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赢得“生态红利”_盘锦新闻
">
王劲松 张一峰
金色秋季,陈若琳、骆晓娟、杨凌等6位奥运冠军和运动健将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领导来我市观摩绿色产业,体验生态之旅,欣赏“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壮丽画卷,游览西溪文化旅游景区人文景点,观摩中粮集团健康肉食产业链基地,他们感叹:“满眼都是绿色,就像一次绿色旅游。”
绿满东台,诠释的是我市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坚持可持续发展,让绿色生态成为“金东台”又一张名片。
绿色转型,我市见事早、气魄大、动作快。早在前年,就壮士断腕,整顿“小化工”,依法关停55家化工企业,整合21家小炼钢、小纺织,砍掉168根烟囱,取而代之的则是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和纺织机械等一批新特产业项目。去年,又出台“18条”助推产业升级*策,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先后淘汰落后设备1619台套,仅此一项,年节约标准煤就超8万吨。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战略性和适应性开发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企业、资源等优势,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产业链条和生产要素的紧密型合作,鼓励企业合作重组、挂大靠强。今年,又专门出台培育大企业的意见,分类培植10家规模骨干企业和10家成长型企业,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鼓励企业技改扩能、创新创牌,迅速扶持和培育一批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四梁八柱”。
*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市把生态建设作为践行*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坚持抓生态建设就是抓民生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的理念,突出抓好包括生态保护在内的民生问题,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实际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市委、市*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抓实项目,打牢基础,建好生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级版”指标体系,把生态建设作为重点推进任务之一,提出既注重发展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既看项目数量,更看项目品质,让生态建设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并成为全市上下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在我市,不管招商项目有多大、技改扩能后的效益有多高,都要经过最严格的源头评审,先过“环保关”。近两年,由市发改、经信、环保、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合议庭”,先后否决或劝退了100多个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项目。
推进东台城市副中心—弶港新城建设,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制,在按照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引项目、布产业的基础上,把绿色港城建设作为沿海最大的生态工程,加快沿海成片林、防护林、(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道路绿建设,近3年新增绿地面积220公顷,建成绿色走廊50公里,*海森林公园、永丰林生态园和“风光渔”互补基地等一批景点生机盎然,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魅力绽放。
我市抓住契机,动员全市群众开展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突出改善城乡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管并重,疏堵结合,成效明显,12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全面拉开,45公里城市外环全线贯通,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4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05%,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12平方米,“人文东台、水绿城市”特色进一步展现。
绿色转型带来绿色增长。1-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开票销售3175亿元,增长313%,增幅创近三年新高,而工业用电量只增长107%,万元GDP能耗下降了39%,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同比削减48%。销售上去了,能耗下来了,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市产业结构正在变轻变新。而由此带来的生态叠加效应,正在全方位释放。
“全球最大的滩涂光伏电站在东台,养鱼发电两不误。”从濒临大海的梁南垦区登高俯瞰,但见架在2600亩鱼塘水面上方的光伏电站,由27万块蓝色多晶硅电池板绵延组成,海天一色,蔚为壮观。极目远眺,蜿蜒在海岸边的200多台、100多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如同童话中的“大风车”……沿海独特的“风光渔”立体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本地和外地游客,“节假日自驾游太多,还堵车呢”。
“仅这片匡围滩涂,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652兆瓦,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据沿海经济区负责同志介绍:其中太阳能装机容量200兆瓦、风能装机容量450兆瓦,还有2兆瓦来自中粮集团的生物沼气发电。去年,新能源发电量9亿度,占全市工业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清洁能源的输入,优化了全市能源利用结构。
我市不满足于风能、太阳能发电,还把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引来落户,拉长资源应用与制造互动的产业链,创新了沿海开发的引资模式。
如今,全国已有74家“大块头”新材料企业抢滩东台,分享绿色制造的先机。其中,上海电气集团做风机、上海玻钢院做叶片、上海泰胜集团做塔筒、江苏苏美达集团做光伏部件……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去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已达30亿元。
我市拥有156万亩滩涂、占全省滩涂五分之一面积,但并不因地大滩多、环境容量大而放松生态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科学推进“三个基地”建设,即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基地建设。如今,在我市85公里的海岸线上,海鸟翔集,风清气爽,无一污染项目。对老百姓来说,天蓝水清、随时“深呼吸”不是奢望。
近年相继落户的一批特色重大项目,正是看中东台资源环境和生态发展优势。于是,才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节能集团、中粮集团等8家央企抢滩投资,才有了中日合资光亚产业园、干细胞科技城等引进实施……绿色发展,正为我市赢得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
更多精彩
展览射灯 shoppaipaicom/266906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