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30日电(刘刚曹妤)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梁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凭借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1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梁平区积极探索非遗的保护传承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
怎么传?如何承?梁平给出的答案是:自上,以文教结合的方式在校园内建设传承实验基地,确保非遗传袭不断代;自下,将非遗资源禀赋转化为生产效益,承继利用走出一条“非遗+产业”的致富路。
一传一承间,古老非遗焕发新生机。
在梁平博物馆讲解员的指导下,学生正在体验套印梁平木版年画的过程。新华网发(张常伟摄)
亮出来,博物馆里品鉴千年都梁
年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梁平博物馆开馆了。
馆内“缤纷非遗”展厅,可窥见梁平“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斑。
入馆,眼前便是造型粗犷、色彩对比强烈的晚清民国木版年画以及新年画。“梁平木版年画”,一种为庆贺年节而雕版印制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品,以二元纸为原料,经过蒸纸、选木与雕版、多层套印等工序,从刷房中诞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可追溯到宋朝时期,北宋年间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馆内,一幅幅人物花鸟竹帘画栩栩如生,历经千年依旧鲜艳如昨,可见古人技艺之高。
而“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则皆是流传于梁平境内的民间音乐形式。梁平竹雕、梁平土陶、梁平蓝印花布、礼让草把龙、梁平接龙习俗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梁平,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都梁儿女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一座博物馆,道不尽千年都梁。
梁平现有各级非遗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5项(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市级非遗名录26项,区级非遗名录项。
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3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先后被文化部公布为接龙习俗春节特色文化地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梁平木版年画之乡、梁山灯戏之乡、梁平癞子锣鼓之乡);“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年12月,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编、梁平土陶技艺入选第一批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载体,博物馆雕刻着历史的痕迹,也撰写着发展的轨迹,成为梁平非遗文化的生动缩影。
梁平区双桂初级中学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蓝印花布非遗课堂正在开课。新华网曹妤摄
传下去,非遗课堂留住根和*
蓝印花布,是用一种传统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方法印制而成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仅蓝白两色,便能创造出千万艺术造型,可保存数十年不褪色。
身着蓝印花衣裤、头戴印花帽,背蓝印花布挎包,挂蓝印花门帘。20世纪40年代,蓝印花布染坊曾遍及梁平城乡,达到“村村有靛塘,人人能染织”的盛况。
随着机器纺织代替手工,以腈纶、涤纶为主的化纤面料迅速占领市场,蓝印花布面临淘汰。“洋布更舒适、便宜、美观,所以蓝印花布慢慢失去了市场,没有办法,我们镇上所有染坊都关闭了。”在梁平,蓝印花布唯一代表性传承人蓝振学已年近花甲,却一度找不到想要学习技艺的年轻人。
流传了1余年的传统技艺面临着断代,培养“人间国宝”——非遗传承人迫在眉睫。
9月24日上午,在重庆市梁平区双桂初级中学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课堂悄然进行。初二四班的30余名学生正端坐在非遗教室,宣纸画出图案,利用复写纸印在牛皮色硬纸板上,用刻刀雕刻出镂空呈现阴阳面效果,在孩子们的手下,一张一尺见方的硬纸板变成一块块简单的雕版工具。
“把刻好的纸板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干后放入染缸,20分钟后取出透风30分钟,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精美的蓝印花布就大功告成。”说话人是谢朝露,是这堂非遗课的老师,也是一名95后大学生。
从外企辞职,回到梁平老家做起蓝印花布,谢朝露有自己的想法:“刚出生时,我的襁褓就是一块蓝印花布,看着这项曾经盛行的传统非遗技艺逐渐没落,心里很难受。去年,我辞职开始专心研究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如今我教孩子们制作蓝印花布,希望这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能一代代传下去。”
在文化与教育相融合培养传承人中,梁平区文保中心与学校一起,通过开展“非遗”文化展览、进行学校教师传承人培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学生中培养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培养传承人。
“从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以传承基地的方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梁平区副区长徐勇说,区*府首批公布命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10个、传承实验基地6个,其中6个传承实验基地都在区内的中小学校内。
与此同时,还通过编辑“非遗”乡土教材的方式,把“非遗”文化融入教育中。目前,已编辑梁平癞子锣鼓、梁山灯戏等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校本教材,培养了几千名“非遗”学生传承人。
梁平区屏锦镇新桥社区的编织车间,工人在用竹条编织仿古灯笼。新华网发(刘辉摄)
活起来,“非遗+产业”拓宽致富路
一手横握篾刀,另一手指尖紧捏竹条,一压一挑,两手一齐用劲,青竹皮与*芯顺势剥离,半寸宽、一尺长,薄如蝉翼的篾条就完成了。在梁平区屏锦镇,小小的竹编车间,十几个工人正在娴熟的破竹、制篾、编织。
拥有西部地区最大、面积达42.8万亩的竹林,梁平人民将百里竹海资源禀赋发挥到了极致。
从编来自家装米、淘菜到成为致富产品。年,梁平竹编搭上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活”了起来。
“我一天大约能编两个竹篮,每半个月给村合作社集中交一次货。他们包销路,我就负责投劳力出技术,别的都不用管。”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村民李治安说,竹编也不费太大劲,正适合有闲工夫的老年人干,一个月有0多元收入。因为有钱挣,村里已有近20户农民重新拾起了竹编技艺。
“看到原生态的竹篮、竹椅受到游客欢迎,我们在村里还专门开辟了竹制品工艺陈列馆,并准备新开发竹制婴儿床、小茶几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宽销路。”猎神村村干部李安超说。
用活非遗资源,蹚出一条文旅结合的发展路子。如果说梁平竹编的兴起靠的是自然资源禀赋,那唱着梁山灯戏的农民乐队,则是因市场需求而自发重拾起这项传统文化技艺。
梁山灯戏也叫“包头戏”、“端公戏”或“胖筒筒调”,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戏种,具有民众化的题材、口语化的台词、嬉笑闹扭跩跳的表演风格,深受老百姓喜爱。早在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来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民间戏种,梁山灯戏却因演出人员老化导致表演人数锐减。
“虽然有专门从事表演的梁山灯戏剧团,但是只有20来个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只有在大型节日庆典或者参加各类比赛的时候群众们才能看一场正宗的灯戏,渐渐的很多年轻人都没再看过梁山灯戏了。”梁平演艺协会会长石权表示。
带领梁山灯戏走出“不为人知”的困境,由村民们自发组成的农民乐队是主力军。
9月24日下午,梁平区梁山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内,梁山灯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雪莲正在组织十几个队员排练晚上的演出。他们中有的是留守妇女、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返乡大学生。
“演灯戏成了一种活路。”王丽娟(化名)本身是一名留守妇女,两年前加入农民乐队。“每天下午三点,我准时来到排练室,排练晚上的演出。我们在学校、社区、乡镇,甚至周边区县承接演出,每个月能演20场,一年有近场,每月能赚元。”
唱灯戏能赚钱,这吸引越来越多像王丽娟一样的人加入进来,全区农民乐队规模逐渐壮大到个。
“这种组成形式自由的演艺团体,以‘商演’的模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盈利的同时又承担着灯戏传承的使命。现在,在梁平区内能够从事专业梁山灯戏表演的人数扩大到余人,并且都是30岁左右的中青年。”石权表示。
如今,在梁平,节庆盛会或者红白喜事,老百姓们总离不开灯戏。梁山灯戏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又火了起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