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星期特刊丨一路寻找
TUhjnbcbe - 2024/7/6 17:06:00
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232715.html

一路寻找……

——数百名武警官兵与40多座烈士墓的故事

一路寻找不是探幽寻古,而是要永恒地铭记。虽然找到的只是烈士的名字,但留在我们心底的,是对先辈为国牺牲的无上敬意,是激励自己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题记

有资料显示,从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有多万革命者捐躯,有名可查的只有多万。

为了新中国,这些英雄儿女洒尽热血;为了新中国,这些革命前辈英勇捐躯。后辈们一直铭记着、也一直在寻找……

山东淄博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发生过多场战役,留传下来的英雄故事数不胜数。担负守卫勤务的武警淄博支队执勤一中队驻地名字有些拗口——南博山镇上结老峪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曾经历过残酷战火的洗礼,很多英雄从这里走出,也有很多英雄在这里牺牲。

今天的故事,就从中队官兵和一位烈士遗孤讲起……

老前辈,我们用心吟唱的军歌您听到了吗?

年春节前夕,中队像往年一样组织官兵到村里对上年纪的独居老人进行慰问帮扶。村支书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五保户”家中。

老人叫国先扶,79岁。大家屋里屋外地进行了一次彻底大扫除,又将带来的米面油装瓶入罐。指导员齐宏强边给老人家剪指甲边和老人拉呱,不承想竟然聊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老人是一位烈士遗孤。

老人的父亲国承典年参加革命,由于作战英勇,第二年就担任了博山县独立营班长。年11月,一场阻击战在博山县下庄打响,国承典在枪林弹雨中与日寇殊死战斗,壮烈牺牲,留下了两个女儿和年仅2岁的国先扶。

国先扶命运多舛,妻子早逝,儿子残疾。儿子成家后,国先扶独自生活。他告诉齐宏强,当年因为战事吃紧,部队只是通知他父亲在战斗中牺牲了,但遗体具体埋在哪里不得而知。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父亲的遗骨,与母亲合葬。

齐宏强默默地记下了老人的心愿,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当年那场血战的线索。说来也巧,几天后他在目标单位的阅览室里发现了一本年代久远的书籍《博山镇抗战史话》,“夏庄”这个地名多次在书中出现,表述为“博莱县四区夏庄村”。齐宏强注意到,战斗发生的时间与老人描述的高度吻合,老人口中的“下庄”有没有可能就是书中这个“夏庄”呢?

他在网上搜索后有了结果:在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同区的“夏家庄”相区别,当地政府决定将夏庄改名为“下庄”。

就在此时,《鲁中晨报》报道了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人员在下庄发现了一片烈士墓的新闻。齐宏强第一时间赶到现地,试图帮老人揭开那段湮没于历史中的往事。

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周末,齐宏强来到烈士陵园。夕阳下,松柏高耸入云,静谧的林间似乎能听到雪落的声音。他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生怕自己的脚步声打扰了长眠的英雄。

大部分烈士的坟茔已经与山坡融为一体,雪覆其上,呈现出黑与白的重叠。他细数了一下,烈士墓共有40多座,其中立有石碑的有30余座。由于时间久远,石碑上烈士的名字有些模糊,但仍可辨识。

齐宏强仔细地辨认着,突然间,那个在他脑海里萦绕了几百次、几千次的名字出现了——国承典!他使劲揉了揉眼睛,没错,就是国先扶父亲的名字。那一刻,齐宏强的眼泪夺眶而出,与落在脸上的雪花融在一起……

齐宏强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后,第一时间来到了国先扶老人家里。他永远也忘不了老人看到父亲名字时的样子:颤抖的双手按下了暂停键,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墓碑上的名字,嘴唇哆嗦着,突然间迸发出两个字:“爹啊!”

