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拉圾分类如何不一再失败不对上糊弄真设计 [复制链接]

1#

中华元再点评:随着最高领导人对垃圾分类做出重要指示,垃圾分类再一轮被提上*府重要议事日程。然而,垃圾分类在中国已经提出一二十年,过去多轮推广的结果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原因何在呢?这不仅仅是重视不够的问题。垃圾分类的本质是形成一种所有人遵从的新行为规范。因此,这个行为规范必须很合理,容易被人们(包括老人和儿童)记忆理解,容易操作执行并监督。故此,中国的垃圾分类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而应该根据中国人思维行为特征设计一套更简便易用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我们在年4月的点评中已经详细指出了,在此不再赘述。我们还是那句话,如果垃圾分类只是为了糊弄上面,不真正体谅民情,不真诚用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那一万年也干不成!

回顾:年4月30月

“垃圾分类”若如合肥般“糊弄”:中国一万年也干不成

中华元点评:

看到合肥要实施垃圾分类,先是一喜,看完后却是一凉。就觉得是两个字——“糊弄”!

垃圾分类对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资源贫乏国有多重要!垃圾分类对于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生态有多重要!这个太清楚不过了,已经众所周知,可为什么,中国诸多城市的分类垃圾箱已经摆设了若干年,可垃圾分类为何仍然毫无进展,垃圾围城日益严重,中国资源对外依赖度不断攀升,那是为什么呢?两个字——“糊弄”!

合肥市的这个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再一次彰显了这种“糊弄”。

首先,垃圾分类实现的时间居然是“在年前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嚯,这届*府一下子把任务布置了未来17年,至少跨越了3-5届*府!这是真有长远眼光,还是真心想糊弄对付?垃圾分类这种事,如果真想干,以中国强势万能*府的能力,3年可以干成,甚至1年都可以干成,但如果计划15年、30年要干成,反而没有干成的可能。垃圾分类在中国提出已经一二十年了,但今天有几个城市干成了?

其次,发放统一的分类垃圾袋,而没有同时禁止塑料垃圾袋。中国现在已经有的垃圾分类流于形式,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普遍使用塑料垃圾袋,什么东西混杂在一起,用塑料垃圾袋一系,丢进了哪个垃圾桶,都没有办法收拾,势必变成了污染数百年的“生态炸弹”。如果发放的统一分类垃圾袋是塑料的,那对大多数人不自觉的人来说,连塑料袋都不用买了。

再者,垃圾桶旁有人守护监督,最高罚款元,貌似很有决心,实则难以执行。这监督人得有多高的素质啊——既要长期蹲守,又不能产生冲突,还要让乱扔者甘心受罚。简言之,根本实施不了,还是“糊弄”!

如果不是为了对付上面而“糊弄”,而是真心想实现“垃圾分类”,中华元认为,这必须解决操作的简便易行、制度的配套性,最重要的是城市*府的“动力机制”问题。

一、操作的简便易行、适合国情是基础。垃圾分类不一定要照抄西方的标准,比如现在的分类太复杂,对于一些老人、儿童很难做到,而未来中国孤老家庭会越来越多。我们认为,把垃圾分类为干、湿两类即可。干的是干燥固态垃圾,湿的是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干的拉回处理厂后,进行人工分类回收(可增加就业);湿垃圾可以制作饲料或者沼气发电。同时家庭里厨房可统一放置两格的垃圾桶,上格干垃圾,下格湿垃圾(具有封闭防臭功能),两格都有提把手,可以拉出来直接倒到外面分类垃圾桶里。这种家用两格垃圾桶设计出来应该不难。如此设计则简便易行,特别是消灭了塑料袋的使用空间。同时也要全面禁止塑料垃圾袋的使用。

二、监督让现代科技来实施,而不是人来执行。在上述家用干、湿垃圾桶直接倾倒到公共干、湿垃圾桶方案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视频系统监督、核查。每个垃圾桶旁都设置一个视频监视头,监督各家每人倒垃圾的情况,系统自动记录,给出处罚单,由各小区物业负责执行,*府相关部门人员督查。这样处罚有理有据,不容狡辩,可实施到位。

