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亲!
好消息来啦~~
元旦前
市民有望迎来一条崭新的长江路
其中
长江西路机动车道初定于本月25日放行
长江中路机动车道初定于本月23日放行
仅仅用了40多天时间
这速度
快得不要不要的!
元月10日前、元旦前、圣诞前……在几百人的彻夜奋战下,长江中路改造的工期一再缩短,从原定的60天缩短到40多天,最新的消息是,力争圣诞前主车道放行,还市民一个通透的长江中路。与此同时,长江西路(五里墩-环城西路段)上的作业机器也在24小时不间断运转,再过10天左右,这里也将迎来主车道放行。
这意味着,经过了昼夜奋战,长江路将于元旦前迎来“畅通”。
一、长江中路有望圣诞节前放行
10台大型机械,人,现场彻夜施工
昨夜,十点钟,长江中路上初寒料峭,手机上的实时温度显示2℃,预报显示凌晨将降到零下2℃。灯火通明的银泰商场对面,昏暗的灯光下,现场的工人披上了厚厚的军大衣。繁忙的长江中路上车辆稀疏,但是主干道南侧十来台机械车辆正在来回穿梭,如白天般繁忙。
“快了,快的话明天中午沥青铺设就要结束了!”灯光下,他的脸显出跟工人一样的古铜色。他告诉记者,今天自晚上八点后长江中路(宿州路——北含山路)段开始铺设沥青,“上了4台钢轮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还有4台沥青摊铺机,现场施工人员大概人,”第一遍用钢轮压实,再用胶轮找平,再铺设……记者看到,这一路段已经部分成形。“这一段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如果一直铺设的话明天一早能完工,但是我们十二点要转战马鞍山路那。”
众所周知,长江路被称为“安徽第一路”,是合肥东西的大动脉,虽然修路,但一些重要交口的通行必须保证,其中包括长江中路与马鞍山路、徽州大道、金寨路的交口。
“这些大路口只有晚上十二点到凌晨四点才能施工,四点之后必须撤离。”
一个多月时间,十公里左右的家,仅回去一趟
“明天中午应该没问题!”橝文祥又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他再一次确定工期。
自11月10日开始封闭施工以来,“工期”是萦绕在他脑海里最多的一个词。为了赶工期,他们24小时奋战,工人三班倒,“我们最高峰的时候有名工人在同时作战。”现场协调人员一般是夜里两点开完调度会后睡一觉,睡到早上7点后接着去现场。“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差不多坚持了近一个月。”
他笑着说,就这四五个小时,还不是睡在自己家的床上,“在旁边找个宾馆睡觉。”他的家其实不远,他是合肥人,就住在不到十公里外的包河大道附近,开车不堵的话也就20分钟车程。“心里不踏实,回家睡不着。”
他说,不仅是身体上的辛苦,还有心理上的压力。“长江路的重要性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最难的是,这地下的水电燃气管网涉及12家单位,挖坏哪一块都是施工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工期有望再次提前,力争本月23日主车道放行
现场,庐阳区重点局何姓负责人也在忙着协调,他的脸上显示着信心。“主干道提前通行应该没有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长江中路北半幅的主干道已经全部通车了。南半幅原先分为三个工区,其中一工区从环城西路至飞凤街,二工区从飞凤街至宿州路,“目前一二工区已经在进行扫尾了。”正在施工的是三工区即从从宿州路至马鞍山路。“三工区明天中午沥青铺设完毕后,也就剩后期扫尾了。”橝文祥介绍,扫尾主要是道路标识标线侧石收尾等。
记者在现场获悉,施工单位表示,已经自我加压,工期一再往前赶,原定年元月10日左右主干道全部放行,后来力争到元旦前,现在的工期来看,“可以赶在圣诞前,23日可以放行,也就是说,原定60天的工期缩短到40多天。”
据介绍,主车道放行后,将进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辅道的改造,今后,不仅能开车在长江中路穿行,任意乘坐地铁,还能骑着共享单车在老城区尽情转悠。
二、长江西路主车道道路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一个月的时间里,长江西路(五里墩-环城西路段)上的作业机器,每天都在24小时运转,多名工人也两班倒24小时作业,而再过10天,长江西路蜀山区境内的1.5公里路段就将迎来主车道全线通车。
昨天晚上10点,施工单位毕姓负责人还在灯火通明的工地上指挥着垃圾清理工作,他告诉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全长约1.5公里的长江西路(五里墩-环城西路)此前仅设有快车道和人行道,而本次改造就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道路断面。
“对道路进行了拓宽,红线宽度达到60米。”毕姓负责人介绍,在经过一个月的苦干后,长江西路主干道进行了拓宽,路面的裂缝得到了修复,处理路面面层,窨井盖全部更换成了防坠落宽边井盖并盖上一层花岗岩地砖……“按照计划,沥青单位将在19日进场,1.5公里长的长江西路将重新摊铺沥青,使行车平稳、舒适。”
长江西路全线采取的是半幅封闭施工,按照计划,长江西路将于年元旦前实现主车道通车。“目前,主车道的道路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待沥青铺设完毕后,只要在路面上施划好标志标线,就可以通车了。”
零点后长江西路道路改造不歇工
昨天夜里11点半,合肥的室外气温已逼近0摄氏度,伴随着切割机发出尖锐的声音,长江西路上的工人们正在加紧铺设最后一点路侧石,蹲在路边铺设路侧石的李师傅顶着严寒紧张地工作着。
“这几天我们都在铺设路侧石,我上的是晚班,每天零点时分,别人都在呼呼大睡,我们面对的确实道路改造的火热场景。”工作的间隙,李师傅在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是人歇机器不歇,全员加班加点,就是想让长江西路早日通车。”
对于像李师傅一样的施工人员来说,昨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是对于长江西路而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最近一个月,他的生活是“白加黑”和“5+2”
晚上9点多,当大多数人已经吃完晚餐躺在沙发上休息时,蜀山区市*工程管理处副处长王敏却饿着肚子,在施工工地上跟一个窨井盖较劲,“盖子比预期的高,必须调整过来,不然后期会导致窨井盖与路面不平。”王敏对施工单位提出了返工的要求。
“从11月17日启动改造工程开始,这一个月时间里,我们的建设状态是‘黑加白’、‘5+2’,人歇机器不歇。”王敏说,通过24小时两班倒,长江西路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地持续推进。
“为了保证长江西路主车道早日通车,我们此次将1.5公里长的长江西路分成了4个工区,每个工区都配备了技术人员、劳动班组和机器设备。”王敏则是现场的总调度员,4个工区的工期排序他要考虑,每一项工作有没有做到完美他都要检查,“每项工作都要做到底,不能留尾巴。”
来源:江淮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