齐宏强将老人的情况反馈给村委会。村委会经过确认,上报有关部门为老人落实了军烈属的待遇,并且根据老人的实际困难,专门在村委会腾出一间房屋,把老人接过来照料。

又是一个周末,在距老人住所不远的执勤一中队,齐宏强与记者探讨着关于烈士与烈士后人的话题——

战争中必然会有牺牲,但我们应当牢记,牺牲的不是一个军装下面没有生命的躯壳,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为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年轻的脸庞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笑容怎么样活在亲人心中?他们的爱人、后人和亲戚朋友是怎样度过一个个没有他们的日子的?

那些默默无言的捐躯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用生命谱写了永恒的赞歌。历史是时代前行的坐标,英烈是民族兴旺的灯塔。忠于历史、勿忘英烈,应该成为国人基本的道德遵守。

3月底,在南博山镇上结老峪村村委会那间宽敞明亮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国先扶老人。老人身体虽然略显单薄,但声音洪亮。得知我是人民武警报社的驻站记者,老人指着齐宏强说:“可得好好写篇文章,好好表扬一下齐指导员。”

回忆起这前前后后的故事,老人激动地说:“我爹当年上战场打鬼子是为了老百姓,现在这些当兵的娃们也是在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干实事。”

离开老人的家,记者与齐宏强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中队走,迎面遇到一队准备到库区上哨的战士,带队的班长在行进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挥起的手臂格外有力。

齐宏强还礼后,望着远处绵延的群山沉默了许久,突然说:“这次寻找也让我感悟到很多东西,譬如对军人价值的思考。我愈发清晰地感到,军人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国家和人民;军人的脊梁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是说,我们军人的一切都是属于祖国的。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前辈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训练场上,牺牲的目的只有一个——军人的信仰!”

说完这些,齐宏强再次沉默。我们无声地看着喜鹊在林间飞来飞去,看着远处水库清污的村民摇着橹悠然自得,看着天上的云彩变幻莫测……

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记者分明听到这名青年军人体内拔节的声音,那铮铮如金属般的声响,就是信仰的力量。

“年3月16日,烈士回家”

执勤一中队官兵与老人的故事传到了支队,在支队党委“一班人”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当时,支队正在持续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党委成员讨论此事时达成共识——这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的绝佳教材。

淄博市具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如何才能把抓实课堂学习与用活驻地资源结合起来,真正把驻地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支队政委王帅带着问号来到执勤一中队调研,翌日他前往那片烈士墓,实地凭吊祭拜先烈。未曾想,这一拜又拜出一段故事来……

在那片墓碑中,王帅辨认出一个叫“陈洪一”的名字。碑文中记录:“陈洪一,原籍博山陈疃村,一九四零年在东邢村北坡战斗中殉国”。立碑时间为年8月1日。

刹那间,支队史馆英烈墙上的一个名字闪现在王帅的脑海中——陈洪乙。王帅清楚地记得,他曾在那面墙下给官兵做过即兴演讲。当时,他指着上面十几位英烈的名字介绍:“史料记载,这些革命先辈都曾在临淄武工队战斗过,而那就是支队的前身。他们的遗骨现在已经无处找寻,但先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那一刻,王帅觉得血液在沸腾、在奔涌。

老前辈,是您吗?在那座墓碑前,他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宣传股长的电话……

几分钟后,英烈墙上的图片清晰地传了过来:“陈洪乙,博山陈疃村人,博山县警卫队战士,年3月在东邢村掩护县委转移的战斗中牺牲。”

籍贯对上了,番号对上了,战斗地点对上了,除了名字中的一个字,其他的都对上了!

王帅大胆地设想,“陈洪一”应为“陈洪乙”的笔误。还有,这片烈士墓里埋葬的英雄,应该不是在同一场战斗中牺牲的。这一点从两次集中立碑的时间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齐宏强提醒他:“政委,我从目标单位借到一本年出版的《博山镇抗战史话》,咱们是不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佐证?”

