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晨报新闻照刷屏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平台热议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昨天,南京晨报头版刊发的《如此“争分夺秒”!家长背上有张“词汇表”》这则新闻照片,引发各大网站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主流客户端转发,数十万的点击量和评论背后,很多家长表示对图中这一幕感同身受;究其背后的城市心态,社会学者有话要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转发热议不断

这则短短不过百字的图片新闻,昨天一早上了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首页。

“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士载着小女孩临时停在站牌前,只见小女孩对着其背后的白色方块认真诵读。记者这才发现,居然是一张‘数学常用英文词汇表’。”

短小的图片新闻被网友热转,很多南京网友的朋友圈启动刷屏模式,评论最多的是,

“太拼了!”

“实在是争分夺秒!”

“咱当年高考也没这么拼过!”

“如果有造梦术,这个妈妈一定会在梦里也让孩子学吧。”

“怀念年少时晨起林中诵读。”

到傍晚记者截稿前,这则短新闻的评论加转发点击量已近20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仅是南京,为了学习,各大城市都很拼。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酸甜苦辣什么味都有,也因此,众多点评中,身处其中的家长网友们最活跃。

ID显示为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位网友发表了如下长长的一段:

“现在读书面临的竞争是客观事实,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环环相扣,想拥有好的学习资源,没成绩绝对办不到。家长也没办法,只能陪着孩子过关斩将,杀出重围,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孩子今年高三,进入高中后,我深刻体悟到不进则退的含义了,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别的孩子更努力!”

南大社会学家:照片背后折射家长的焦虑

“一张照片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转发,背后其实折射了一种城市心态。”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小武博士如是说,“现如今,家长们对孩子学习,可谓已是殚精竭虑,分秒必争。”“生活在南京市的家长们,就都有体会。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高中,为了孩子的教育‘全民竞争’的氛围在身边弥漫。”作为知名社会学者,胡小武直言,晨报记者拍到孩子坐在后座仍不忘看着后背上的单词表,“这样一幕,令人感慨。一方面是家长们对孩子学业有追求、孩子用功勤奋的表面,而更多的,或许是内心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体现的是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有的过度紧张。”

在胡小武看来,这种焦虑心态,实则源于目前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还不够充分。“刚刚从国外交流回来,注意到省委书记已指出要满怀真情办好三件民生大事,第一件即是教育改革。”

网上好些网友认为孩子是学霸精神,随时不忘学习,冲外、背英数单词,胡小武表示对这样的“拼”,持保留态度。“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松的氛围,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胡小武说,“希望不要过度消耗孩子的童年,期待还孩子更多轻松时光。”

《新华日报》今日评论

家长的背影

不能只写满“英语词汇”

昨天,南京晨报独家刊发的新闻照片“家长背上有张‘词汇表’”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照片中,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士载着小女孩临时停在站牌前,小女孩对着别在骑车女士后背上的“数学常用英文词汇表”在大声诵读。

这张写满英语词汇的背影,让人联想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父母的背影,包含着对孩子的深情和期许。不过,现在又增加了令人感喟的焦虑与压力。对很多家长而言,如此分秒必争、见缝插针的学习情景,实在是再熟悉不过。去哪都随身带个小纸片,夹个小册子,时不时考几个单词,动不动问两句诗文……利用一切零碎时间督促孩子学习,早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那么,为何家长甘愿孩子如此辛苦?恐怕还是源于内心的教育焦虑。据9月16日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67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状态。

近年来,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期待越来越高,有的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有的狂掷数万报名培训班,有的漂洋过海上演“小别离”……“教育焦虑”已渐渐成为笼罩在家庭乃至社会的“雾霾”。

造成“教育焦虑”情绪滋生蔓延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二是商业推手的炒作,一些不良商家受利益驱使,不断以学区房、培训班等噱头,刺激公众神经,增加社会焦虑。三是“剧场效应”下家长的无奈从众。最典型的莫过于各种家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