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银河晨报318丨生产高企需求走弱, [复制链接]

1#
银河晨报.3.18

◆宏观丨生产高企需求走弱,经济平稳开局—1-2月经济运行数据

◆中航电测()丨军民业务多点开花,低估值传感器龙头厚积薄发

◆贝泰妮()丨把握营销先机,皮肤学级美妆产细分赛道“小龙头”

◆英科医疗()丨疫情推动龙头起飞,积极扩张布局未来

◆一心堂()丨Q4超预期凸显潜力,电商、慢病业务快速成长

///银河观点///

宏观:生产高企需求走弱,经济平稳开局—1-2月经济运行数据

许冬石丨宏观分析师

S3

核心观点

工业生产继续受益于出口,未来有压力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快速上行,增速到达高位。年和年1-2月份两年平均增长8.1%。1-2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继续向上,出口旺盛有力带动了工业生产向上。工业生产高峰已至,未来生产增速会缓慢回落。主要因为:(1)随着疫苗普及,各国生产均有所恢复,订单转移渐渐减缓。1-2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下滑,订单高峰已过;(2)我国碳中和目标下,高耗能企业生产受到限制,影响未来的工业生产。

消费仍然偏弱,处于缓慢恢复期

消费增速仍然处于小幅稳步回升的状态,新冠疫情下消费并未完全恢复,同时收入减少也制约消费增速回升。从行业来看,1-2月份通讯器材消费依然较为火热,汽车消费有所下滑,原油消费上行。1-2月份通讯器材消费增速延续自年11月份的趋势,消费增长仍然较为快速,春节就地过年等因素带动了通讯器材类产品消费增速的上行。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然处于缓慢恢复的状态,但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消费的恢复速度偏缓,预计全年在8%左右,除1季度外,消费增速约在5%左右。

投资平稳开局

年开年投资较为平稳,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仍然较为旺盛,制造业投资稍有疲软。

房地产投资仍然强势

开年超过1.3万亿的投资额说明房地产仍然旺盛,年预计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会达到15万亿左右,预计投资增速在5%-6%。

房地产行业压力仍然较大,*策对房地产越加收紧,而房地产开发商面临“三条红线”的融资约束。从年开年来看,房地产公司对来自居民的资金依赖更大,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都有所下滑。但新房开工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反而是房地产施工和竣工面积上行。新房开工不提升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上升速度会减缓。

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回落

基础设施投资额下滑可能由于财*资金和债券额度下放不及时,带来了投资增速的下滑。基建行业在年不再负担承托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预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逐步走低,全年小幅负增长。

制造业投资缓慢回升

制造业投资处于持续回升的状态,1-2月份制造业投资额1.26万亿,小幅不及预期。由于PPI处于上行阶段,工业利润预计会持续回升,这样有利于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但回升速度可能较为缓慢。

中航电测():军民业务多点开花,低估值传感器龙头厚积薄发

李良丨机械军工行业分析师

S1

温肇东丨机械军工行业分析师

S1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年年报,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13.93%,归母净利2.62亿元,同比增长23.6%,扣非归母净利2.54亿元,同比增长23.99%,EPS为0.45元。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明年预计收入更快增长

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93%、23.6%,业绩增速基本符合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业绩高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物流传感器和军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军品业务收入增速达34.45%、物流传感器收入同比翻了约6倍。此外,受益于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在研发费用率走高的情况下,公司期间费用率逐年走低,年同比下降2.48pct。展望年,我们认为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物流传感器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增速分别为62%和%,此外,下游军品型号放量将拉动公司军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预计达30%。年全年公司收入增速有望增至18.86%,并带动业绩的更快增长。

国内力学传感器龙头,业务多点开花齐创收

随着新机型的加快列装以及航空机载设备专业化发展的提速,公司智能配电系统、驾驶舱控制分系统和直升机吊挂投放系统等业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作为应变测控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内生+外延”并重,一直致力于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以实现多领域协调发展。目前来看,公司正全面向物联网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拓展消费电子、智慧物流、物联网、智能制造和环保等应用领域业务,并已经在前两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为提升业务配套层级和议价能力,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应变测控业务已经逐步转型升级成为系统级产品供应商,未来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员工持股彰显信心,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年7月22日,公司回购的.8万股股票已过户至“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专户,总股本占比0.92%,过户价为9.25元/股,年7月份解禁。我们认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成功实施,是公司在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同时,该举措也反映了核心骨干员工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投资者热情也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年至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51亿、4.43亿和5.56亿,EPS为0.59元、0.75元和0.9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9x、16.5x和13.2x。公司军民业务齐发力,整体呈现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军民品业务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泰妮():打把握营销先机,皮肤学级美妆产细分赛道“小龙头”

李昂丨零售行业分析师

S1

甄唯萱丨零售行业分析师

S2

核心观点

业务概况公司通过“薇诺娜”品牌专注于针对敏感性肌肤提供皮肤学级美妆产品;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自有产能扩张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降低对委托加工的依赖,强化营销巩固销售、提升品牌。

