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日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军法会审派定东北宪兵营长高继武为监刑官,在所内排一公案,各党人一一依判决名次点名,宣告执行,由执刑吏及兵警送往绞刑台。闻看守所中只有一架,故同时仅能执行二人,而每人约费时18分始绝命,计自2时至5时,20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年4月29日,北平《晨报》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新闻。
图
李大钊先生牺牲的相关报道
年4月28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先生壮烈牺牲。年,党组织与家人为李大钊筹办葬礼,由于当时革命环境残酷,他的棺椁与墓碑只得长埋于地下。
年,党中央做出决定,将李大钊先生的灵柩移葬到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内,他的墓碑在被掩埋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重见天日。
李大钊被捕,慷慨就义
相信看过影视作品《觉醒年代》的观众,无人不知“守常先生”的名字,他是一个竭忠尽节的文人志士,是一个爱国爱家的中华儿女,他是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是李大钊先生。
图
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剧照
他毅然决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回到彼时满目疮痍的祖国,以笔为枪,与陈独秀一起,探寻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看着无数的穷苦百姓受苦,年,李大钊撰文,号召所有的共产主义者组织起一个团体,为平民发声,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谓“觉醒”。
冬,北平大雪纷飞,在北大的图书馆中,正在整理书籍的青年毛泽东初次见到李大钊先生,先生穿着一身旧式长袍,戴着厚圆眼镜,毛泽东在图书馆做助理期间,深受李大钊的教导。
而李大钊也发现了这个勤奋向学的人才毛泽东,随即将他介绍给北大校长蔡元培:“我觉得毛泽东是个人才”。在北大的这段时期,初出茅庐的毛泽东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文人,并在他们的指引下,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李大钊深刻地意识到,年轻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他积极地为有志青年们排忧解难,时常与他们坐在一起探讨问题,在他的指引下,教出了毛泽东、邓中夏、何孟雄等一大批进步青年。
后来毛泽东回忆:“李大钊是我真正的好老师”。可以说,无论是之于中国革命事业,还是中国革命事业领袖人物,李大钊先生都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图
《觉醒年代》剧照
年4月6日,恰好是清明节,天气晴朗,李大钊正在伏案写作,他所居住的东交民巷东、西、北各个路口突然来了许多洋车夫和身穿便服的人,当天上午11时,余名警察、余名宪兵全副武装,将李大钊的住处团团围住。
“不要放走一个”,粗暴地吼声回荡在院子中,穿着制服的警察、穿着灰色制服的宪兵们......所有人蜂拥而上,挤进屋子,其中一个警察迅速冲到李大钊的面前,夺走他手中的枪。
据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后来回忆,在那些来人之中,有一位被五花大绑的工友叫阎振三,阎振三与李大钊是旧识,那些人把阎振三押过来,是让认人的。
一个身材壮硕、看上去穷凶极恶的侦探指着李大钊,询问被捆得严严实实的阎振三:“你认识他吗?”阎振三摇头,答不认识。
那侦探阴险一笑说:“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呢!”说着就把在场的人都带走了,被抓捕的除了李大钊、还有赵纫兰母子、一部分共产党员、苏联使馆工作人员共计16人。
图
李大钊先生
派人来抓捕李大钊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自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年,李大钊参加国民党一大会议,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由此,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而李大钊也成为国共两党在北方地区的重要领导者。
李大钊积极带领青年们,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反对北洋政府的统治运动,他的力量对军阀统治构成威胁,甚至已经关乎到军阀统治的生死存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李大钊策反郭松龄,动员各界人民行动起来反日倒奉,撕破了张作霖的假面具;
第二,李大钊积极领导革命运动,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反抗意识,矛头直指军阀;
