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食用油:您吃对了吗?
专家简介刘晓风,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注册营养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甘肃省质检系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甘肃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和甘肃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营养学会食品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食用油是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的称为油,固态的称为脂,合并为油脂,油脂堪称餐桌上的“精华液”。超市里的食用油种类繁多,有菜籽油、胡麻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牛油、*油……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经常不知道到底该选哪种油,才能吃得更健康、更营养。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注册营养师刘晓风讲解了食用油的有关知识。
食用油的分类
正规来源的食用油可以分为动物油、植物油。动物油有猪油、牛油等,植物油有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
刘晓风说,粗略地讲,一定程度上植物油优于动物油,提倡烹饪时多选植物油少选动物油。主要是因为与动物油相比,植物油脂肪酸不饱和程度高、脂肪酸链短、富含各种维生素,这些因素对人体非常有益。但是动物油里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它是从深海中鱼类动物体中提炼出来的油脂,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有助于保持血管畅通,预防血栓产生,阻止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清除血液中堆积的脂肪,预防动脉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阻塞的发生。DHA有助于健脑益智,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透彻,刘晓风在这里特意介绍了脂肪酸的知识。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如果含量过高,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从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人体心、脑、肺、血管十分有益,可预防冠心病等疾病。
不同做法用油不同
刘晓风说,日常生活中,要想吃得更健康,不同的烹饪方法需要配备不同的食用油,否则用油不当,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她建议:
1.凉拌菜时选择橄榄油
橄榄油不建议加热使用,可直接食用,是做凉菜、沙拉、凉面的最佳油选。这类油的特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含量超过80%),油酸丰富,用来凉拌菜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其不饱和程度非常高,不能加热,否则就会破坏不饱和链,从而降低营养,因此这类油不适宜炒菜,最好凉拌冷吃。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有益。而且橄榄油不易氧化,所以橄榄油是名不虚传的凉拌好油。
2.炒菜时选择菜籽油和花生油
适合炒菜的油最常见的包括低芥酸菜籽油(如芥花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因为这类油有个共同特征,就是脂肪酸比较平衡,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耐热性较好,所以适合炒菜、煎炸、烧烤等。
注意事项
食用油是人们每天必吃的食物,其用法是否科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刘晓风在这里给大家提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不要“油上加油”
刘晓风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提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其中“大健康”方面就提到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要改变餐饮方式,烹饪时一定不要“油上加油”。如生活当中许多人炒菜时经常会先放些植物油,然后还要放猪肉片或丝,猪肉经过高温翻炒会渗出很多猪油在菜里,猪油油脂是非常高的,这就是典型的“油上加油”。食用油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改变烹调习惯,减少“油上加油”的行为,降低脂类摄入,是非常必要的。
2.炒菜时尽量热锅凉油
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然后再放菜开炒,不用等到油冒烟。这样操作的意义在于油的加热时间比较短,能最大化地保证油的品质。
3.不要长期吃单一品种的油
日常生活中,最好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者一段时间用一种油(如菜籽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如花生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4.尽量少吃动物油
动物油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因为动物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太高,过多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肥胖人群,建议尽量选择食用植物油。
最后,刘晓风说,日本人均寿命全世界最长,很大程度是因为摄入的油脂非常少,其烹调时没有炒菜,多以凉拌、烤食为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因此,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建议大家一定要改变烹调习惯,减少油脂类摄入。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屈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