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暑,这应该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但是受台风外围影响,整个安徽似乎“消了暑”,但凉爽只是暂时的,随着台风安比一步步远去,高温将再次席卷安徽。
以合肥为例
今天开始气温又将重回巅峰
而且有望刷新今年最高纪录
省气象台说
24-29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
多短时阵雨或雷雨
最高气温35~38℃
局部超过39℃
气象专家提醒
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此时天气湿热
既要注意防暑降温
还要着重祛湿
一说到防暑降温
大家常常调侃的一句话便是:
合肥电网负荷“预警”
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防暑,却不想引起了一项特殊的“预警”。因为持续高温影响,合肥电网负荷近期不断攀升,至7月20日晚间8时40分,最大负荷达到.1万千瓦,今夏首次打破历史纪录。当日24小时,全天用电量累计达1.39亿千瓦时,同时打破历史纪录。安徽省也已经发布了,电网电力供应蓝色预警。
合肥供电公司呼吁广大市民,在用电高峰期的12~14时、20~21时,减少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并尽量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
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三伏天已经开始,而且最热的“中伏”足足有20天。哎~~这种天气只想和冰箱厮守终身!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养生。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如何过好三伏天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
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后果多严重呢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0多岁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两年以后,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肤变硬变黑,并出现内脏损害,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
还记得当年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后,天天一犯病就冻成狗,身体里都是“寒邪”,最后要靠“九阳神功”才能逼出寒气。
可见,万一寒气入体有多么可怕。况且:你们谁会九阳神功?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三招
第一: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第二: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第三: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天要常喝热水
那么,三伏天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
三伏天喝热水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的。
运动适当出汗、泡脚微微出汗都可以祛除寒气,不过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要除寒气平时可以少吃螺、西瓜、柿子、蟹、河蚌、竹笋、荸荠、苋菜、*瓜、藕、鳖、绿豆等寒性食物。
如果只是想通过喝热水,一朝一夕就祛除体内的寒气,是万万不可能的。
食疗记住“三”字法则
第一:肉,入伏吃三肉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三伏天来吃,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医院沈雁英教授介绍,现在人们太贪凉了,冷饮一杯接一杯,空调一吹一整天。这时疾病也来了,比如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空调则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调,早上起来觉得头很痛,饮食中吃点羊肉就缓解了。
/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三伏天,为什么要吃鸡肉这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呢?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介绍,这是因为人在三伏天时,体力消耗增大,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适当吃些鸡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鸡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非常适宜人体消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帮助恢复体力。
/猪蹄:丰富的维他命/
三伏天出汗多,人体中各种维生素(维他命)损失也多,这个时候吃点猪蹄,可以很好的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镁、铁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
第二:瓜,入伏吃三瓜
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
/吃苦瓜:人伏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吃丝瓜:人伏平痰喘/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吃冬瓜:入伏增食欲/
“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饭,入伏三主食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初伏吃饺子:平朴效果好/
初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初伏吃饺子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太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中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几滴香油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瓜丝、菠菜等,浇上蒜泥,不仅刺激食衣,而且“败心火”。
/末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
到了末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怎么样?
是不是又学到几招?
赶紧用起来吧!
来源:江淮晨报、高质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