第三,李大钊疏通国际关系,帮助冯玉祥组建国民军联军,推动国民军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
如此一个忠义的爱国志士,与军阀统治水火不容,自然,李大钊成为北洋军阀的“眼中钉”,年张作霖率军入主北平,李大钊便成为张作霖的通缉目标。
图
张作霖
就在4月6日这天,张作霖派兵逮捕了李大钊,被捕后,李大钊被关进京师警察局,李大钊作为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敌人自然想从他口中挖出更多的秘密,对他施以重刑。
在监狱里,他们对李大钊使用刑具,让他受尽各种苦楚,即使如此,李大钊都没有屈服,只是对敌人坚定回答:“我李大钊是共产党,其他同志的踪迹,概不知情。”除此之外,李大钊还向身边的狱卒、军警宣传新思想,希望能够唤醒他们的良知。
李大钊社会声望极高,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斗志,还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自从他被捕之后,很多社会人士纷纷开展营救行动,清末著名人士杨度将自己在北平的住宅悦庐变卖,共得多大洋,悉数用来营救李大钊。
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专门找到张作霖身边的红人杨宇霆,他诚恳地地向杨宇霆说明:“一定不要为以一时的意气,杀戮国士,最终遗留千载恶名。”
李时、白眉初等多人联名上书陈情,请求军方能谨慎思量,考虑保全李大钊的性命,并先行释放赵纫兰母子。
图
革命者被抓捕
各方面力量裹挟之下,张作霖也犯了难,不敢贸然处置李大钊,可就在张作霖犹豫不决时,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无数的共产党人身陷危险之中。
蒋介石给张作霖发去一封密电:“急行处决,以免后患。”
年4月28日,在李大钊被捕的第22天,张作霖决定,在看守所里使用绞刑秘密将包括李大钊在内的20名革命者处死。
当天下午1点,李大钊、谭祖尧、邓文辉、谢伯俞、姚彦、莫同荣、李银连、张伯华、范鸿劼、杨景山、路友于、谢承常、英华、张挹兰、李昆、阎振三、吴平地、陶永立、方伯务、郑培明等20位革命者被押往刑场,这20人当中,既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们毫不畏惧。
图
绞刑架
执行绞刑的绞刑架是新购置的,负责行刑的人员对其操作形式并不完全熟练,李大钊第一个站上绞刑架,从容赴死。
行刑人员将绳索套在李大钊的脖颈上,然后按下绞刑架的开关,李大钊瞬间双脚腾空,整个人十分痛苦,长达四十分钟的行刑时间,李大钊受尽苦楚,却仍然不失文人气节,最终,他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一年,李大钊38岁。
李大钊牺牲之后,其他的革命同志也相继被执行绞刑,英勇就义。
图
李大钊
李大钊壮烈牺牲,棺木在寺庙停放六年
何隽曾任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李大钊牺牲这天,他就在行刑现场,据何隽回忆,李大钊受刑之前,指挥行刑官曾询问他对家人有何交待?
李大钊视死如归,铿锵有力地说道:“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份也,何函为?”
顾名思义,可以看出来李大钊已经将共产主义运动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不惜为此付出性命,所以在牺牲之前,李大钊没有为自己的家人留下任何一句遗言。
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得知丈夫牺牲,当场泪崩,痛哭不已,赵纫兰甚至打算和丈夫一起去了,可想起还未抚养长大的儿女,赵纫兰还是努力让自己支撑着,坚强着生活下去。
图
赵纫兰
要知道,当时的革命环境十分残酷,上海的革命党人正身处在危险之中,反革命政变影响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存亡,且李大钊的身份比较特殊,他牺牲后,他的葬礼便成为首要的事情。
当日,李大钊行刑完毕后,他的遗体被警察装殓于薄棺之中,寄放在北平宣武门外北头路西土地庙下斜街长椿寺中,由警察负责看守。
在征得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同意后,李大钊的同乡好友白眉初、李凌斗、李采言等人到长椿寺,领出李大钊的棺木,众人商议决定,为李大钊先生换棺,并募捐办理后事。
李凌斗找到专门做丧葬事宜的掌柜伊寿山,讲明自己需要购买棺木的情况,店里的一块柏木棺材需要块大洋,李凌斗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希望伊寿山能酌情降价,伊寿山说:“我连日看报,对李大钊先生个人人格想当敬佩,只索银一百四十元,此亦北平城破天荒之举动也。”
图
白眉初
最终,李凌斗以块大洋,为李大钊先生置办了棺木,店铺掌柜伊寿山为表示对李大钊先生的敬重,特意请师傅为棺木上了几层漆,等棺木收拾好之后,众人将李大钊先生的遗体重新装殓,望他此后安眠。
5月1日,大家将李大钊的棺木抬到妙光阁街浙寺,希望能在此安放祭拜,可寺庙主人不愿让他们停放,最后在多方疏通下,同意将李大钊先生的棺木临时存放,可那一年革命形势并不算明朗,时局风云变幻,李大钊的棺木在寺庙中一放,就放了六年。
图
李大钊
李大钊牺牲半个多世纪后,被掩埋的墓碑重见天日
赵纫兰不安心,她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入土为安,年,在李大钊去世六年后,赵纫兰辗转找到李大钊的老友沈尹默、蒋梦麟、胡适等好友,希望他们能帮忙筹备后事。