王帅的眼睛倏地亮了,朝着山坡上的座座坟茔敬礼后快步走向汽车。

两个人在中队部整整查找了一下午,终于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年11月6日,夏庄战斗结束后,村民自发将烈士遗骨筑冢、立木碑,与年3月1日东邢村北坡战斗中牺牲人员合葬在一起。年8月1日,夏庄乡绅出资重修烈士墓,立石碑为念……”

晚饭早就凉透了,可两个眼睛红肿的人谁都没动一下筷子。

陈洪乙,他的出生年月已无从考证,但从其履历上来看,牺牲时应当还很年轻。他的故事和当年那些平凡的军人一样,已成为历史。在梦里,接过他钢枪的战友才会看到他的笑脸,听到他在战火中嘶吼着冲锋的声音。

王帅对记者说,看看眼前这漫山的坟茔,再想想多年前那些战斗的惨烈,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如刀割一样难受。我们必须记住这些革命先辈,告诉每一位国人,在我们的军队里,有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他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支队党委决定在各基层单位深入开展“寻找身边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把红色传统从历史中、展柜里、书本上请到现实中来,自下而上寻找发掘和系统梳理驻地的红色资源。官兵在瞻仰一件件历史文物、体验一幕幕历史场景、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产生触动,以实际行动传承英雄模范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支队长林彬是这个活动的“铁杆拥趸”,甚至还为那天没能跟王帅一起发现烈士墓而遗憾。当时,他正在淄川中队蹲点。王帅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他“陈洪乙烈士墓找到了”时,林彬喜极而泣,立刻召集中队官兵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在射击馆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组织训练的支队长林彬。讲起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这个魁梧的山东大汉难掩内心激动:“红色资源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我党我军性质、本色和作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每一名革命军人都必须继承好、发扬好。”

前往饭堂的路上,林彬提议先到史馆里看看。在那面庄重肃穆的英烈墙下,记者注意到,陈洪乙烈士简介后新加了一句话:“年3月16日,烈士回家。”

“每次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都会到史馆的荣誉墙前站一站。看着那一个个黑框里的名字,再想想自己面对的困难,就会发现,与英烈们的付出相比,那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困难。”林彬感慨道:“今天终于有一位支队的老前辈回家了。”

用心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对于官兵而言,铿锵的节拍就在脚下,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他们努力走好军旅每一步,就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老前辈,我们用心吟唱的军歌您听到了吗?

宣誓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心底的声音

“寻找身边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继续着,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接连传来。

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宋礼兴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主要是发动基层官兵,围绕驻地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历经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所形成的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承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载体,包括被群众口口相传的我党我军的战斗故事、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要求每个中队寻找出1至2处联系点,建立常态机制,拓宽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路子。

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用红色资源传承战斗胆识,培养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虎气,是总队砥砺官兵战斗精神的一贯做法。淄博支队开展的这次活动,无疑是对这一传统的一次提纯助力——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资源具体化,让每一名官兵从国殇的悲壮长河中汲取血性勇气,从战争的淋漓鲜血中传承先辈精神,从齐鲁大地的沧桑巨变中激发使命担当。

一个飘着蒙蒙细雨的周末,二中队组织官兵到驻地科苑街道红色家书馆参观。40余封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员的家书原件静静地躺在玻璃罩下,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指导员陈英涵给大家详细地讲解着每封家书背后的故事,中士聂广朋突然间插话:“我想起来了,咱们中队也有两封上了年头的家书。”

陈英涵点点头说:“那是老指导员谭和平在年和年间写给父亲的,当时他在聊城某部队当战士。信中除了汇报近期思想,讲的最多的话就是勉励弟弟远离歪风邪气,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待成年后到部队锻炼自己。”

聂广朋动情地说:“其实这份勉励,就是传承。”

陈英涵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对,这就是传承。”

聂广朋告诉记者,参观结束回到中队,党支部立即组织全体官兵重温入伍誓词。“面向军旗宣誓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我心里的声音。”说这话时,聂广朋眼中有泪。

高青县木里镇三圣村。

“6个弹孔,3处贯穿伤。”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掀起衣服,向高青中队官兵展示着自己的特殊“勋章”。

