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合肥市年中小学招生媒体通气会召开。据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中小学招生*策发布较往年有所推迟。经过市*府审定,年合肥市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文件已经发布。
今年中小学招生*策的总体思路是,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按照“稳中有进”的原则,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保障招生各项*策稳妥落实。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策要点
《合肥市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报名条件、招生办法、工作要求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在主要讲以下七个方面变化或要求。
(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基〔〕4号)规定,参考外省市做法,年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其中市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市区范围内招生,区管民办学校在所在行*区范围招生。第一轮招生未招满的学校可组织一次补录,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跨县域招生,但不得跨市招生。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条件与公办学校一致。
(二)稳步推进网上报名录取。根据省教育厅皖教基﹝﹞4号文件要求,年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录取。今年我市所有中小学(含四县一市、民办学校)全部使用合肥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报名登记系统。公办学校继续沿用年“线下预审、线上登记校验,线上线下报名同步进行”办法。民办学校按照“线上报名、摇号录取”办法,适龄儿童只能选填1所民办学校志愿,志愿确认后不得修改,暂不符合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预约登记,登记成功后按照系统提示分批、分时到所在区教体局指定的地点统一进行线下资格审核。四县一市参照市区执行。同时,将县(市)区报名系统录入率纳入年市*府对县(市)区*府(管委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教育发展)内容。。
(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摇号录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年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的(扣除直升生数),一律通过审批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或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或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民办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直接录取。学校不得拒收已被录取的学生。学生被录取后,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其他学校也不得录取
(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优待*策。今年我市中小学严格执行《合肥市人民*府办公室关于支援湖北医务人员激励关爱十项措施的通知》和《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保障服务工作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即:在年秋季招生入学中,优先医院直接参与确诊病人救治的医护人员及支援武汉医疗队人员的适龄子女入学,由学生父母提出申请,经同级卫生健康部门审核,县(市)区教育行*部门统筹,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优先安排教育质量较好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
(五)关爱因疫情影响的随迁子女入学。继续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策,因疫情影响的随迁子女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的居住证,未及时办理签注手续的,视为未中断。
(六)合理安排招生入学时间。因疫情影响及结合我市实际,年公民办招生入学时间较往年略有推迟。7月4日开始网上报名工作,其中民办学校第一轮报名时间为7月4-18日(其中9-11日,17-18日为线下资格审核),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7月21-22日实行电脑摇号;未招满的民办学校补录时间为7月23-28日(其中27-28日线下资格审核),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7月31日实行电脑摇号。公办学校一年级报名时间为7月11-13日、七年级为7月4-6日;随迁子女入学报名时间为7月25-26日。
(七)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双语班”等名义招生,更不允许以“国际学校”名义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入学*策要点
《合肥市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策性加分、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稳步推进考试招生改革、组织领导以及工作要求八个方面内容。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今年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调整。
(一)科学制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年市区中考报名人,同比增长人、增长率8.0%。今年市区普通高中总计划将继续增加。综合考虑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办学条件、不得跨市招生等因素,目前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正在制定中。近日即将发布。
(二)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跨设区市招生。《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基〔〕4号)规定“各市教育行*部门要在本市域内明确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年我市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市区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面向四县一市招生,四县一市普通高中也不得面向我市其他县(市)和市区招生;未招满的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面向全市范围招生。
(三)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优待。执行《合肥市人民*府办公室关于支援湖北医务人员激励关爱十项措施的通知》和《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保障服务工作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规定,即:支援湖北的医务人员表现突出并立功的,其子女参加中考,参照现行的《关于公布合肥市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合教〔〕号)中第七条第二款“……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予以加分照顾录取(即加10分投档)。
(四)稳步推进招生录取办法改革。根据省教育厅《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1号)部署,从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积极研究采取“4(语数外体)+6(*史地理化生)+1(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将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个学科,其结果以分数呈现或以等级呈现。具体招生录取办法将于年下半年公布。
(五)启动强基实验班招生。为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并响应国家高校“强基计划”人才战略,拟在合肥一中试点“强基实验班”,招生计划40人。
按照中考分数和面试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我局将指导学校将打通与高校合作渠道,完善培养体制机制,确保实效。试点学校的实施方案和招生办法将另行发布。
(六)特殊类型的市属学校招生工作。
1.合肥一六八中学招生问题。根据省厅文件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变化有:一是初中不再面向全省招生,均面向市区范围内招生;二是高中不再面向全省招生,招生计划全部面向市区招生,若市区未招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面向全市招生。
2.合肥二中面向全市(含四县一市)继续招生美术特长生50名。
3.合肥十中海航班面向全省招收80名学员。6月16日前登录安徽省海军青少年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