三、更重要的,要采取措施迫使地方*府官员拥有强大的“动力机制”。众所周知,官员搞房地产、搞基建历来非常有动力,无须扬鞭自奋蹄,很多人贪污腐化更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但却很少有人对垃圾分类真正用心,为什么呢?没有动力机制,垃圾分类搞好了是国家全社会收益,但操作中得罪人的是自己,又没有什么奖励。因此,这个动力机制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垃圾分类一万年都搞不定。

反过来说,如果采取得力措施,以集权*府的强大动员能力,垃圾分类三年可以搞成,甚至一年都能实现。比如,中华元建议将垃圾分类与一地*府官员的薪酬任职挂钩,要求城市*府三年实现垃圾分类,三年完不成的,所有公务员工资下降10%,取消全部奖金,第四年仍然完不成的,所有公务员下岗,重新竞聘上岗。提前一年完成的,工资提高20%。

倘若如此,再加上设计合理的垃圾分类流程、监管IT系统等标准化,中华元相信,三年的时间,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将实现“垃圾分类”!

从一个垃圾分类上的“真糊弄”和“真作为”,透视出来的是中国的一大弊端,很多官员做报告的时候一套套冠冕堂皇,仿佛句句都是真理,但一到真正落实的时候,很难落实下去,甚至变成了投机钻营的渊薮。因为魔*在细节中,好高骛远大而化之最后往往是魔*钻了空子。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符合人性、直接易行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有现实可行的监督方案,要让执行人有着强大的动力机制。否则好事情永远在纸上,在嘴上,现实中还常常是魑魅魍魉横行!

最后希望——如果笔者此文猜度是错误的,合肥市是真想实现垃圾分类,那就听取善言良策,化批评为机遇,真抓实干,能成为全国表率。这就不仅仅是对合肥市科技新城形象的再一次提升,更是对国家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倘若如此,本智库届时很愿意向合肥市官员和人民真诚道歉的!

紧急提醒!这件事你每天做,却每天错!合肥即将开罚,最高罚!

你家的垃圾都怎么扔?

不少人会说

“还能怎么扔?装袋里扔垃圾桶呗!”

以后不能这样了!

如果你不正确分类垃圾

或是没扔到指定垃圾桶

可能会面临元的罚款

合肥作为列入全国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3月底已经正式出台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4月25日,合肥市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各区*府、开发区管委会都签订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书》,领到了“任务书”。

合肥人一天产生这么多垃圾

目前合肥市城区人口超过万

日均生活垃圾进场量约为吨

每年生活垃圾以10%到15%的速度增长

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

合肥市也开出了应对的“方子”

全面建成垃圾分类制度

根据《方案》,合肥市以年度为时间节点,具体明确了年、年、年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在年前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发放统一的

分类垃圾袋

届时,合肥将统一垃圾分类标识和标准垃圾桶的颜色,发放统一的分类垃圾袋。各区、开发区根据区域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智能分类设备样式,优化分类垃圾桶布局,合理确定垃圾收集容器数量和设置位置。

安排督导员

垃圾桶边值守

各责任单位还会根据相关规定安排足量督导员,加强桶边值守,引导市民准确分类投放,纠正不准确的投放行为,提升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那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

如何学会垃圾分类?

如果随便扔

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继续往下看

《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年底前出台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合肥将在年年底前出台《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近日,合肥市城市管理局代拟了《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进行征求意见,意见征集到5月17日止。

1征收垃圾处理费

根据《办法》,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坚持“排污者付费、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的原则。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人民*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目前合肥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按用水量计价征收,标准为每吨水0.3元。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代收,随水费同时征收。

2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标识和投放规则等将明确

生活垃圾依旧采取“四分类”的方法,市城市管理行*主管部门将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标识、投放规则等内容,并且向社会公布。

3鼓励商场超市设便民回收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投放义务,不得随意倾倒、抛洒、堆放生活垃圾。

●鼓励商场、超市、便利店等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就地设立便民回收点。

●鼓励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

●鼓励探索采用垃圾分类实户制、智能回收平台等方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4旧家具家电切莫乱扔

对市民来说,垃圾也不能随便囫囵乱扔:

像家具、废弃电器等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应当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个体回收人员上门收集;

居民装饰装修中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应当装袋并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发现生活垃圾投放不符合分类规定的,可以要求投放人按规定进行分拣后再行投放;

投放人不按规定分拣的,责任人可以拒绝其投放,并报告城市管理行*主管部门处理。

5乱扔垃圾最高罚款元

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餐厨垃圾的,由城市管理行*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你真的会垃圾分类吗?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只是,这个看上去再清楚不过的问题

你真的懂吗?

