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记者黄伊娜通讯员朱春雷
小学生每天至少应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记者唐光峰摄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的季节性。中医认为:"春天肝气当令""肝主筋、主生长",春天是孩子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也表明,儿童春天的生长速度是秋季的2-2.5倍,儿童一个月最高可长7.5mm。
湖里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丽娜表示,身高与遗传、饮食、睡眠、运动、身体健康、情绪等因素有关。除遗传外,家长可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干预,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
保证高质量睡眠很重要
据了解,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夜间11点到凌晨3点,但需要在深度睡眠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刘丽娜表示,一般从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需要40-60分钟,所以学龄儿童最好在晚上9点前就入睡。小学生应保证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小时。另外,孩子不但要睡得早、睡得多,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稳定的睡眠周期,不轻易打破睡眠规律。
饮食注意补充钙等元素
在饮食调养上,刘丽娜建议,家长要考虑到春季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给孩子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特点的食物,例如韭菜、大蒜、葱、洋葱、芥菜、白萝卜、芹菜、菠菜、油菜、香菜等;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种子类的食品,比如小米、豆芽、豆苗、麦芽等。日常饮食控制在七分饱为宜,也不要随便乱用补品,以免使孩子早熟。
此外,孩子还可以补充钙、锌等微量元素,每天喝ml-ml牛奶。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每日服用维生素D、钙锌口服液。不宜给孩子喝骨头汤和肉汤,因为大棒骨等骨头汤含铅量高,可能影响发育;而肉汤容易使孩子内热重,晚上睡觉不安稳,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多做跳跃与伸展类运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阳气始生之时,进入春季后,清晨最适合运动。运动可提高儿童抵抗力、活络筋骨,让孩子在清晨做做早操、散步或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日常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运动,包括篮球、排球、跳绳、跳远等跳跃类运动和体操、游泳、慢跑等伸展类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能过量,否则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应以不疲劳为标准。刘丽娜建议,1-3岁的孩子每天至少保持1小时的户外活动,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
乍暖还寒,别急着脱衣
孩子的健康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少生病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也有帮助。初春乍暖还寒,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
因此,医生提醒,春季不要给孩子过早减掉冬衣,同时做好防护,尽量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家庭有人感冒要避免与儿童接触,外出记得戴好口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