供无穷动力,使之成为时代变迁的先驱!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年第3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