剩饭剩菜属于哪一类?

卫生纸面巾纸属于哪一类?

果皮果壳又属于哪一类?

如果您答不出

请准备好笔记本

晨小妹帮您划重点!

目前,我们的日常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而不可回收垃圾又包含餐厨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

做好垃圾分类的重点在于分清不同种类的垃圾的所属范围,分开放置。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特别注意纸张和塑料的分类:

纸张

●不可回收的废纸

纸巾厕纸、餐巾纸、被油漆、化学品、食物等污损的纸张。

●可回收的废纸

报纸及杂志、笔记本及书籍、信封及信纸、公文袋、信笺纸张及宣传单张、纸质包装盒。

温馨提示:

去除掉塑料封面、胶带、线团及订书针等。对报纸杂志等进行捆扎。

塑料制品

●可回收的塑料

各种塑料包装、矿泉水瓶、牛奶塑料瓶、各种饮品的塑料瓶罐、洗发精、沐浴乳、硬质塑料、牙刷、牙膏软管。

●不可回收的塑料

盛放厨余果皮的垃圾袋、污染较严重塑料袋、保鲜膜。

温馨提示:

去除标签纸及瓶盖;清空冲洗塑料瓶罐,防止蚊虫滋生;将塑料瓶压扁,减少体积。

把习惯了一股脑扔掉的垃圾

分门别类装袋处理

确实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人觉得很麻烦

但好习惯的养成一定是有个过程的

相信不久的将来

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垃圾分类

渐渐变得健康有序

支持就点赞!!!

来源:江淮晨报

文章回顾:年3月24日

循环经济遇冷中国:世界垃圾与垃圾世界观

张庭宾

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垃圾般的世界观。有关于“垃圾”的辩证法是——以垃圾般的世界观,坐拥真金白银也会变成垃圾;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世界观,并以之经世济民,则垃圾也能变成真金白银,刁民也可变成国之志士。

铁矿石再一次噎住了中国制造的咽喉。

近日,世界铁矿石垄断寡头的淡水河谷提出——铁矿石的价格上涨%,令国人愕然。业界或痛斥铁矿石商的贪婪霸道,也曾埋怨日本钢铁企业拆中国谈判的墙角。却少有反躬自省:一,谈判技术相当拙劣,在全球金融危机低谷、铁矿石和澳元大跌之际该出手不出手,错失良机;二,国内重复建设严重,恶性竞争互相拆台。更鲜有更深刻的反思——以中国目前极为低下的资源使用效率,中国几乎完全没有概念的循环经济囧局,难道不应该受到市场如此的惩罚吗?

一个恶性发展的经济将资源和财富变成垃圾,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将垃圾变成财富和价值。现实的中国经济离良性的一端很远,离恶性的一端很近。

世上原本没有无用之物,只有放错位置的垃圾;世上原本没有无用之人,只有用错地方的冤者。这是本人世界观的基本理念。

极端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垃圾般的世界观。有关于“垃圾”的辩证法是——以垃圾般的世界观,坐拥真金白银也会变成垃圾;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世界观,并以之经世济民,则垃圾也能变成真金白银,刁民也可变成国之志士。

这个观点已被东临证明绝非愤世嫉俗——在日本,几乎没有什么垃圾不能变废为宝:

——废弃的塑料瓶经过筛选、粉碎、洗涤,加工制成聚乙烯,再经过纺线、织布、印染等工序,最终变成了手套、领带和西装;


  ——废旧汽车经过多达50多道工序的自动分拣后,提炼的钢、铁、铜、铅、锡等所有金属都会被送到工厂回炉,而后生产新汽车,甚至连座椅上的泡沫塑料都回收再利用,实现了汽车的“生命轮回”;


  ——工厂处理后的“废水”,因为纯净度超过自然河水的5倍,周边居民强烈要求工厂将“废水”排入河中,进行“稀释”;


  ——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20%被回收,70%以上被焚烧发电,为城市居民提供热气、热水……一言以蔽之,垃圾成了日本这个资源极其匮乏国家的最大财富!