行业概况

中国皮肤学级美妆产品规模达到亿元,是美妆行业内的高景气度细分赛道;我们预期年皮肤学级美妆行业规模预期可达亿元,消费者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核心竞争力

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共同把握市场需求热点。①产品力优势:与普通美妆产品相比,皮肤学级美妆产品更注重功效性与及时性,注重舒敏补水成分;②渠道优势:确立了以线上渠道为主,全渠道相互渗透的专业销售渠道体系;③营销优势:多元化的新媒体营销为全渠道赋能,BA在线下环节推动品牌力进一步深入。

未来展望

短期依靠高效精准的营销推广拉新,加强在敏感肌群体中的使用渗透率,实现细分小龙头地位的稳固;中期看供应链反应速度,新增产能落地搭配信息系统升级迭代,可迅速响应潜在的市场需求变化;长期需要打开敏感肌的细分领域“围城”,进一步扩张受众基础,打开规模增长新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期//年营收分别为35.86/45.64/56.0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7.43/9.49/11.86亿元。参考已上市的美妆公司,我们认为公司长期稳定的PE(TTM)约为52倍。首次覆盖予以“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营销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建设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

英科医疗():疫情推动龙头起飞,积极扩张布局未来

孟令伟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1

刘晖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3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年报,实现营收.4亿元(+.29%),归母净利润70.07亿元(+.56%),扣非归母净利润70.06亿元(+.04%),EPS为21.98元/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5.9亿元(+.62%);拟每10股派发股利3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

疫情推动个人防护产品需求爆发,一次性手套实现高速增长

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带来了个人防护需求的激增,一次性手套产品销售大增,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一次性手套生产企业,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年,公司个人防护类业务实现收入.5亿元(+.23%),一次性手套销量达到.64亿只(+50.27%)。受益于产品提价明显,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大幅提升,分别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

需求或长期持续,公司积极扩充产能,业绩有望维持在高位水平

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全球一次性手套销量将由年的0.53万亿只增至年的1.29万亿只,复合增速达到15.9%。我们认为,随着公共卫生防控加强,健康防护意识提升,以及战略储备等,一次性手套需求有望长期持续。公司一次性手套产能由年的亿只增至年末的亿只,同时又扩充江西九江、安徽怀宁、湖南岳阳、山东淄博等新产能,合计产能约亿只,预计年总产能有望突破亿只。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公司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一次性手套供应商,我们认为,在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的情况之下,公司具备装备集成、技术研发、区位成本等优势,业绩有望维持在高位水平。

康复护理类产品稳步增长,养老概念带来长线利好

年康复护理业务实现收入2.1亿元(+5.08%),公司正在积极对现有轮椅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并谋求高端化、定制化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概念近年来热度不断上升,康复护理类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一次性手套龙头,具备装备集成、技术研发、区位成本等多方位,优势有望在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持续受益。我们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9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0/33/2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5.4/7.0X,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扩充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单价下降幅度超预期的风险。

一心堂():Q4超预期凸显潜力,电商、慢病业务快速成长

孟令伟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1

刘晖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3

核心观点

年公司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20.78%;实现归母净利润7.90亿元,同比增长30.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27.43%,实现EPS1.38元。

四季度利润增速超预期,控费成效显著

公司Q4归母净利润单季增速高达55.0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53.98%,均为上市以来最高单季增速。年公司实现毛利率35.82%,比去年同期下降2.8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费用率24.11%,比去年同期下降2.94个百分点。受益于费用率下降较多,公司年实现销售净利率6.24%,同比略微提升0.42个百分点。

门店保持快速扩张,医保和慢病占比持续提升

公司期末门店共家,相比去年净增加门店家,门店保持快速扩张。年末公司医保门店数占整体门店数的比重为86.12%,提高2.8个百分点,医保刷卡销售占总销售的41.81%;各类慢病医保支付门店家,慢病医保销售金额同比增长83.96%。

电商业务高速发展,可作为高层级门店业务有力补充

公司年电商业务总销售1.97亿元,是年电商业务总销售的2.7倍。年O2O业务销售占比的提升,符合当前公司战略规划,公司依托连锁门店网点的优势,着重推动一心到家O2O自营业务的销售增长。省会级和地市级城市依然是O2O业务销售的重点区域。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首先,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公司业绩超预期,足以说明公司业绩重回良性增长通道。其次,公司的医保慢病业务持续提升,以及电商业务初露头角,这些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最后,我们看好公司估值修复的潜力。公司目前估值在四大连锁药店中最低,估值仍有修复空间。我们预测-年归母净利润为9.79/11.68/13.8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门店布局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降价传导压力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相关报告///

3.17丨市场调整后,把握科技股布局良机

3.16丨零售:社消恢复性增长如期而至,谨慎乐观予以应对

3.15丨把握优质公司估值下跌机会,静待市场企稳环境

3.12丨新增社融表现超预期,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更多干货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