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火爆,大有成为分享经济下一个风向标的势头,得到、路上读书、新世相、豆瓣等,纷纷上线知识付费服务平台,公开的数据显示,某知识付费平台,上线1小时即获百万收入。
为知识付费原本无可非议,然而,知识付费的形态却引发了不少争议,贩卖者在几分钟之内讲完一本书的内容,是否真的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人批评,消费者花钱购买的,只是“二手知识”。与此同时,火热的表象之下,不少滥竽充数的产品泛滥,甚至有人根本没有读书就敢讲解。因此,有批评者指出,“知识付费”,更像一种工业时代的“反智产品”,只会让人离知识更远,而非更近。
正方不妨当作一个懒人包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量一直在增长,但却很难再进行深度的阅读,因为可读的东西太多了,大多数时候,只是浮光掠影,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很多现代人也是这样,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却沉不下心来,这可能就是视听类的知识节目走红的原因吧。
有人说这样得来的知识不是知识,仅仅是知道而已,也有一定的道理,通过试听媒介介绍知识,要让普通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必然是简单化、碎片化的,不会很深入,这是它的传播特点决定的,如果真的很深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拥趸。所以,这其实看作是一个知识的懒人包,把一堆东西打包,在外面贴上标签,你只要看标签就知道是什么,但也只是知道这么一点儿。靠听这样的讲解,是不可能变成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的。
这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却也是它受争议的原因。人们为了了解某些知识而付费,但付费之后必然会有很高的要求,当发现要求不能满足时,肯定会失望。事实上,这些听来的、吉光片羽的知识,最大的作用是以资谈助,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能跟上人家的节奏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往往知识面很窄,他们大学本科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对本专业可能很了解,但专业之外的知识了解的极少。这是现代学科本身的特征所致,在今天,学科的专业分化越来越强,越来越细,哪怕是管理、经济、文学、历史这些学科,也非常精深,不是认识字就能懂,要经过长时间专业的学习才能入门。一段简单的介绍,绝不可能让人真的了解这个领域。
也有人觉得传播者本身的素养很重要,如果有足够的素养,可以让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当然希望知识付费的从业者有更好的素养,但不能要求他们都是专家,事实上也不可能。知识付费是一个依靠传播媒介存在的产业,它的从业者,是精通传播的媒体人,而不是学者。所以他们的讲解会很生动,很吸引人,但和专业性没有太大关系。消费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以专业学者的标准去要求,只要他们不曲解、不走样、不传播错误知识即可。
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付费没有价值,因为就算最差的效果,至少也能作为一种谈资。事实上,随着学科专业化的加深,不可能再有达·芬奇那样贯通百家的全才,即便是专业的学者,也只能在有限的领域里深入,其他领域,能够泛泛地了解已经不错了。所以我觉得,这种视听类的节目,一方面可以帮助人拓展一下知识面,另一方面,如果能获得一些简单的启发、感悟,那也很好。而且,价格并不高,可能就是在饭店吃一顿饭的钱,听听又何妨呢。
当然,随着产业本身的发展和成熟,未来知识付费的节目,也慢慢会向专业化、深度化发展,知识的领域太大了,哪怕仅仅是一个学科,其中的知识也庞大到一个人一生都学不完,因此,现在这种表面化、碎片化的知识介绍,可能很难长期吸引消费者。如果能够找到自身的特点,在某一个领域深度发掘,可能生命力会更长久,比如某个节目专门介绍天文知识,另外一个则专注于历史,这可能会是未来的一个形态。
反方真想学习还要下苦功
杨阳(中国*法大学教授)
如果仅从资本运作的方面看,“知识付费”当然值得佩服,但从社会影响的层面去看,很难说是一个好还是坏的创意。
它的好处很明显,可以让人多一个接触知识的机会,尤其在今天,各种调查都在显示,我们的国民阅读率并不高,不仅一般人读书不多,就是知识阶层中,也有许多人很少读书,这样的情况下,“知识付费”的服务,多少可以让人接受一点儿知识,总比不读书要好。而且,购买服务的人其实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东西。首先,可以从这些付费的知识服务中获得线索,尤其在这个出版也空前繁荣的时代,书太多了,想要在书海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确实很难,付费的讲解本身就有筛选功能,理智的读者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服务,发现自己需要的书,再找到原书去读。当然,如果仅仅是通过这种方式掌握知识,甚至以后再去炫耀自己的博学,那就要小心,万一遇到假冒伪劣的服务,可能就会闹笑话。
不好的方面同样明显,它是知识快餐化的表现,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在快速地快餐化,不论是经典名著,还是专业的知识,都被一股脑地用快餐的方式推销给大众,每个人也都以吃快餐的形式去理解。过去我们这一代人学习的时候,没有互联网,也没有这么多的知识服务,想了解经典,就去一页页地读名著,想知道某个领域的知识,只能一点点啃。但到了互联网中成长的这一代,他们了解知识的方式,更多通过漫画、游戏等渠道,就好像了解“二战”史,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候要读很多书才能了解大概的轮廓,但现在的年轻人,玩游戏就可以了。我自己就遇到过一个现实的例子,大概在十年前,有一回我儿子忽然问我《山海经》的事情,我很奇怪他怎么会对《山海经》感兴趣,结果他告诉我是玩游戏的时候碰到相关的内容了。
不能说这样的方式一定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但真正想要进入到某个领域的人,并不适合通过这样的渠道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一部经典,快餐式的了解,最多也只是知道它的大致内容或者观点,这还是讲解者能够准确解释的情况下。但事实上,一部作品,绝不仅仅只有观点,观点的背后,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思维方式、大量的材料、论证过程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作者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到他的思维方式。简易化的讲解是绝对不会有这些东西的,通过别人介绍获得知识的人,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思维训练。更值得担忧的是,一旦习惯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知识,就容易失去自身探索、思考的能力。这就好像上大学一样,在网上听完所有大学的课程,和真正上一回大学,完全是两回事。真正的大学生活,绝不仅是课堂上那么一点儿时间,更多还在课堂之外。一本好书亦如是,只有精读下去,认真体会和思考,和作者对话,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
事实上,在教学中,老师在帮助学生阅读的时候,也会提供一些导读、讲解等,但做这些的目的,恰恰是让学生们去阅读经典,而不是让他们读完导读就够了。比如我们曾给许多专业的学生,列过一个本专业50本阅读书目,并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给每本著作写一篇-字的导读,为的是帮助他们选择,而不是代替阅读。
●主持人说
真读书,才不气短
汉朝的孔安国做《尚书序》,里面说,伏羲、神农、*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其实这些书,谁都没见过。可自古以来,号称读过的人却不少,《左传》里说楚国的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汉书》里说光禄郎周兴“三坟五典,无所不览”,三国时丢了荆州的刘表,号称博闻强识,可以“论三坟八索之典”……
针对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们都只是知道分子,只听过名字,没读过内容,关键时刻难免英雄气短,清朝的大才子袁枚,自撰对联称“斯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结果引来同时代的学者赵翼上门借书,只好撤下对联。读书,当然要真的读,听过的不算,万一有人较真儿呢?
本版主持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