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8日,一位上穿黑色中式对襟衫,下着白布短裤的教授样人物盘坐在一块草坪上,对着身边持枪的人说:“此地甚好。”而后被刽子手从脑后射击死亡。这位面对死亡也波澜不惊的人物就是瞿秋白,他是我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一生致力于“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一年,他因为宁死不向国民*低头而被处以死刑。
瞿秋白幼年经历了很多坎坷,也因此更加谦逊客观。年,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一个逐渐衰落的书香门第,瞿秋白的父亲生性淡泊,擅长绘画、医术、剑道等,却并不参与家业的管理而只是住在叔父的家中、依赖伯父的经济资助,但是随着家道中落,瞿秋白一家被迫离开,辗转各地租房居住。年,刚刚十岁的瞿秋白进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当时的校长曾经留学日本,接受过国外先进的革命思想,并且是同盟会的成员。瞿秋白就是在这里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有了反清反封建的意识。
年冬季,瞿秋白一家的经济情况再陷低谷,拿不出学费的瞿秋白只好辍学。第二年,瞿秋白的母亲金璇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巨大压力而自尽去世,心酸的瞿父借了一百多元,却只买得起一口棺材而无钱去安葬。此时的瞿秋白算是看尽世间贫苦,含泪写了一首诗:“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次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幸运的是,此后不久瞿秋白得到了表舅母的帮助,寄居在汉口的堂兄家中,并且开始在武昌外国语学院学习英文。次年,瞿秋白又随表兄到北京,并且在外交部办的免费入学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这里,也是瞿秋白参与爱国事业的开始。
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此时正在俄文专修馆学习的瞿秋白怀着巨大的爱国热情投入了北京学生运动,并且被选为专修馆的学生总代表,之后参加了北京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为了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这是瞿秋白在经历了之前困苦的20年之后第一次在爱国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对民主、科学的渴求欲愈加强烈。年初,瞿秋白加入了李大钊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在李大钊等学者的帮助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瞿秋白也开始了一份新的事业,领导学生运动。
瞿秋白既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爱国青年,又是一个懂得英语、俄语的外语人才。年8月,因为有着俄语特长,瞿秋白被《晨报》、《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去调查、采访,当时国内的李大钊、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爱国人士都对他怀有着很大的期望,希望瞿秋白等赴外记者们可以为大家找到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一共在苏俄待了两年,在此期间,他走访各地,做了很多细致的调查和采访工作,并用心地写成通讯稿传给国内或总结成书。他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国内的真实情况,告诉国人十月革命的进步意义。瞿秋白还有幸采访到列宁同志,成为了唯一一位和列宁交谈过的中国记者。
年,瞿秋白在莫斯科听到了中国共产*成立的消息,十分欣喜,并很快通过同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年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的代表到莫斯科参加会议,瞿秋白担任其翻译。回国之际,陈独秀邀请瞿秋白一起回国工作,瞿秋白怀着对建设祖国的希冀答应了他。回国之后,瞿秋白负责管理中共宣传工作,并且担任中共中央刊物的编辑,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问题,并且在之后成立的上海大学中担任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
在中国共产*的发展过程中,瞿秋白一直尽心尽力,运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他在苏联实地调查的经验去解决中国的国情问题,但是年2月,未能及时地从沦陷的中央苏区撤退的瞿秋白被国民**府军逮捕。在暴露身份之后,国民*提出,只要瞿秋白为他们做翻译工作,不需要发表自首书也可以被释放。瞿秋白却仍然断然拒绝,最终被判处死刑。
负责羁押看管瞿秋白的宋希濂是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教时的学生,纵然如今派别不同,所信奉理念、所接收到的指令也不同,宋希濂还是表示了对老师人格的极大的尊重。在行刑之前,他请老师到监牢外的公园中拍照,为老师准备了一桌酒席。瞿秋白对他讲:“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之后,瞿秋白唱着俄语的《国际歌》,坦然走向刑场,迎接自己的死亡。
瞿秋白和鲁迅互视为知己,鲁迅曾写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赠与他。瞿秋白与鲁迅都是中华民国时期爱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都是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笔敲醒沉睡中国的思想者,也都是铁骨铮铮的文人墨客。纵然瞿秋白英年早逝,历史也依旧铭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人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