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说戏小课堂京剧行头潇湘晨报
TUhjnbcbe - 2023/1/10 20:25:00

京剧行头

“行头”是称谓戏曲服装的术语。旧时戏曲班社总是不停地游走江湖,到各地巡演,演出服装和道具便成了不可缺少的装备。“京剧行头”是京剧各种角色穿戴服饰的总称,包括服装、靴鞋以及一些随身的饰物。

京剧服饰色彩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外形看,只觉得京剧行头色彩斑斓,缤纷夺目。实际上,京剧行头的使用极其复杂讲究,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图案设计,都秉持着中国京剧艺术一贯的写意风格与象征手法。京剧行头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时,既不奉行唯美主义,也不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而是兼顾生活的真与形式的美,并以美为主导,可以说遵循的是一条尚美的原则。

京剧行头以明朝服装样式为主,在此基础上会根据演员表演特点进行改良设计。梨园行有这样一句话:“宁穿破,不穿错”。可以说,京剧舞台服饰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谁该穿什么,都有独立的一套规则可循。

京剧行头主要分为官服类(蟒、官衣)、常服类(褶子、帔)、武装类(靠、箭衣)、盔帽类、靴鞋类。

01官服类

蟒,传统戏曲中龙袍、蟒袍的简称,帝王与高官权贵的专用服装。其样式为圆领大襟、阔袖、袍长及足,满身纹绣,上为云龙,下为海水。有男蟒和女蟒之分。

官衣,模仿明代文物管常服制作,样式与蟒同,圆领大襟,无满身纹绣,上绣仙鹤等飞禽,颜色有紫、红、蓝、黑等,依颜色区别官阶大小。

02常服类

褶子,是京剧舞台上用途最广、装扮形式最多、最为常见的袍服类服装,分男褶子和女褶子两类。旦行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花褶子多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没有刺绣的称为素褶子。

帔,有男帔和女帔之分,男帔较长,女帔至膝并配有裙子。一般依人物不同,绣有团龙、团凤、鹤、鹿、牡丹、花卉等图案。

03武装类

靠,又称“甲”,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靠通常绣虎头纹或龙纹,背间有一虎头形的背虎壳,上可插四面三角形靠旗,腿部有两块护腿,为靠牌。靠有软、硬两种,软靠不用靠旗,依剧中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和脸谱区分靠的颜色。

箭衣在戏曲舞台,上至皇帝、高级将领,下至一般武士皆可穿用。

04盔帽类

盔帽多用纸板、铁纱,底涂动物胶、油漆或贴金、银箔、点翠,装绒球、缀光珠等制成。盔帽按人物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分别使用。

05靴鞋类

传统戏曲常用的鞋靴种类繁多,有高方、朝方、快靴、虎头靴等。高方即厚底靴,高腰、方头、底厚二三寸、黑缎面、白底,为生、净角色穿蟒、官衣、靠等作庄重威严打扮穿用。

京剧行头的制作历来精美绝伦,面料是绫罗绸缎,图案是五彩缤纷的手工彩绣,需要一针一针完成,每一个图案的样式颜色都不是凭空想象,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查到出处来历。每一件戏装都要按演员的身材量体裁衣,有些图案设计还要根据演员的流派风格进行修改。走进京剧,一起感受京剧行头之美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戏小课堂京剧行头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