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祥股份(.HK):深耕海外,发力食品,打造鸡肉领先品牌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22/23年净利润为2.96/4.28/5.77亿元,EPS为0.2、0.3、0.4元,基于公司在新零售渠道的快速发展,给予公司8倍PE,合理股价3.7元人民币,折合港股4.4元港币股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生鸡制品业务稳扎稳打,保证品质稳定供应;公司采用一体化“从农场到餐桌”模式,从而有效管理整个流程保证食品安全;并建立笼养系统,募投新产能,通过将个自有肉鸡场改造成笼养系统以提升公司的产能,预计成本效益增加5.96%。公司重研发、铺渠道、打造品牌,全食品业务快速发展;公司于年开始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业务团队经验丰富;公司董事长于企业及业务管理方面拥有逾6年经验,且于家禽业拥有9年经验,其次在养殖、研发、品牌管理等方面均拥有具有资深经验和能力团队;)重研发:公司拥有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与研发团队,同时公司拥有山东、上海及东京三个研究中心协同互动,重点发展优形品牌,不断开发优质单品;2)铺渠道:辐射全球、覆盖全国、渗透全网;新零售渠道实现跨越式增长,新采集渠道绑定大客户,新出口渠道寻求多样合作;3)多营销铸就品牌影响力:目前公司拥有基础品牌“凤祥食品”、消费升级与健康食品品牌“优形”、老字号品牌“五更炉”等。看好禽肉制品空间广阔,未来顺应新渠道持续发力;随着消费场景、消费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禽肉深加工市场规模将以20.%的复合增长率继续稳定增长。同时顺应消费趋势向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发展,年公司ToC业务占比大幅提升至20.34%,未来ToC端渠道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也是公司未来主要增长点。同时便利店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新需求逐步显现。风险提示:疫病风险、产品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凤祥股份(.HK):深耕海外,发力食品,打造鸡肉领先品牌》,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建龙微纳()首次覆盖:吸附分子筛龙头,进口替代剑指百亿市场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分子筛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优势、客户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我们预测公司-3年EPS分别为2.8/3.94/5.0元。结合PE和PB估值,目标价为99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深耕于吸附分子筛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强势。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分子筛吸附剂具备万吨级产能的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此外,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策绑定核心技术员工,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我们预计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市占率将持续提高,盈利能力保持强势。分子筛应用前景广泛,国内竞争强度小。制氧方面,“吸氧”是新冠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推动了制氧市场供需体系的“重建”,也暴露了国内常规医疗和家用吸氧、制氧的短板。随着工业制氧市场的扩大,深冷制氧每年分子筛需求量合计2.6万吨,作为制氧的重要材料,分子筛的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能源方面,氢气制取、乙醇汽油和柴油车脱硝等对分子筛形成刚性需求,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加速布局,分子筛大有可为。供给方面,全球CR5达56.04%,均为国外企业,而公司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随着国内环保压力增大、生产成本上升,市场进一步出清,公司规模优势明显。技术、产业链和客户优势明显,呈加速布局之势。公司加快建设科研平台,研发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且高于同行;作为国内唯一具备多种吸附分子筛材料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全产业链的企业,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公司具高价值客户绑定优势,发展可期。风险提示:)项目投产延期风险;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建龙微纳()首次覆盖:吸附分子筛龙头,进口替代剑指百亿市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合盛硅业()首次覆盖:工业硅景气或超预期,龙头有望量价齐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工业硅行业景气持续或超预期,公司作为龙头有望享受量价齐升,预计公司-3年EPS分别为2.99/3.50/4.05元,增速分别为00%/7%/6%;综合PE/PB估值,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67.元。工业硅景气或超预期,重视其资源稀缺性,驱动公司盈利超预期。)市场认为:工业硅行业产能出清进度较慢,龙头产能扩张后,行业竞争加剧将导致公司业绩承压。2)我们认为:碳中和背景下供需两端皆有望受益。供给端,资源禀赋地*策配额叠加碳中和卡死新增产能空间,环保(云南脱硫装置*策或强制执行)有望加速中小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未来确定性新增或仅公司云南项目。需求端,下游多晶硅和有机硅扩产足以消耗公司新增产能,带动供需边际改善。库存端:行业历经-年两年持续去库存,支撑价格中枢上行。此外,随着公司鄯善基地配套电厂和产能负荷提升以及云南新项目逐步落地,规模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公司成长性有望超预期。不惧行业扩产,有机硅业务凭成本和规模优势以量补价。有机硅行业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但公司通过硅块自给可较外购实现约元/吨净利润优势(以DMC计),且2年公司产能有望较年增长50%以上,凭借成本和规模优势,以量补价抬升盈利中枢。催化剂:光伏拉动工业硅需求效应体现;工业硅中小产能逐步出清。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环保、安全生产风险。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合盛硅业()首次覆盖:工业硅景气或超预期,龙头有望量价齐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绿的谐波():需求延续高增,产能释放将带来盈利持续提升结论:年公司营收、净利为2.7亿(+6.5%)、0.82亿(+40.3%),其中扣非0.47亿(+7.6%),2Q营收、净利为0.77亿(+38%)、0.36亿(+39%),其中扣非0.24亿,符合预期。维持年EPS.09元,预计新工厂投产带来成本持续降低,上调2年EPS至.62(+0.05)元,新增3年EPS2.7元,维持目标价83元,增持。机器人产量延续高增,谐波减速器产能将逐季释放。年-3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08%,其中3月80.8%,目前公司减速器大部分已装机并应用到终端,经销商库存处于低位。2Q公司减速器持续满产,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交期排至2Q3,我们预计公司产能扩张将提速,但受限于机床等设备交期,将逐步稳步爬坡。3月公司月产能.4-.5万台,较年初略有提升,预计到年底产能将达到20-25万台。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毛利率有望螺旋提升。年减速器毛利率47.6%(-2.pct),特别20Q4体现明显,主因Q45万台产能在2月释放,折旧增加而收入未完全体现,此外运费从销售费用调至成本。年人工成本降低7.9%,单台成本降低30%,随新工厂产能释放,人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考虑产能扩张带来折旧增加,以及原材料涨价小幅影响,单季度毛利率可能波动,整体毛利率将稳中有升。非机器人领域需求较好,海外市场陆续恢复。2Q机床领域减速器订单较好,海外UR等厂商采购量在陆续恢复,但预计增量主要来自国内。风险提示:产能扩张进度受限,原材料继续涨价影响盈利能力。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绿的谐波():需求延续高增,产能释放将带来盈利持续提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年7月日起正式实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