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谈新柱
作者名录:高常亮桂少云宋炳忠臧全秀高登绪张霁霞(排名不分先后)
01.目睹一场雨
文/竹篙/安徽
一场雨水把纯洁说破了
她就是一个纯情的女子
爱是善的天空无根的水
无邪你撑起的伞
如莲花一样
绝望只是爱的说词一些雨水
渗入泥土另一些雨水流向远方
夜雨敲响的更是痴情人的心动
有多少雨水可以诉说缠绵有多少
衣钵能够诠释今世前缘一滴雨
点亮心灯一角飞檐挑落观中月
我爱一场雨水爱上一场阴谋
她所有的箭矢都指向大地
指向那些雨中奔跑的人
我沐浴在雨中轻嗅半亩残香
尘心又一次得到苍天的洗礼
年9月4日5日改
作者简介:
高常亮,笔名:竹篙。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学会副主席,淮南市诗歌学会副主席。出版诗集多部。作品被收入《诗探索》、《中国经典诗歌选粹》、《诗选家》等多种文集。年为重庆垫江“牡丹诗歌奖”评委,参加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班学习。年应邀参加安徽省重点作家对接暨《安徽文学》改版座谈会。
02.目睹一场雨
文/桂少云
是谁在帘外弹琴
淅淅沥沥,像绣楼上的闺秀
在窃窃细语
哗哗啦啦
似壮士出征的马蹄声声
把明月弹进深宫
把花草弹入梦境
那沿街的灯火
可是弦上弹落的星星
我轻掩长卷
右手推窗
只见夜色苍茫
有滴滴水珠把两扇玻璃
当着滑梯
顺势而下
我才知这是晚雨
为我还没写完的半笺相思
留下道道泪痕
作者简介:
桂少云,安徽凤台人,现供职于安徽省凤台县农科所。年开始文学创作,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诗词学会理事,现任凤台县作家协会秘书长,凤台县诗歌协会秘书长。《凤台文艺》编辑,《硖石诗词》编委,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安徽日报》、《江淮晨报》、《知音》、《幸福》、《辽宁青年》等三十多家报刊杂志。出版诗集《云海帆影》《藏在心中的花朵》。
03.目暏一场雨
文/宋炳忠
*昏,七月铺开秋雨苍茫
乌云一低再低
压制了峡山口暗藏的鸣雷
夜雨敲打芭蕉
蜗牛以甲胄支起溃败的风
似有胡骑策马掀开边关野暮
陆生植物沿堤阶抱紧水中灯影
也有高大乔木站成你曾经喜欢的模样
都紧闭湿漉漉的嘴唇
遥想箭鸣之地
皂角隔着一帘水幕
大河携两岸烟雨独自抒情
源头,一定有掩耳的雪不动声色
马头琴咬紧牙关喊醒沉睡的岩火
一曲高山流水在蛐蛐收紧的喉节响彻天际
作者简介:
宋炳忠:安徽凤台人,诗歌爱好者。作品散见《安徽日报》、《北京诗人》、《当代文学精品选》等省内外刊物。
04.目睹一场雨
文/一梦
不用提了
那自毁的欲念和罪恶的沉重
阳光雪亮的眼睛
随处可见
一场雨
下得哪儿都是
哪儿都是无辜的悬念
也许青草地
红薯地
无知无畏呀,断然的坡地
和平静的水面
应该没有淹没和蓄意的虚构
不过是
一场潮湿的泥泞
依然长出翠绿的叶,和
新鲜的花朵
一种声音
在语言的高台飘来荡去
而雨的声音,由始
至终
作者简介:
一梦,原名臧全秀,女,中学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出过书,获过奖。主张用纯净的文字,描述生活的美好!
05.目睹一场雨
文/高登绪
恶语
如同硕大雨滴
不分青红皂白地砸下
早春,我们
共同种植的花朵
凌乱不堪
目睹一场雨
遮住你的愤怒与绝望
也遮住离去的背影
好大一场雨啊
一生的阳光也没晒干
忏悔
作者简介:
高登绪,生于60年代,作品散见《长江诗歌》《诗歌月报》《山东诗人》《诗中国》《淮风》《中国诗》《诗歌周刊》《大别山诗刊》《淮南文艺》等报刊,作品入集《纯情经典》《中国网络文学精品年选》等选本,著有诗集《菱形》(合集),现任凤台县诗歌协会名誉主席。
06.目睹一场雨
文/冰娘
一场雨的酝酿云成了
罪魁祸首
乌云笼罩的天空下
人们在想些什么?
双手捂住的胸痛是否还会加剧
惊慌失措的逃避有没有定位
为爱撑起的那把伞还会不会继续
谁会是那个翻云覆雨的人?!
答案忽暗忽明
云层越压越低此时
所有的恐惧失望疼痛
只能顺应天意
目睹一场雨多么需要
豁达和勇气
不畏凶猛不问来路和归途
学雨水之通透
学大地之宽容
用博大收容
一场雨的劫后余生
作者简介:
张霁霞笔名:冰娘安徽淮南人,文学爱好者。
《中国云天文学》重磅栏目常年稿约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中国云天文学社版权页
隶属于中国精品文学作家学会、中国云天文学社,系国内知名公众平台的姊妹公众平台,主推精品诗歌和精品美文精品悦读,多年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实力作家和诗人,尤其是受到许多旅居国外的华语诗人和作家青睐,有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的作家和诗人。
投稿邮箱:jingpinyuedu1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