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1月17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肥东县梁园镇护城社区内锣鼓喧天、掌声雷动,“过小康年赶文化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之合肥市乡村春晚正在火热进行。而这一台“村晚”只是两节期间全市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深入贯彻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要求和部署,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组织市和县(市)区两级文化文艺小分队,以送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方式,为基层群众送上近场新春演出,用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让百姓过小康年、赶文化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增强百姓的文化自信。
01
花开遍地:精彩演出送到群众心坎上
精彩的变脸表演博得观众阵阵喝彩,优美的舞蹈表演献上新年的祝福,《共圆中国梦》歌舞节目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元旦当天,合肥城隍庙南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徽演艺教育集团协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正在这里激情上演。
当天整场演出15个节目,吸引了千余名观众前来观看,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32岁的李雪带着孩子在现场观看文艺演出,6岁的小男孩被台上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我经常带他出来看一些文艺演出,久而久之,他也就喜欢上了。在中国传统佳节前夕,带孩子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对他也是一种教育和感染。”李雪说。
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舞蹈《新幸福拍手歌》让观众们如痴如醉。1月8日下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主题活动在合肥市杏林街道举行。当天75岁的王大爷专程赶到现场来观看演出。在演出现场他高兴地说:“平常看到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演出也有不少,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能看到表演者们精湛的演出,更给新年增添了一份喜气。”
一位老*员看到了这场规模盛大、场面红火的文艺演出时连连感慨:“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老百姓很幸福很满足,这样的文化盛宴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了。”
“深入基层,更接地气,能感受淳朴的民俗风情,才能创作出更多情真意切的文化作品,谱写新时代的奋斗赞歌。”表演者王毅杰给大家带来相声《欢歌笑语》,他诙谐幽默的语句、机智的应答逗乐了台下的观众。
“能和艺术大师们一起同台演出,真的太高兴了!”杏林空竹健身队的一位队员表演结束后,内心激动的心情仍然无法平复。表演队带来的《花样空竹》节目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为了演出,杏林空竹健身队的每一位队员都经过长期的训练,由专业老师编排和指导,大家相互学习专业技巧,共同为这次文化下乡活动付出努力。
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此次元旦春节期间有三场“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1月12日下午,合肥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年五里墩街道送“文化年货”新春音乐会,给辖区居民提供一个才能展示的平台,30个节目中有钢琴、吉他、古筝、舞蹈、合唱、小品等。为增加节日氛围,街道还邀请辖区书法爱好者为大家写春联、送春联,现场共送出多份福字和春联。
1月12日上午,在巢湖市中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歌舞飞扬、掌声阵阵。“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正在上演。来自该街道村、社区近百名群众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演出。舞蹈《双脚踏上幸福路》拉开了演出序幕。*梅戏《蔡鸣凤辞店》、男声独唱《小小水车八尺长》、女声独唱《英雄赞歌》、旗袍秀《东方旗袍》、京歌伴舞《我是中国人》等一个个精彩、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次丰富的“文化盛宴”,赢得了居民们阵阵掌声、喝彩声。“门庭进万财,宝地添百福。”演出结束后,许多当地村民乐呵呵地拿着刚领到的春联仔细欣赏。“今天真开心,不但有节目看,还领到了新春的对联,过年贴上这春联,好兆头!”
巢湖市文化馆姚馆长介绍,此次演出活动共有12个节目,4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演出节目全部来自巢湖市各乡镇、街道精选推送。
1月13日,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昌贵居委会联合省杂技团文艺小分队来到徽贵苑小区,在这里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一场高水平、接地气的文化盛宴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欢乐和新春祝福。
1月10日下午,年藕塘社区群众春晚在开场歌舞《东方红》中拉开了序幕,小品、舞蹈、太极、*梅戏……群众春晚节目精彩纷呈,不仅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更是藕塘居民展示才艺、共庆佳节的平台,也形成了藕塘社区特有的志愿文化特色,让居民在文化熏陶中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月17日,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瑶海区委宣传部、瑶海区文旅局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在瑶海区文化馆举办。活动以文艺演出和书法名家义务送春联为主,为干部群众提前送上新春文化祝福和一份实实在在的“文化年货”。
02
“民星”闪耀:乡村春晚助力乡村振兴
石塘驴巴、公和堂狮子头、绿色无污染的蜂蜜、生态种植的虾稻米,各式各样的特色年货让人眼花缭乱;巢湖民歌、庐剧小品、相声、魔术、大鼓书、肥东门歌,合肥地区耳熟能详的特色节目层出不穷,还有舞龙狮、猜灯谜活动。乡村春晚,这个听上去特别接地气的文艺活动在这个冬天走入了合肥各个乡镇,为村民带来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1月17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系列活动之“过小康年赶文化集”合肥市乡村春晚,走进肥东县梁园镇护城社区。肥东县的父老乡亲不仅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化盛宴”,体验精妙的非遗手艺,还参与到丰富有趣的新春互动项目,采购到各类原汁原味的本土正宗特色年货,让这个春节真正“闹”起来。
一场场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看的家门口春晚,成了老百姓自个儿喜爱的“文化嘉年华”。这一方春晚舞台的精彩节目均来自合肥市基层调演,都是由老百姓自编自导而成。仔细一赏,或许台上的表演者正是你平时“呱蛋”的好友。一个个在田间俯身挥锄的勤劳身影,变身舞台上闪亮全场的“大民星”。
