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从年加拿大洪门致公堂创办的《大汉公报》中发现有关中国致公*早期创办的《公论晨报》新闻报道。
《大汉公报》于年8月20日在其新闻版中,以题为“公论晨报特刊出版”做详细报道(全文):“致公堂同人组织《公论晨报》,筹备已久,现在积极进行,惟创办伊始,事务繁多,未能妥办,故未按日出版,兹先发行公论晨报特刊,以副同人之望,每星期出版一次,今日已出第一期,内容丰富,持论正大,经分送各埠各界观阅。”
虽然只是百来个字,我们可以从《大汉公报》的报道中,证实了《公论晨报》早已筹办,由于种种原因,年8月20日正式面世,在今日留存档案中也找到了中国致公*总理陈炯明为其题写“公论晨报”四字,同时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齐燮元、张群历等国民*将领们非常重视《公论晨报》创刊,都纷纷为公论晨报题词祝贺,“声名洋溢”、“金声玉振”,“舆论之母”、“春秋之笔”种种题词之中,国民*将领孙传芳的题词“海外木铎”,更把《公论晨报》视为向海外宣达*令的喉舌,《公论晨报》实际上也是当时陈炯明领导中国致公*(及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号召美洲华侨支持祖国、鼓吹革命,宣传自己*治主张,同为*、堂的舆论阵地,至年,《公论晨报》都得到健康发展。
《公论晨报》由美洲致公总堂監督司徒俊葱任司理,主持日常工作(司徒俊葱在中国致公*“三大”之后,代表美洲华侨出任中国致公*中央第四届主席团成员、第五届副主席)。年《公论晨报》由著名华侨革命办报人崔通约任总编辑(年崔通约再次赴美时,主持《中西日报》笔*)。
据《大汉公报》年6月18日报道:《公论晨报》司理及美洲致公堂監督司徒俊葱,代表驻美洲致公总堂参加代表大会(五洲致公团体恳亲大会和中国致公*全*代表大会)后,于当年6月13日乘古总统船回旧金山,当晚致公堂召开《公论晨报》报务会兼欢迎会,司徒俊葱将大会经过情形详细报告及所通过的“存*组*”一案。大会的决定对内使洪门致公堂得以永久巩固。对外使致公*中央*部得以参加*治,抱救国救民之宗旨而行之,在座各昆仲对于司徒俊葱为国为堂奔走劳碌表示非常满意,掌声大作。当晚由主席胡維琳主持,及林贤献、朱昌晃、朱逸庭、司徒栋等参加会议。并对《公论晨报》报务进行讨论,制定事则,希望各地洪門昆仲仍加努力,拥护洪門之机关报,保持成为美、墨两国之喉舌云云……
年12月,三大召开之后,为进一步发动致公*成员和海外侨胞、洪门人士投入国内的革命斗争,从新创办出版《公论》作为致公*中央机关刊物。其《发刊辞》写道:“为挽救当前国家民族之多难,力求中国和平与民主之实现”,“为适应时代之潮流,爰以一己之至诚,阐扬‘和平’与‘民主’之真义,出兹刊物的问世,藉以激励国人”,“取名‘公论’,是亦本‘万几决于公论’之意云尔”。
当《公论晨报》以其“真实”面目出现时,我们便会自然而然联想起年创办出版的《公论》,其实是《公论晨报》的“复办”,特别是“公论”二字被井字旗(致公*旗)框在其中,更显示了它的含意和致公*的历史,也更值得我们深层的研究其《公论晨报》-《公论》-《致公通讯》-《中国致公》的历史延续……
年“三大”更名《公论》,《公论》二字以井字框在里面
年致公*中央*部从香港移至广州之后,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致公*刊物,也已更名为《致公通讯》,“文革”期间停止出版,年“七大“之后,又恢复出版《致公通讯》,《致公通讯》做为内部刊物在*内交流,不定期出刊,从每年两期发展到双月刊,再到月刊,至到年更名为《中国致公》,免费向本**员赠阅。《中国致公》成为宣传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制度,介绍本*中央及地方各级组织工作,介绍本*优秀*员事迹,宣传和展示本*形象的有效载体和本**员了解时事、学习理论、相互交流的园地。
上世纪50、60年代更名为《致公通讯》
上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致公通讯》
年更名为《中国致公》
(作者系致公*中央海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原致公*厦门市委会副主委)
更多资讯请安装“中国致公*手机新闻客户端”查看,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