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吴晨报策略中观固收 [复制链接]

1#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策略

三分钟看中观:原油*金回落,白糖价格上涨

上游资源变化跟踪

油气:油价回落。原油:WTI期货价格收于57.66美元/桶,下跌2.42%;布伦特期货价格收于64.11美元/桶,下跌1.46%。天然气:NYMEX天然气期货价上涨3.63%,至2.4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煤炭:动力煤期货价调整。消耗: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下降7.42%,至59.74万吨。价格:焦煤期货结算价下跌1.04%,焦炭期货结算价上涨1.55%,动力煤期货结算价下跌2.67%。库存: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上升3.94%,6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上升0.18%。

有色:价格调整。价格:LME3个月铜期货价下跌1.36%,铝期货价下跌0.19%,锌期货价下跌3.79%,铅期货价下跌1.89%,镍期货价上涨1.37%,锡期货价下跌2.68%。库存:铝、锌、铅、镍库存减少,铜、锡库存增加。

稀土:氧化铽价格继续回落。氧化镝:氧化镝最低价和最高价都和上期持平。氧化铽:氧化铽最低价下降0.49%,最高价下降0.48%。

其他:*金期货价回落。美元指数:美元指数上涨0.56%。贵金属:*金期货结算价下跌0.97%,至.00美元/盎司,银期货结算价下跌1.90%,至15.05美元/盎司。

中游制造变化跟踪

钢铁:价格回落。产能利用率:唐山钢厂产能利用率、高炉开工率分别降低3.98pct、提升0.72pct。库存:螺纹钢库存增加1.49%,线材库存增加2.92%,热卷(板)库存增加2.65%。价格:螺纹钢期货价下跌0.37%,热轧卷板期货价下跌0.13%,Myspic综合钢价指数下跌1.14%,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下跌3.05%。

建材:玻璃价格继续上涨。水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0.12%,中原水泥价格指数下跌0.14%,京津冀水泥价格指数与上期持平,珠江-西江水泥价格指数与上期持平。玻璃:中国玻璃价格上涨0.12%,主要城市浮法玻璃现货平均价上涨0.09%,玻璃期货结算价下跌0.53%。

化工:纯碱价格继续回落。化学纤维:PTA产量上涨3.87%,库存天数与上期持平。无机化工:轻质纯碱市场价下跌4.58%,重质纯碱市场价下跌1.79%,PVC期货结算价上涨0.22%。精细化工:华东地区纯MDI市场价与上期持平,上海地区聚合MDI市场价下跌4.10%。

下游需求变化跟踪

房地产:一手商品房成交面积回落。土地成交: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下降55.58%,其中一线城市下降55.84%,二线城市下降41.85%,三线城市下降70.97%。一手商品房:4个一线城市成交面积下降42.99%,10个二线城市成交面积下降20.34%,6个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上升13.84%,全国20个城市一手商品房成交面积下降23.58%。二手商品房:2个一线城市成交面积下降22.12%,6个二线城市成交面积下降23.12%,3个三线城市成交面积上升84.75%,全国11个城市二手商品房成交面积下降19.26%。库存: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面积)上升3.35%,其中一线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上升2.03%,二线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上升4.52%。

农产品:白糖价格上涨。猪肉:本周生猪价格为16.74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41%;猪肉价格为22.63元/千克,较上周上涨3.52%;仔猪价格为40.77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15%;二元母猪价格为.82元/头,较上周上涨1.10%。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第4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暂未公布。6月第4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3.12元/公斤,环比上涨1.94%。禽类:肉鸡苗价格上涨81.62%,蛋鸡苗价格下跌0.27%,活鸡批发价上涨6.00%,鸡蛋批发价与上期持平。粮油:大豆期货结算价上涨0.09%,豆粕下跌3.59%,豆油上涨0.55%,玉米下跌0.41%,小麦下跌0.09%。蔬果: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上涨1.7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上涨1.72%,7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上涨0.49%。其他:上海白砂糖现货价格上涨0.73%,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上涨0.03%。

酒类:啤酒价格上涨。五粮液(52度)价格下降0.79%,现价元/瓶。百威啤酒价格上涨8.0%。

交通运输数据跟踪

交运:BDI指数持续回升。综合指数:BDI上涨24.91%,BCI上涨27.49%,BPI上涨28.70%。中国海运:CCBFI指数下跌4.55%,CCFI指数下跌0.48%,SCFI指数下跌2.26%。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王杨)

固收

金融供给侧改革系列一:

金融供给侧改革元年,大而美机构行稳致远

摘要:

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再次提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各大监管机构密集发声。我们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几年内中国*府*策的重点,其意义十分重大,是把握未来*府*策和投资的主线。

我国金融体系内存在一定结构问题。资金需求方:间接融资比重过高,期限结构偏长,民营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银行规模、管理差距过大,券商业务区分度低;资金供给方: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偏少且波动较大,金融资产配置不合理,金融资产期限偏短,与资金需求方融资期限结构不匹配;基础设施:调控方面货币*策传导机制尚未完善、利率双轨制,监管方面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健全、底层资产识别能力尚需提高、核准制度过于看重历史和现状、违法犯罪的监督检查和惩罚力度轻,市场方面我国各类市场相对分散隔离、衍生品市场发展较为滞后,环境方面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信用体系、投资者教育尚未完成。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1)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实体经济有望实现崛起;(2)债券市场可能会经历一定波动,调整期过后,在长期宽信用、稳增长的*策形势下应该会迎来较大发展空间,但实体经济利率很有可能是下行的,高级别主体信用利差将会收窄,低级别主体信用利差短期可能会扩大;(3)资本市场最终由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构成,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或将迎来股票市场回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好大型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相对更为规范、管理制度更为完善,监管机构会要求其承担起大机构的责任,发挥大机构作用稳定市场情绪,另外,大型金融机构在国家监管部门*策的指导下充当先驱,尝试金融创新类业务。

我们预计未来诸多监管下的中小金融机构将会转变经营策略,降低风险、业务回归本源,短期内机构数量可能会变少,长期来看业务占比会有所上升。

风险提示:金融供给侧改革不及预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