舞台上,雄狮吐瑞,步步生威;舞台下,欢声笑语,掌声不断,这里就是大圩镇金葡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月16日下午,在热闹非凡的舞狮表演中,年安徽省“乡村春晚”大圩镇金葡萄社区专场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演出拉开序幕。晚会共15个节目,除了省市区各级艺术团送来的专业杂技、器乐、舞蹈等演出,来自本土的“民星”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也收到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些“民星”或是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或是在家务农的大姐,又或是发挥余热的退休工人。包河中学的孩子们用一段*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唱出新时代青年风采;大圩新声合唱队自创的《门歌》,表达出对家乡的挚爱;金葡萄舞蹈队的阿姨们身姿卓越,舞出《看山看水看中国》,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整台晚会精彩不断,笑声、掌声、欢呼声,声声入耳。来自合肥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还为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老年学校书法班的师生们在大圩镇文明实践所的组织下,组成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居民免费书写春联。
03
文化传承:喜庆年俗奉上“文化年货”
这一次的“文化进万家”活动还将各式各样的“文化年货”打包送到了群众手中。通过动员广大文化文艺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项目和活动,依托各级各类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举办展览展示、文化普及、阅读活动等。
快看,包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年“我们的中国梦”包河区文化进万家暨第二届睦邻文化节来了!此次“文化进万家”活动不仅首次与睦邻文化节融合,还加入了文艺展演、民乐进校园、文艺进社区巡演,以及书法、摄影、阅读、晚会等各项文化文艺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集图书馆与文化馆功能为一体的包河区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为合肥人准备了一系列的文化套餐,春节期间你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来逛馆。经过艺术长廊来到数字体验区,在24小时图书阅览区里徜徉,再到非遗书画展厅,探传统非遗技艺,火笔画、门歌、庐州木雕、纸扎工艺、河蚌舞、杨氏棕编、松石内画等让你一饱眼福。
“爷爷,我要兔子!”“我要小蛇!”在肥东县的护城老街上,“过小康年赶文化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之合肥市乡村春晚来了!非遗艺人们正在向大家展示着各种民俗技艺。
非遗艺人吴道皇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一个个面团在他手上变成了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工艺品。吴道皇的面塑展示台上,除了十二生肖依次排开,还有灰太狼、喜羊羊等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面塑,引得孩子们的“垂涎”。
杨秋霞坐在展台前,手指一刻也没停,几根棕榈叶在她的手中缠绕、交缠,大约10分钟,一朵棕榈叶编成的莲花“盛开”在她的指尖。非遗传承人杨秋霞称,这是她第一次在乡村春晚的活动中展示非遗手艺,“这个小年让我过得特别有年味。”1年生的梁强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面塑、糖画和棕编这些非遗手艺。刚上初二的袁娟宏手里拿着面团,蹲在手艺人身边,照着手艺人的姿势一板一眼地学着捏面塑,“我只在书里看到过,这还是我第一次摸到面塑呢!”
“新春门边玉人站,面似桃花映山红,打一春节用品。”“春联!”台上的主持人刚一说出谜面,台下就有观众答出了谜底。1月14日下午,为与居民同贺新春,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一场领春联、猜灯谜的活动让居民们提前感受浓浓春节气氛,将“文化年货”送到了群众手中。“还是这样手写的春联有过年的感觉。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春联都是爷爷亲手写的。”市民刘先生排队领取春联时,想到了幼时过春节的场景。
这边泼墨挥毫,那边文艺演出也热闹非凡。俏夕阳舞蹈队带来了《赞歌》,居民杨景菲、杨莲翠为大家吹起葫芦丝,还有太极剑表演,“这都是我们居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有才艺的居民都可以来台上表演。”主持人现场邀请大家。猜灯谜、互动问答的谜面和谜底也都融入了传统佳节的风俗习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话题。
此次“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中,杏林街道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涵盖了义诊服务、法律服务、垃圾分类、招募志愿者、书写春联、维修家电、爱心修伞修鞋、爱心理发。通过建设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居民张大妈在现场领回了几副对联,老人家非常开心,“咱们街道每年都有这样的好活动,我们过来一边可以看演出,一边还可以享受各种周到服务,我要为这样的‘文化年货’活动点个大大的‘赞’!”
除了各县、区、街道、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外,文艺工作者们也加入到了这场送文化年货的“大军”当中。
04
文化年味:以文化年货更添文化自信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为了激发决胜小康的雄心、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有劲,今年春节期间,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和县(市)区两级文化文艺小分队,以送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方式,为基层群众送上近场新春演出,让新春的祝福伴着文化盛宴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据了解,“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系列活动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深入贯彻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要求和部署,在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有反映追求健康生活品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声《瘦身传奇》;有反映在扶贫*策指导下,广大农民从贫困到富裕的生活的相声《返乡》;有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小品《我的姐姐和姐夫》;有反映合肥老旧小区治理改造的小品《美丽家园》;有反映帮助家庭困难子女就学的快板剧《特殊采访》,演出还有大家喜欢的*梅戏、歌曲、川剧变脸等。充分发挥文艺宣传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为群众送上一份新春文化祝福。让老百姓们过小康年、赶文化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增强百姓的文化自信。
自“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开展以来,合肥市通过春晚大舞台、乡村市集、民俗非遗闹新春等特色活动,坚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将文化大餐送到基层。在新年伊始,将文化大餐送到老百姓面前,让皖韵乡风流淌在百姓心头。在向市民们奉献精湛技艺的同时,也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江淮晨报全媒体发布中心出品
记者/张梦怡图片/高博、庄道龙
通讯员/宋邦文刘贞徐文静郑圣洁
点亮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