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庆晨报黄惶专栏每个文艺青年都有
TUhjnbcbe - 2020/11/5 15:52:00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6/5848899.html

上海巷弄里的老房子是奇妙的东西,走出去是繁华,走进来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邻居们虽然各式各样,但相处起来却又相安无事。住在这里,我每天都会醒得很早,因为会被窗外的鸟叫声唤醒。在这样一个上海最中心最繁华的区域,能被鸟儿叫醒,更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不可思议的幸福。

文青的老房子情结

上海的老房子很多,特别是在静安区以前的法租界一带,矗立着风格多变的老别墅、老弄堂和各式新里。每次走在像武康路、湖南路、安福路、长乐路、巨鹿路等这样干净舒服、静谧雅丽且充满老上海风情的街道上,总有一种马上想住在这里的冲动。当这样的冲动在某一天某一刻幻化成真实拥有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手指轻轻一弹,我在上海竟然已经呆了10年了。记得刚到上海的时候就有住在老房子里的梦想,就像郭小四在《小时代》里借女猪脚的口描述的一样,大学毕业后不仅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还能在静安区拥有一套老房子简直是常人敢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对老房子一直情有独钟,也曾去看过很多各式各样的老房子,最终都一一放弃,依然选择了高层公寓。当时放弃那些老房子的原因有很多:房间太小啊、共用厨房啊、公用洗手间啊、房子太旧有霉味啊、楼梯太窄太脏啊,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我的要求而依然没有选择的原因就只有一个———价格太高。如今在上海要找到一个各方面都还不错性价比又高而且地理位置又好的老房子真是比买到春运火车票还难。

但,人生的梦想终究是要实现的,只不过要看这实现的时间到底有多长。比如我这个住进上海老房子的梦想就用了六年的时间,直到它的出现。

改造出私享小花园

在我坚持不懈的看房进程中,老天眷顾了我的毅力,把常熟路一条弄堂里的老房子送到了我面前。第一次看到它就非常满意,地理位置很好,底楼带一个入户小天井,房间方正干净,门窗还是那种很有味道的老木头和铁艺材质,关键是还有独立的大厨房和精巧的独立卫生间。喜出望外间毫不犹豫的立马拿下,与此同时脑袋里已经浮现出我会改造它的样子。

我把入户的小天井地面铺上了防腐木,天顶安装了阳光棚,种上了满目的红花绿植,摆上了自己设计的沙发茶几。室内空间的改造更是我的强项,重新粉刷墙面安装木地板和窗帘,家具风格我选择原木系混搭英伦范儿,我梦中的老房子在我的巧手下顺利改造完工,入住当晚还举行了盛大的轰趴。看似美满的故事就要结束,意想不到的大麻烦接踵而至。

上海的潮湿住在高楼里是感受不明显的,当你搬到老房子,特别又是这样在一楼的老房子之后,上海六七月梅雨季节的潮湿把我这个重庆人都彻底潮翻。记得入住第一年的六月,我因为工作出差离开上海半个月,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那一幕场景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地面的木地板翘起来变成了波浪形、墙面的涂料一层一层脱落、厨房地面渗出一层密密的水珠,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衣柜里的衣服和鞋柜里的鞋全部发霉,我的那些名牌包包也被布满密集霉点……

立马给房东丁姐打电话哭诉我的遭遇并一直重复着一句话:这房子不能住了,我要退房。电话那头的丁姐异常冷静,笑嘻嘻的说:小*不要急,这个很正常,你只需添置一台抽湿机就可以解决问题。是的,确实是一台抽湿机又重续我的老房子情结。虽然一天要抽出三桶水,但是只要能让我住得安稳,只要我的老房子梦不破灭,一天抽出六桶水我也愿意。

打通二楼改成复式

老房子的改造是需要缘分的。我刚搬来时并没有发现房东丁姐也是我朋友的好朋友。看到我的品位和用心,一年之后丁姐爽快地把二楼也租给了我,并且同意我把一、二楼打通变成复式结构,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老房子的木楼板因为年份长久要改造是非常麻烦的,我专门请来老房子改造专家帮我仔细勘测,在专家确认后才敢动工。看似简单的楼梯,因为要改结构、挖洞、加角钢、打钢板,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安装完毕。改造之后,老房子四米多层高的优势就在这个空间里显示了出来,虽然空间不大,我安置了很多大件家具和摆设之后却毫不局促,游刃有余。

每次有朋友到家里来,都会感叹和赞美我把这套老房子改造得如此完美。其实,若没强烈的老房子情结一直在牵领着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梦中美窝。十年前刚到上海的时候,总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这里不属于我,和上海人处不好也融不进,只是身体躯壳飘移在这个看似繁华的城市上,灵*和心灵却是孤独依然向往回到重庆。十年过去了,我慢慢融入到这个城市爱上这个城市。不是说我以后一定要常住在上海,至少我在这里的时候,人不会再孤单。正是这样的老房子情结,让我的心已经有了归属感。

以上图片为*老湿上海老房子的家,所有原创图片由*老湿亲自拍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发,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更多室内软装布置咨询、国际家居潮流动向,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晨报黄惶专栏每个文艺青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