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晨报小记者加入一瓶水的接力他们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哪里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出行”二字。然而对于我们这个特大型城市来说,维护每日的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实属不易。我们能看到的,是那些不论寒暑、风雨,立于马路中央或街角的交警;还有我们看不到的,是在不断完善的交通管理手段,从以前的倚靠人力到如今的高度信息化。

8月22日,在申城连续十多天的高温日后,晨报学记团小记者跟随新闻晨报·周到“一瓶水的接力”公益慰问行动,来到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向交警叔叔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说一句:“辛苦了!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

小记者们也第一次走进道路交通研判室,了解城市交通有序通畅背后的管理秘密。

视频来源:周到上海APP

炎炎盛夏有你们真好

晨报小记者胡君樾

(浦东新区建平香梅中学七年级)

炎炎盛夏,被炙烤的道路上,人们行色匆匆,有一群人却在烈日下坚守着,他们就是维护这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交警们。8月22日,我们新闻晨报小记者来到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向交警叔叔递上一瓶水,送上我们的慰问。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交警叔叔带领我们参观“道路交通研判室”。研判室里,一整幕的监控,城市路况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柳成杰警官对我们说:“这里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是否拥堵,如果有拥堵我们可以把绿灯的时间放长,让车子快速通过,或者可以开放潮汐车道减少拥堵量。”现在的科技可真发达,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

当然,如果拥堵特别厉害,就需要交警叔叔们到现场指挥交通。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在去补习班的路上,一个路口的红绿灯坏了,导致堵车,交警叔叔们身穿长袖衣服和长裤,顶着烈日指挥交通,真可谓是“上面晒,下面烤,中间蒸”。

就在柳警官为我们进行介绍时,“叮铃铃”,急促的铃声响了五六次,也许是有警情发生。我的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警察叔叔飞身骑上摩托车,一路疾驰到达现场忙碌的情景。人来人往的道路上,他们的衣服一定早已湿透,但仍一丝不苟地做着事故勘察工作。

盛夏坚守在岗位上的交警叔叔们,怎能不让人敬佩?热浪滚滚,我走向路旁正在执勤的一位交警,趁他休息的间隙,我双手送上一瓶水表达慰问。

黝黑的皮肤,满身的汗水,他们在高温下坚守,保障整座城市的有序运行。这个盛夏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的安全出行。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

记者点评:

小作者由眼前的监控屏联想到补习路上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由耳畔的铃声想象出交警处置事故的场景,这使得文章从平面变得立体,展现了小作者的思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写文章用词要准确,不可为了拔高人物而夸大。

信息化下的交警工作“大揭秘”晨报小记者张煜晨

(上海市园西小学四年级)

你知道交警工作有多辛苦吗?你知道交警有哪些现代装备吗?8月22日,我们新闻晨报小记者们来到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参加“一瓶水的接力”慰问活动,还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交警信息化管理的知识。

杨浦交警支队的大楼前身据说是巡捕房,楼梯有些狭窄。我们随着老师拾阶而上,来到一个神秘的房间,里面的两排桌子上摆满了电脑,但最为吸引人的是那“霸占”了一面墙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城市道路和数据。原来,这就是“道路交通研判室”,一位柳警官为我们介绍起这套系统的强大之处来。

“一旦发生了拥堵,如何管理呢?”面对我的提问,柳警官笑着回答,以前遇到这样只能跑到现场去查看,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交警的工作也信息化了。说完,柳警官指了指身后那一面墙的屏幕,“瞧,这就是实时研判地图,整个上海市的路况都在这里。”现在,交警们可以通过监控系统,针对特定时间和地点解决问题,比如一些违章大户的车辆,一旦上路,就会被系统“抓捕”到,然后通知交警叔叔在道路上进行处置。

这边刚介绍完,又迎面走来一位帅气的警察叔叔。“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可不能小觑!”叔叔告诉我们,带好头盔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伤,系好安全带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在交通事故中不被甩出去,这两个细节虽小,却事关我们的生命安全。忘了介绍,负责“一盔一带”科普的交警叫倪嘉辉,他是上海市公安局“百佳标兵”,率领着他的“小虎队”,解决了很多道路的“疑难杂症”。

听完交警叔叔的讲解,我们对他们更加肃然起敬。我跟着大家走到马路口,郑重地把水递给了一位交警叔叔,并向他回了一个立正礼。叔叔微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我内心的紧张感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感觉他们俨然成了“邻家哥哥”。

一瓶水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交警叔叔的敬意。叔叔,你们坚守在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你们的衣服,却依然面不改色,只为守护我们上海的道路安全,我想对你们说:“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

记者点评:本文充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信息化工具的强大和信息化背景下交警工作的新面貌,读来确有“揭秘”之感。一盔一带安全常在

晨报小记者沈梓璇

(浦外附小四年级)

说起交通安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帅气又正义的交警了。8月22日,我们有幸前往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进行采访和慰问。

一进交警支队大院,我就被这幢三面环形的红砖建筑群所吸引,它好像一个巨人在那里站岗放哨。听老师介绍,这是一处历史保护建筑,曾经是杨树浦巡捕房。我环视着周围,转过身时,发现身后停车四辆炫酷的摩托车。它们的个头比普通摩托车大一圈,多了好多警示灯,两侧还有两个置物箱,便于放置交警工作所需的装备。

接下来上场的可是一位“大人物”:他机敏睿智,分析数据让违法超载车辆无处可逃,还能用流利的英语让违反交通的外国人心服口服。他,就是上海公安杨浦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的倪警官。倪警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一盔一带”。

顾名思义,“盔”指头盔。倪警官特别提醒说:“你们上学或者上培训班,不少都是家长骑摩托车或者助动车接送,一定要记得戴头盔。头盔能够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中头部的致死率,降幅达百分之七十,能有效地保护生命安全。”

“带”就是安全带。严重的车祸,未系安全带的人员可能会被撞飞30米开外。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坐在车里的情形,有几次因为急刹车,我被安全带紧紧地固定在位置上。如果没有系安全带,我可能就像警察叔叔说的,要飞出去了!

在听了警察叔叔的介绍后,我们作为市民代表,自然也要表达心意。一瓶水不算多,感谢辛苦的交警叔叔们在烈日炎炎和寒风凛凛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我想对你们说:“交警叔叔请喝口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记者点评:

这位小记者非常认真,把整个采访和慰问的过程写得很详细,也会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高的要求是,因为题目用的是“一盔一带,安全常在”,那么如果文章能打破叙事常规,围绕身边不戴头盔骑行的现象来展开的话,就更好了。目前的结构下,为了突出主题,老师把“道路交通研判室”的一段删除了。

活动带教:张智丽

组稿点评:张智丽柳成荫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责任编辑:陈莹执行编辑:张骞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