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930/4975793.html晨报讯(记者梁耀华)5月19日上午,省*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介绍了我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关情况。
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脱贫攻坚战以来,省委、省*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解决好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年以来,我省加大力度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现各类问题静态清零、动态保障。
在义务教育方面,实施“一县一案”控辍保学,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应安置尽安置,确保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失学辍学。
在基本医疗方面,深入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策,新建改建村卫生室所,补充村医名。“三保险三救助”惠及贫困人口.96万人次,住院综合保障比例接近90%,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保制度保障。
在住房安全方面,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37万户,惠及万贫困人口,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在饮水安全方面,聚焦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新建改造工程1.8万处,解决.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确保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张建成说。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硬性任务,是确保脱贫质量成色经得住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省要把跟踪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作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内容,持续压实各级*委*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牵头部门主管责任,建立完善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延伸
今后,教育、医疗、住房、饮水这样保障
5月19日上午,在省*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月忠、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省住建厅副厅长翟顺河、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兵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今后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解答。
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省教育厅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精准摸排辍学学生,严防辍学新增反弹。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今年建设改造所寄宿制学校,提升学校办学能力。推进“晋享云课堂”建设,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策。今年招聘名“特岗教师”,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
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随迁子女的关心关爱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坚持“一人一案”开展残疾儿童入学评估鉴定,确保接受适合的教育。
乡镇卫生院将设置中医馆
下一步,我省围绕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弱项。
到年,我省要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具体而言,就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脱贫县有1医院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脱贫地区乡镇卫生院和行*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签约家庭医生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规范管理率达到90%;大病专项救治病种≥30种;脱贫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十四五”期间总上升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
此外,我省还要逐步扩大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和慢病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县域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内互认,深入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住房安全保障范围扩至六类群体
围绕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省住建厅将从四个方面持续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保障对象方面,在原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的基础上,将保障范围扩展至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以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策,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和农村低保边缘家庭。
保障方式方面,在财*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房屋保险*策,鼓励金融机构向享受危房改造*策的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对已实施过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有条件的地区可再次纳入保障范围。
保障机制方面,与乡村振兴、民*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的长效机制,对监测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发现一户、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确保所有保障对象都能住上安全的住房。
保障成效方面,严格落实住建部“五个基本”要求和我省农房建设“四办法一标准”,通过*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管理,在确保房屋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农房设计,完善农房使用功能,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让农村群众长久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我省水利部门将以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为重点,以提升农村群众供水标准和质量为目标,在工程布局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
工程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水源工程,补齐水源工程短板;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推进实施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
工程管理方面,强化水费计收和运行管护,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具体而言,就是实施县域内城乡供水规模化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以县域为单元推进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形成县域内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工程运行体系。对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向周边辐射,形成一定区域内农村供水规模化的供水格局。
我省还要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条件。坚持*府主导,多元投入,实施一批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巩固拓展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对部分地区的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稳步解决农村供水保障“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加强农村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把好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检测关口,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饮水安全不稳固、易反复的问题,以强有力的举措保障农村群众长久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晨报记者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