老人叫李继德,是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同班战友。年,年仅16岁的他在国内短暂强化军训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团2营6连。部队抵达朝鲜后,他又被调整到2营营部担任警卫员。在那里,他与营部通信员黄继光相遇了。黄继光比李继德晚入伍一个多月,却时常照顾这个小自己5岁的战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黄继光叫俺小李子,吃饭时老是给俺夹菜,说俺个子大吃得多。”回忆与英雄共度的岁月,老人脸上写满深情:“冬天俺俩睡在一个大通铺上,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他还教过俺说朝鲜话。”

年10月19日,在那场载入史册的上甘岭战役中,李继德目睹了黄继光堵枪眼牺牲的全过程。“那一刻,俺觉得自己的心脏在一阵阵抽搐,似乎渐渐裂开,涌出了滚烫的鲜血。”

忠诚与不屈结盟,是所向披靡的勇猛。

人群中存在着一种共生效应,与优秀的群体在一起,你也会被同化成优秀的人。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李继德满怀为战友复仇的念头勇敢作战、冒死冲锋。在两天后的一场战斗中,李继德身负重伤,告别了朝鲜战场,被送回国内治疗。

英雄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黄继光直到牺牲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他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之后,部队用绘画的方式还原了那个壮烈的时刻。

在李继德家中,那幅画像就悬挂在客厅正中。

李继德老人讲述那天的战斗场景时,不时抬起头望向画中人。突然间,他的目光渐渐模糊了,眼前升起一片迷蒙的白雾,泪水止不住地滚落下来。老人狠狠地用袖子擦去眼泪,然而没有用,新的泪水又止不住地夺眶而出。他的手在剧烈地颤抖,他的嘴张了张,却没有声音。宋礼兴连忙上前扶住老人,安抚道:“老英雄,别太激动了。”

此时,老人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忍不住呜咽起来。他向空中抓了一把,似乎想抓住老战友逝去的灵魂……

同行拜访的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深深地理解老人此时的心情。人回忆起来总是千头万绪,特别是在追忆挚爱战友的时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军人的回忆,不仅仅是线形的、单纯的岁月流逝,更多的是立体的、复杂的情感交替。

不忍心再过多地提及往事,因为那是对一位耄耋老人内心深处伤口的无情揭开。告别老英雄时,暮色已经降临,抬眼望,山很远、云很近,空气冷冽清澈,一眼能望到天边。看前方,有密林沟壑,有鸟啼虫鸣,还有一条小路。

在车内摇晃了许久后,宋礼兴的心情平复下来:“支队这次主题活动的效果超出预期,官兵在一次次寻找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灵魂一次次得到净化和升华。”

宋礼兴告诉记者,对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而言,难以忍受的不是艰苦、不是劳累、不是危险,而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年复一年的枯燥。这些都是能够理解的,因为这个群体毕竟都是95后、00后。但是经过这次活动,支队党委“一班人”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变化。

宋礼兴举了个例子——

他“包片”的中队有个“娇娇兵”,畏训、厌训思想不是一般的严重,自己多次做工作都收效甚微。没承想,前几天再次到那个中队蹲点时,他发现这名战士像变了个人似的,训练起来像小老虎般嗷嗷叫。课余时间,他主动找到宋礼兴说:“主任,通过这次寻找活动,我真正明白了训练的意义所在。因为,把一块生铁锻造成好钢,本身就是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必须时刻准备着,因为战争随时都会打响。”

此时汽车已经到了支队机关,一阵军号声响起,撕破了天边的彩霞。在那号角声里,记者分明看到,士兵们的胸膛里正燃烧着青春的热血……

追随您,我们已接过您的钢枪

支队教导队靶场。射击地线前,高青中队列兵朱江正聚精会神地瞄准目标。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冷静,胸中却有一团火焰在升腾。他攥着枪的手心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珠从额头和鼻尖滑落,流到衣服领子里面很不舒服,但他顾不上这些。

