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前三季度GDP增速高于6.8%,也高于全年6.5%的预期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实际增速7.5%,比人均GDP增速快1.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比5年前提高3.5个百分点。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些数字背后是迎难而上的智慧和勇气。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就能撬动全局。
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刚需。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在租赁市场、土地供应、金融管控等多个领域深入推进,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租售同权”、“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纷纷展开。
向改革要动力。8月,中国联通正式披露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鸣响了重点领域混改“第一枪”。政府和市场各归各位,机制变革激发出持久的活力。今年1至10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雄安新区不仅承载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域增长新引擎”的功能,更是中国新时代城市群建设的标杆工程。
“灰犀牛”的警钟高悬,与之伴随的是一系列政策和监管措施,减轻宏观经济失衡、控制金融风险。年前11个月,非金融行业信贷总额的年化增速放缓至14.1%,而年是15.9%。非银行金融市场的信贷扩张减速更为显著。
年的中国经济仍将是增长与转型的“共振”,更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加快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财税改革等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减速增质”的特征将进一步凸显,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底气与韧性。
次调控下的楼市新象
词条房住不炒
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年在全国“两会”上成为讨论热点。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座城,多项调控政策。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程度史无前例。正是这些调控文件,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变得与以往不同。
房住不炒下,限售成为本轮政策最大特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各地都加大力度实行限购、限售、限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预计限售将快速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后续可能会超过50个城市执行限售而在房住不炒中,长效机制的建立则是重中之重。推进租赁市场的建设,就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在11月出台的36条政策中,提及租赁的政策就有16条之多,包括成都、北京、深圳、武汉、浙江、郑州、江西、东营、菏泽等城市。以北京为例,不仅增加租赁房源供应,增加包含有自持地块的土地供应,还鼓励正规长租公寓等业态发展,以及租房消费贷款等。
如今,传统的房地产商、中介公司,或是京东、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均开始涉足房屋租赁市场,银行也不愿放过“房住不炒”的风口。建设银行推出租赁平台以及针对个人的房屋租赁贷款业务;招商银行则在今年完成了首单长租公寓类RIETs项目。
房住不炒正在引导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多数热点城市新房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北京晨报记者姜樊
发现它、战胜它
词条灰犀牛
比喻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年,“灰犀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里,引发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