霎时间,北大同仁、外地的共产党人、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等,纷纷慷慨捐献,为李大钊先生筹备葬礼。巧合的是,中国北平地下党也开始准备为革命斗士筹办葬礼,各方力量不谋而合,共同筹措李大钊先生的安葬事宜。
葬礼自然是需要家人在场的,彼时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已经24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年4月,李葆华北平门头沟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是敌人的通缉对象,所以要办葬礼,为保安全,李葆华实在不宜公开露面。
图
李葆华
次子李光华只有10岁,尚且扛不起如此重担。无奈之下,操办李大钊先生葬礼事宜的重任落在了侄子李振华的身上。
李振华比李葆华小3岁,是我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年李大钊牺牲后,李振华深深敬佩叔叔李大钊的精神,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李振华立志要继承李大钊未竟的革命事业。
经组织决定,让李振华以“长子”的名义出面,筹办李大钊先生的葬礼事宜,李振华欣然应允。
图
李大钊的葬礼
年4月23日,家人、北大同仁、各界人士、爱国青年等七百余人聚集在妙光阁浙寺内,按照习俗,李大钊的次子李光华先摔盆,送葬队伍随即出发。
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是用白纸黑字写的一副巨大挽联,上联为“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下联为“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横批是“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
李振华作为家人走在队伍的前面,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则跟在灵柩后面,沿途许多群众或是自发地加入送葬队伍,或是摆上祭桌,摆明水果、醇酒等,缅怀先烈。
图
李大钊与胡适、蔡元培、蒋梦麟
一路上,大家高呼“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响亮的革命口号,隔一会,又唱起了气势轩昂的《国际歌》,显而易见的,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场葬礼,更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抗议活动。
路上有百姓们的支持,也有敌人的阻拦,大家就缓缓行进着,直到黄昏时分,送葬队伍抵达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先生将被安葬于此。
为了安全,党组织并未直接出面,而是以河北省革命互济会的名义,为李大钊先生书刻了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一块镰刀斧头的图案,上面写着“革命导师李大钊之墓”。
按照道理,墓碑应该被树立于李大钊的墓前,但那个年代动荡不安,血雨腥风四处迭起,为保护好李大钊的身份,大家商议决定,将党组织书刻的这位墓碑与李大钊先生的墓一同葬于地下。
灵柩下葬,周遭痛哭流涕的声音迭起,有人站在墓地旁边,默默帮助亲属们铲土培墓,等安葬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怀着悲痛的心离去,从此,将李大钊先生的名字长记于心中。
图
李大钊
让人忧心的是,李振华在李大钊葬礼上的表现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他们开始盯上李振华的行动,李振华的住处两次遭到搜查,好在李振华及时返回了老家,人身安全并未受到威胁,此后李振华更名为李海涛,全身心投入于革命事业。
据后来李振华回忆,“年4月22日,叔叔葬礼的前一天,灵堂内已经摆满了挽联,有两位老教授特意送来了无字挽联,我知道,那是一种无声的控诉,表达着他们对李大钊难以言表的思念,以及对反对派悲愤的痛恨之情。”
年,李大钊先生已经牺牲了半个多世纪,共产党人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所惦念的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平安、美好的生活,当这盛世如先生所愿,党组织与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
图
李大钊烈士陵园
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在安葬李大钊先生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通过当年参加葬礼的一些人员的帮助,尤其是在李大钊儿子李光华的帮助下,相关部门最终发掘出当时被掩埋的墓碑。
年3月18日,党中央将李大钊先生的灵柩正式移葬到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内,而那块被掩埋了半个多世纪的墓碑也终于重见天日。
党中央重新为李大钊树立的墓碑上写道: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