而在中国呢?一个最典型的场景是:混着电池、塑料、玻璃碎片和剩饭剩菜的一堆垃圾被塑料袋一包一系,扔进了垃圾桶,再被扔进垃圾车,再被扔进郊区垃圾堆,被填埋在地里,或者被堆弃于水源旁,铁路边。扔垃圾的人眼不见为“净”,但他制造了一个接一个未来一百年,两百年污染环境,祸害后代的慢性污染*药。

与此同时,我们拼命地开采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本国的不够用,就大量地进口,为此不得不受它国扼喉之痛!铁矿石最为典型!而这些昂贵的进口资源,靠着极其廉价缺劳保少养老的亿万劳工的劳动价值补贴,合成廉价的物质出口商品,却换回来大量的美国绿纸和国债——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按照美国的法律,这些用印刷机印出来的美元是买不到美国的矿产资源的!

如果中国人不能改变这种“一次性筷子”的生存发展方式,一次性使用资源,加速制造“百年垃圾”,并用大量物质财富换回纸币垃圾的话。我们现在就完全可以推论出10年后的情形——巨量的垃圾包围了一座座城市,土壤、水源完全被污染;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被消耗和劳损殆尽,失去廉价劳动力补贴高昂进口资源的中国丧失竞争力,中国无人养活;在一场全球纸币危机中,而我们用巨量资源和劳动换来的纸上财富可能已化为乌有;为了维持世界对中国加工后资源的输出需求,为保障能源和资源的外海供应,我们将逼迫自己参与海外资源战争……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选择题:在将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单向地变成垃圾,或者将垃圾变回最大的财富来源?可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恰恰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呢?

是因为我们太笨了吗?不是,恰恰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太聪明了。因为只在乎一时一刻,一人一户的便利,我们可以漠视共同的未来巨大危机和灾难,牺牲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最典型的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个个都聪明短视,整个族群就变的相当愚蠢。

资源财富在中国变成垃圾,而垃圾不能变回财富,每一个国民都有责任,但负主要责任的当是*府官员!因为垃圾变废为宝,其游戏规则必须由*府来制定执行,比如说在生产彩电汽车时就必须同时确定的高效报废拆卸标准;比如说垃圾分类的硬件条件和严厉执行,非严刑峻法不可能改变国人之陋习……

可是,我们的很多官员做了什么呢?他们最多是摆设了分类垃圾箱,而根本不督促真正的垃圾分类,垃圾车还是混装在一起;他们最多是宣布要求不得使用薄塑料袋,但无人督促执行,三个月后,连规定也变成了废纸;他们很少有人对循环经济感兴趣,更少人对废品回收感兴趣。即使有少数人倡导“生态友好型城市”,也更多是为了创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甚至于,为了增加税收,去年有关部门甚至要取消再生资源行业的增值税优惠*策,用*策倒行逆施!

他们的兴趣在哪里呢?在招商引资,在卖地发包,在大兴道路,在建楼堂馆所,在寻思着奥迪车已嫌老式,把宝马车变成公务用车。总之,要大把大手笔地把钱收进来,再用最快最气魄的方式花出去——某些城市*府竟能以财*和借债,动辄百亿巨资进行液晶显示面板这样超强竞争行业的豪*。

更巨大的损失是社会成本——他们的巨额财*收入用在了商业投资,就没有钱建社会保障房;他们把大量的税收用在了大吃大喝,坐宝马奥迪,就没有钱来支付公共医疗的成本;他们把心思用在了招商引资,就没有精力去实现垃圾回收利用……

迫使官员干该干的事,制止官员干不该干的事,是当今中国错综复杂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当今利益冲突日益激烈的核心命题。官员只干喜欢干的事,只干当下有利益的事,既得利益不断扩张,那么社会财富就会加速消耗为垃圾;只有使官员们干必须干的事,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公共长远整体利益不断扩张。那么,物质垃圾就会逐渐变废为宝,社会矛盾才能不断化害为利,“刁民莽士”就会变“祸端”为国士。

而要使官员行为回归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下的“为人民服务”的本位,仅依靠官员们的道德自律是不够的;仅依靠改变官员们的*绩考核标准是不够的;仅依靠现有体系的监督和惩戒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让他们的乌纱帽拿在人民的手中,他们的人数待遇由社会公众决定,更有切实效地贯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把“人民民主”制度落到实处,用*内外社会民主监督确保其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甚至“为美元服务”。

本质而言,在矿产资源上,扼住中国制造喉咙的是我们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