这是岗前培训的最后一次考核,前两次朱江的射击成绩很糟糕——分别只有19环和26环。如果这次再不及格,意味着他只能“回炉重修”。

不知何时,指导员曲诗伟站到他身后,轻声说:“如果还是觉得信心不足,就想想那天李继德老英雄对你说的话。”

朱江的耳畔响起了老人的声音:“训练都害怕的话,真到了战场上可咋办?小伙子听俺的,到关键时候就想想黄继光,就告诉自己,穿上这身军装,你就是英雄的传人。”那天,朱江和指导员一起去看望李继德,向老人讲起了前两次“败走麦城”的经历,并向他请教如何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老人毫不犹豫地对他说了这几句话。

朱江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果断扣响了扳机。

“砰砰砰!”几声枪响后,报靶员的声音响起——“46环!”那一刻,朱江的泪水夺眶而出。曲诗伟抱紧了他:“下周中队组织扫墓活动,到时候你可以骄傲地告诉英烈——自己正在成为他们的传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高青中队官兵进行了一次寻根之旅。他们看到,原本散落林地、在风雨中飘摇的烈士墓群已经修葺一新。拾级而上,一块汉白玉石牌上写着“下庄烈士陵园”6个镏金大字。

我们相信,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若泉下有知,内心肯定不会因“待遇提升”而起丝毫波澜。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有人说,无论身在何方,走到哪一条路上,真心是无处可藏的。因为回到了本心,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就能回到故乡。

历史车轮驶入年,支队官兵手持洁白的鲜花,默默地伫立在烈士墓前。他们与英雄前辈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英雄请放心,您的后来人已经成长起来,我们会沿着您的铿锵足迹继续前行。”

回望历史,昭示今天。我们应该深深地相信,当看到自己用生命换来的强大祖国和接过自己钢枪守卫着祖国的士兵时,那些曾把惊雷擎于胸口的革命先烈,那些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前辈,一定会感到欣慰,一定会含笑九泉。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又是一个春天至,怀揣新希望,我们再出发。

短评:一生追随周显喆

历史不复,记忆永恒。

无数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用鲜血和生命在深爱的国土上浇灌信仰之花。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从何而来?源于先烈蘸血书写的爱国爱民之歌。

这份精神力量怎样延续?传承!唯有传承!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武警官兵用红色基因浸润骨髓,靠信仰与信念、血性与担当,推动部队建设不断进步。广大官兵在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赓续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血脉,守望历经时光变迁而不变的革命初心,汲取继续前行的强大力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英雄用轰轰烈烈战斗、平平淡淡生活,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和忠诚,什么是使命与担当。但是,还有更多人已沉入历史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迹。烈士虽无名,却值得永远铭记。

淄博支队开展的活动,不只是找“人”,更是寻找我们的初心使命。他们在寻找中丰富了红色基因的内涵,也让新时代革命军人意识到了身上的重任。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他们的牺牲奉献换来的是今天祖国山河的无限壮丽。

今年的春天不一般,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肆虐。疫情带来苦难,但也激发出斗志。抗疫斗争中,无数人明知危险,仍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最前沿——这是职责,是使命,也是深藏在整个民族精神基座里的大爱。

疾风知劲草,苦难铸辉煌。强军梦、中国梦的实现是由伟大的中国精神来筑底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奋起。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延续几千年仍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是因为那一脉相传的精神。民族精神虽然是个抽象概念,但其表达载体和表现方式是具体的。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逃避不畏惧,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以无私奉献展现担当……人生,就是在一路寻找、一路擦亮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底色,人民子弟兵更是如此。

文字:潘明

供图:程子健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可能还喜欢

1、星期特刊丨时隔70年老兵回家

2、星期特刊丨蒙山脚下,一个英雄辈出的中队

3、星期特刊丨弄堂里的第37家“房客”

4、星期特刊丨一位烈士父母的心路:行走在大义与柔情之间

5、星期特刊丨王宝虎:一名特战队员的人生突击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贾振雄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王英豪、梁二敏

邮箱:wjxinmeiti

.
1
查看完整版本: 星期特刊丨一路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